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湾遗址位于贵州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处在黄金湾小河与赤水河交汇处的赤水河东岸一级阶地之上,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发掘情况初步表明,黄金湾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汉、魏晋南北朝等不同时期,以汉代遗存为主,是目前所知贵州赤水河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遗址。
而今年8月的一天,正在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进行考古发掘的考古工作者,忽然接到接到当地工作人员的报告,在距离黄金湾遗址几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疑似崖墓,而且在崖墓中,居然发现了蛋!
这处遗迹虽然结构简单,但它的长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崖墓墓道,高约2米,宽约1.5-1.7米,进深有40多米。同时又未发现其它类似的附属设施,尤其与习水河流域已发现的崖墓形制截然不同。
然而这枚蛋文物的出土,却出乎所有考古工作者的意料。考古队员在清理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葬时,发现了大量陪葬的陶罐,以及部分动物骨骼。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墓内右侧的陶罐上,还有一个蛋类物体。
这个蛋壳表面呈黄褐色,其形态、大小、色泽、蛋壳厚度均与现代土鸡蛋基本一致。考古人员仔细辨认,并经过反复比对后,基本确定这应该是一枚两千多年前的鸡蛋。
由于受垮塌后泥土损伤,鸡蛋的蛋黄、蛋清早已不见,不过,富含碳酸钙物质的蛋壳里面充满了泥土,蛋壳与周边融为一体,蛋壳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在古墓葬中发现鸡蛋,不仅是贵州考古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
那么,为什么要在陪葬品里放置鸡蛋呢?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即侍死如侍生。对古人来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生前的用具,会烧成陶制品陪葬,生前吃过的食物也会随葬,如酒、五谷杂粮等,鸡蛋也可能是陪葬品之一。
令考古工作者担心的是,发掘的这枚鸡蛋稍微触碰就会碎裂,如果用传统的石膏包裹法,提取后又很难做到无损分离。即便分离成功,怎样保护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发掘时适逢雨季,为防止雨水致使蛋体破碎,考古人员使用专业技术,对蛋壳表面及周围泥土进行了加固处理,并用塑料薄膜局部覆盖,同时对墓葬周围大范围构筑防雨矮墙,防止雨水进入墓室,终于成功保护了这枚来自汉朝的鸡蛋。
本次考古人员在贵州黄金湾汉墓的陶罐内发现了三枚鸡蛋,并在罐底发现十余枚人工摆放的小砾石。从出土的随葬品来看,除了鸡蛋,一些生活方面的器具占了多数, 而墓葬周边多处堆积的河蚌外壳,则表明墓葬区早期可能是居住区,让考古专家似乎看到了古代居民的饮食习惯。
以黄金湾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掘,充分显示出赤水河对黔北地区文化、经济及政治的重要影响,不仅揭示了不同时代这一区域丰富的文化遗存,也是对两千多年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初探。
《探索发现》《寻觅黄金湾》
播出时间:11月4日 23:05
“预约回看”你喜欢的节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