(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要:史料学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分析运用史料的知识方法和对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史料学的内容与历史学的方法有四点相同,与历史文献学也有相近之处。这是历史学的知识方法的普遍意义的表现。阅读和鉴定史料是史料学的中心环节。历史学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价值。史学研究的能力是通过著作和论文体现出来的,而史料学的水平又是史学水平的重要表现。阅读和鉴定史料必须注意的六个问题,是史料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关键词:史料学;历史学;历史文献学;阅读和鉴定史料;方法论中图分类号:K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1)0106一、史料学的内容史料学的内涵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史料学就是关于分析和运用史料学的知识方法和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所谓分析史料是指确认史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即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形成于什么时候,属于哪一类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等等。广义上说,人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字资料、实物和遗迹都有史料的意义,但它们不可能都是有价值的史料。因为历史学并不需要全盘复制过去的生活,所以真实的遗留不一定有用。另外,史料也有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核心史料和非核心史料、边缘史料和关键史料的区别。
因此,大量非原始、非核心、非关键的史料也不一定有用。除此之外,还要看它与你所了解的历史实际有没有关系。有些史料与你研究的问题无关,它对你也就无足轻重。或者你对历史上的有关社会运动、事件、现象一无所知,当然无从判断相关史料的价值。对你来说。它也许就是一份废纸或者废物。这就是史料价值的相对性。所谓运用史料是指恰如其分地选择史料证明你的论述。过去讲“论从史出”是说史学论文的叙述和论点有史料作为根据,不是主观臆想。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它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解读重现历史实际。从根本上说,史学研究的水平取决于占有史料和分析运用史料的水平,因此,史料学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史料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基础学科,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从把史料学的建设专门化,进行更为细致的学术训练这个意义上讲,把它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领域是可以的,但不一定非要强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过去把学科越分越细本来不科学。研究史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史学研究的水平,而研究人员的史料学水平恰恰融合于他的史学水平。这里不是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的问题,不是整体与局部的问题,也不是主干与分支的问题,而是整体水平的表现。它们是统一的,其关系包含互相融会,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性质。
史料学的内容许多方面与历史学有同一性。第一,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搜集史料是进行研究的先决条件。因此,研究人员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总要最大限度地收集现有史料,尽可能地挖掘新史料。史料的丰富和准确的程度是衡量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就这一点而言,笔者认为史料学的内收稿日期:200012作者简介:李良玉(1951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IAnhuiUniversity(PhiIOsOphySOciaISciences)January2001容是否可以不涉及搜集史料应当允许讨论。第二,史料学的水平是研究人员解释历史现象的重要前提。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经历,如果没有史料,即人们生活过程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记录和实物,当然无从说明它。不过,并非有了史料就一准能够正确地说明历史。为要科学地利用史料,必须首先弄清其产生于何时、所表示的事实及其在历史进程上的意义。这是史料学应当研究的,也是历史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能力。第三,对史料的分析利用不是一个纯粹程序化处理的问题,它与人们的观念血肉相关。这种观念包含历史倾向性、知识理念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等等。因此,研究人员的史料学水平,常常也是他的历史观的直接表现。
第四,史料学所要求的考订史料、判断史料价值、恰当地发挥史料之作用的能力,也是衡量研究人员的文字水平的重要指标。史料学与历史文献学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观代革命史史科学》一书作者张注洪教授“史料学有两类,一类是史料学通论,专门讨论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的一般规律;另一类是具体的史料学,专门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这里提出了通论性史料学和具体领域史料学的概念,但是它们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呢?运用史料和利用史料是同义的,而鉴别史料和研究史料的来源与价值又几乎同义。这是该表述在逻辑方面的缺陷,但是,并不排斥它提出问题的价值。一般来说,史料学包括两类内容,即分析与利用史料的基本学术方法和介绍某一史学领域史料分布的状况及其特点与价值。过去的某些史料学著作偏重于后者,而于前者泛泛而论,或者着力不多,甚至毫不注意。有些史料学著作,例知陈恭禄先生所著《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一书,把作者对于史料的精深学养融会贯穿于具体史料的说明。这样的书凤毛麟角。无论分析利用史料的基本学术方法,还是某些史学领域的史料介绍,与历史文献学都有相通之处。什么是历史文献学呢?王余光教授认为,历史文献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字资料和言论资料”,它是史料的一部分。
