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海洋文化专项基金提供资助的《海洋文明复兴导源》已出版一年多,作者从6个方面回答了读者的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是以什么背景、什么动力、什么目标去做这项研究的?
希望大家能在接下来的内容当中找到答案,也能对海洋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01
时代趋势:海洋世纪
海洋占据了地球的绝大部分空间。海洋深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它有众多美称,如“生命的摇篮”、“美食天堂”、“未来粮仓”、“天然基因宝库”、“天然矿床”等,可以说 它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藏。
也因此被看作未来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是人类新文明的希望。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曾预言: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现如今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的竞争焦点, “海洋世纪”已经到来。
02
为什么聚焦于海洋文化遗产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全世界开始进入了蓝色时代。
海洋世纪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生存不再完全依赖陆地,开始转向海洋。各国开始进行海洋竞争,比拼蓝色实力。
蓝色实力不仅包括海洋经济、产品、资源、科技等“硬实力”,还包括决策水平、战略思维、价值观、生产力等“软动力”。其中“软动力”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可以说海洋竞争的根本是文化的竞争,海洋文化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力量。
“海洋文化遗产”是蓝色时代的基石,也就是过去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海洋、开发海洋时取得的成果。它是海洋文化的根本,保护好海洋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国在海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03
为什么要谈我国的海洋文明
海洋世界如同宇宙,人类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成千上万年以来,全人类数千个民族创造了千千万万种海洋文化,但是留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在这其中,中国有没有海洋文明?我国海洋文明的起源、发展、变化、作用都有什么?它将如何引领时代潮流,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西方,长期以来流行所谓“中国无海洋文明”的错误观点和谬论。我国的海洋文化不像农耕文化那样注重文字记录,只需依靠渔猎本能, 便能丰衣足食,所以针对海洋文明,只能通过民间口述、远古碎片遗迹的发掘去考证。
在我国北部湾有着贝丘遗址、大石头铲文化等远古遗址,有着纹面、鼻箫等难以解读的神秘现象,有着花山岩画、铜鼓纹等原始信仰。
探究这些文化现象,都可以发现中国海洋文明的痕迹,表明中国海洋文明的存在,甚至对中国海洋文明对人类进步有着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本书通过种种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中国海洋文明源远流长,甚至在历史上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创造者,保护好中国海洋文明就是保护中华血脉根基,保护好海洋文化遗产能创造更多价值,造福千秋万代。
04
现实的濒危:刻不容缓
海洋文化遗产的现实问题特别令人担忧。我国研究北部湾文化的人很少,对环北部湾海洋文化遗产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很多文化遗产本来就处于濒危边缘,无人关注或很少有人关注,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或自然消亡状态。随着时代发展步伐加快,这些海洋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急剧提升,致使一颗颗海洋珍宝无声消亡在各个角落,令人深痛惋惜。这一切都迫使我必须要研究这个工程。做这个研究无助于改变局面, 但至少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些遗产的关注。
05
创意:万变不离其宗
《海洋文明复兴导源》围绕价值开展研究:价值本体保护、发掘价值、价值提升创造。怎么实现价值呢?那就是创意。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遗产价值要顺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也就是创新,跟上时代,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价值,服务当代。 创意是海洋文化遗产复活的关键。
06
海洋文明复兴
21世纪的时代主旋律就是探索海洋。中华民族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时代潮流,就必须发展海洋文化、壮大蓝色实力,形成新时代的海洋文明。
中华文明复兴,海洋文明复兴是关键。海洋文化遗产是海洋文明的根基,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遗产才能把海洋文明延续下去,传扬世界。
海洋文明复兴对世界发展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为造福人类、推动人类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明也因此成为世界海洋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通过复兴中华海洋文明,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带动世界各地繁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入新的历史高度。
文中配图均来自 CC0.CN(全球免费可商用的图片素材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