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近代化的探索(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 :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导课: 1840 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 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1、近代化含义: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包括: (1)思想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 (2 )政治的近代化: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3 )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2、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 (1)洋务运动(2 )戊戌变法(3 )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 3、直击课标,了解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 4、排排坐:出示历史人物,分辨其分属哪些政治派别,主要主张是什么. 5、小试牛刀: (1)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先起来进行探索活动的是() A、农民阶级B 、地主阶级C 、工人阶级D 、资产阶级 (2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B 、资产阶级维新派C 、洋务派 D 、资产阶级 (3 )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 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6、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析、探究。 7、真假难辨: (1)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之初, 李先生的爷爷就在那工作过。 有一次上班迟到被打了四十大板。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 如果有人说皇帝可以打到, 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3 )1912 年,为一睹大总统的风采,许多外地人坐飞机到南京,并拍照留念。()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什么作 用?重大事件作用 洋务运动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科学,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探究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板书展示: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试归纳总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在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2 )在学习层面上;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 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 后继的斗争精神。 3 、探究三:阅读材料: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 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 进社会力量。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 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 (2 )“先进理论”、“先进社会力量”又指的什么? 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 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热点追踪 时事材料:历经百年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 砥砺奋斗精神,共绘发展蓝图,共襄振兴大业,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 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胡锦涛纪念中华民国成立100 周年讲话 链接知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1894 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 )1905 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 纲领 。
(3 )1906 年提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成为领导革命的旗帜。 (4 )1911 年领导辛亥革命。 (5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一系列法令。 (6 )1924 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并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7 )1924 年,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教师总结: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 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 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革命功绩和精神永远为后 人所牢记。 四、中考链接 (2011 ·安徽)15.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 材料一现代中国人,出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 了 孙 先 生 没 有 完 成 的 民 主 革 命 , 并 且 把 这 个 革 命 发 展 为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 ——毛泽东 ⑴材料一种“孙先生”指的是谁?(2 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 分) 答案: (1) 孙中山。
(2 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观念深入人心。 (2 分 ) ⑵“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 分) 答案: (2)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 分) 五、课后探究 1、谈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2、作为中学生,应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 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