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历史文献的文本,即其材料来源、编著过程、体裁、体例、内容、价值,也包括整体意义上的历史文献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不同时期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其继承性。二是整理历史文献的学术内容与方法,包括通过辨伪、版本、校勘、辑佚等方法证明历史文献的真实性,通过标点、注释、翻译等方法解释历史文献的语言和内容,通过编写书目和索引的方法理清历史文献和有关研究成果的源流。这三者称为历史文献的实证、解释和整序。三是对前人整理历史文献的成就加以总结。这里须要讨论史料和文献的定义。王余光教授认为,史料的内容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三类。口传史料包括民间流传的历史传说、史诗等等。这个说法也是学术界的通行说法,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由于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史料的看法也应更为丰满一些。比如,过去所讲实物史料是指遗址、遗迹、古建筑、古器物等东西,而今天实物史料的含义更广一些。比如照片、唱片、电影、光盘等,它们也兼具文字史料的性质。历史传说、民间史诗当然是重要口传史料,而那些乡风、民裕、俚语、杂耍、庙会、法事等等生活形态化的民间素材,也有史料价值,应予重视。另外,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看,历史上的一切文字资料都是文献,其中包括一应史书、野史笔纪、方志、谱谍等东西,而从史料学的角度上说,它们属于前人著述,是二次文献,因此主张不作文献看待。
笔者所讲的文献,是指伴生于历史活动的原始文字资料。以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传史料划分史料种类,是从史料的物质形态方面着眼的,如果按照史料的起源和社会属性,应当还有更为科学的史料学的分类方法。撇开以上差异不谈,史料学对史料文本的考订,对史料的解读,对前人收集、整理史科的文字成就的重视,与历史文献学采用的实证、解释和整序的思想与方法,可以互为借鉴。史料学与历史学的同一性,与历史文献学的相通性,证明了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无论在本学 科的不同领域,还是相近学科相近领域,都有普遍的 意义。 二、如何阅读和鉴定史料 阅读和鉴定史料是史料学的中心环节。 上文已经说过,史料学的内容包括分析利用史 料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对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 这两者都以阅读和鉴定史料的能力为前提。史料学 的这个要求,根源于历史学的双重特性,即客观性和 虚拟性并存。 历史学的客观性是指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也就是历史本身的真实性。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 真实的过程。真实就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或者称为 事物的客观实在性。通俗地说,叫确有其事。历史 学家经过研究把这个过程重新显示出来,应当承认 它有真实性。历史学的虚拟性是指研究人员的叙述 不能完全排除虚构的因素,具有不够真实,甚至不真 实的性质。
历史学为什么会有虚拟性呢?第一,历史的真 实性本来是相对的。所谓历史的过程,本质上是一 种已经终结了的过程。已经过去了的过程不是过 程,因为任何已经终结了的过程相对于新的时空领 域来说总是不真实的,它已经不是一个实在。时间 是一维的,过程是一维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 下是起点,过去了的不在过程以内。就认识论而言。 一切联系于主观的客观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客观。除 了料料,研究人员无法重演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 甚至更久时代人类的社会实残,无法亲身经历有关 社会观象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是历史学的表达与历 史实际之间的天然隔膜。第二,证明历史依据史料, 但是任何时代任何问题上的史料的丰富性和客观性 都是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家无法克隆 历史。为要说明历史,研究人员必须像沙里淘金一 样一点一滴地搜求史料,并且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推 理、猜测、判断获取有用的信息。其中,史料的不充 分,主观分析的不正确,都可能造成误解。第三,研 究人员对历史的叙述,依靠他的主观意义网络,即他 的知识教养和价值观。它们是否有利于作出与历史 的实际状况相吻合的解释呢?这常常是难以确定的 问题。由于以上原因,历史学经常会在历史的真实 性和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之间来回摇摆。
历史学的双重特性,要求我们在史学的真实性 和研究人员的主观性之间恰当地掌握一个度。有两 种倾向需要防止。一是片面地强调历史学的真实 性,而无视历史学家的主观性,就会导致完全忽视作 者应当通过自身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揭示历史经验 的问题,从而根本否定了历史学的价值;二是片面强 调历史学家的主观性,而无视历史学的真实性,从而 走向任意演绎历史,甚至顽固地从抽象的观念、原 则、口号和既定的理论、政策出发,为某个特定的社 会集团的目标和利益服务,最终变成伪科学。 为了提高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必须加强研究人 员的史学修养。 史学研究是一种以知识积累为前提的创造活 动。第一,历史学是一种知识。它是关于过去的知 识。你了解的关于过去的事实越多,你的知识越丰 富。第二,历史学是一种意识。它是按照特定的科 学规范所解释和说明的过去。作者遵循此种规范, 通过发挥自己的经验、范式、把握能力和叙述方法等 等,融会贯通而形成一种特定的阐释能力,就是一种 历史的意识。没有这种意识就没有历史学。第三, 历史学是一种价值。它是现代人按照现代生活所提 供的知识和审美标准所构成的理解体系或意义网络 去解释和说明的过去。研究人员的学术观念必须与 历史的底蕴相吻合,否则便有可能曲解历史的意义。
研究能力是通过著作和论文表观出来的。每年 都会发表大量史学论著。在大学的历史系或者专门 研究机均,也有很多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经常接 受写作史学论文的训练。一般说来,这些论著按照 作者的不同素养,分为三种类型,即牙膏型、甘蔗型 和泉水型。 所谓牙膏型论文,是指这些论文是像挤牙膏一 样挤出来的。许多初入门者读了一些基础性的东 西,例如教材、传记、专史等,尚未较多阅读史料,对 史学动态了解不够,临时接触选题,收集资料,带有 急就章性质。由于知识背景和专业基础不够,写论 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没有把握,甚至绞尽脑计,难以一 气呵成。通过这样的实践得到了写作锻炼,但其作 品却甚少价值。所谓甘蔗型论文,是指这些论文是 像榨甘蔗一样榨出来的。许多优秀的博士论文,许 多研究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写作的论文, 大致可以归人这一类。此类作者拥有比较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相对熟练的专业技能,有确定的研究领域 和课题,有较为充分的资料准备,在自身或外界一定 压力之下,突击完成了位务。这样的成果拥有相当 的学术价值。所谓泉水型论文,是指有些作者厚积 薄发,细水长流。其文章文思泉涌,触类旁通。所以 能够达到此种境界,是因为经过长期积累,以广博的 知识背景汇合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体验,形成了带 有浓厚个性特色的新鲜知识流。这样的学者,常常 能够高赡远瞩,画龙点睛。 研究作品所以存在以上区别,关键在于作者的 积累程度的不同。为了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就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