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大题与史料的碰撞,快来收入囊中!

大题与史料的碰撞,快来收入囊中!

大题与史料的碰撞,快来收入囊中!哈喽大家好呀~前几天我们推出了一部分的大题的答题方法,今天延续大题专项,为大家整理了“史料价值”类型的大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神奇解题!

哈喽大家好呀~前几天我们推出了一部分的大题的答题方法,今天延续大题专项,为大家整理了“史料价值”类型的大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神奇解题!

01 史料的分类与辨析

史料:是指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一)按表现形式分类:

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文集、碑刻、摩崖、墓志、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包括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二)按史料信度分类

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

2.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

(三)其他史料分类:

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①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②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①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②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02史料判断价值

含义: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其来源、类型的不同,其价值也不同。如:研究对象:先秦历史;所用史料:《史记》

来源:《史记》为正史,出自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手,学术价值已经得到公认;

类型:在研究先秦历史方面,《史记》属于二手史料,但仍具备较高价值。

作用:可用于研究先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文献史料

(1)文献史料中的第一手史料,如甲骨文、铭文中的记载,当事人的档案、日记等,相比较其它的史料更具真实性。

(2)历史文献是第二手史料,是对历史的客观记载,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历史的全貌。但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

(3)官修史书:正史,较为可信;政治性强,存在美化统治者的可能性,未必真实反映历史。

(4)私人修史:较官修史书可信度低,但仍有一定史料价值;作者是否公认的权威;修撰年份。

(5)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有一定价值;文学作品存在虚构和夸大的可能,需要加以甄别。文学作品绝非信史,作品中的史实,通常以间接的、夸张的、局部的、变化的等诸多形式来表达;但可以把它看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

(6)神话虽然不是历史,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而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古老历史往往都离不开神话;

(7)民间故事一般是指在非官方的途径产生和流传,在流传中又经过传播者的不断加工,经非正式的历史记载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不是历史;

2.出土文物、遗址等一手史料,较大程度还原历史原貌,可信度高,具备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实物本身是最好的历史证据,足以弥补文献的空白;但作为实物史料的遗迹、遗物未必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

3.口述史当事人是历史的亲历者,一手史料,价值较高;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和作者喜好和立场,未必完全真实客观。

03解题指导:

一、提取材料来源,判断这个材料的来源是否可靠,可信度高还是低,然后概括材料的整体信息,说明可以用作研究哪个事件或者现象的史料;

二、考虑材料的内容,提取每一则材料所记载的信息,然后分析这则材料中所记载的信息反映了什么现象,可用作研究什么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史料;

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04习题演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台湾“国史”馆编蒋中正总统档案(目录节选)

九月:

一、通电宣言要求戒除内战,以拯灾黎而救中华。

二、......研究日寇侵略计划。

三、回京报告剿匪及水灾情形,并表示和平救灾之意见......

五、“九一八”日寇侵占东三省。

六、国联调停日寇侵略无效。

七、书立遗嘱,决心抗日。

八、反动各派乘国难煽动民心,扰乱社会。

九、各地学生不断来京请愿,得精诚感召,皆听训回校;反动派欲以惨案谋乱,卒未得逞。

十月:

一、对粤方决定三个原则,以期统一共御外辱。

二、决定西北为政府之第二根据地,以利抗战与建设。

三、决定如上海再被侵,即起抗战......

六、讲演拥护公理,抗御强权......

十二、日寇不遵国联决议。

十一月:

一、向国联声明中国在军事占领之压迫下,绝对不允开始谈判。

二、溥仪被日寇胁组伪政府。

三、日寇进犯黑省。

七、通过国家建设、边区建设、国民生计、国民教育,及对日寇侵略暴行等要案。

——摘编自“国史”馆台湾文献馆《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12——民国二十年九月至十二月》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20世纪30年代时局变化有哪些史料价值。

思路:材料内容较多,我们看到最后的材料发生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将史料锁定为研究这个时间段的重要资料,这就是史料价值,然后我们将材料进行一些分类进行论述。所以我们在做题要注意时间,如果材料为一个历史事件,则可围绕这个事件论述。

参考答案:

史料价值历史题_史料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史料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史料价值历史题_史料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2)综合上述材料,评析《水浒传》的史料价值。

史料价值历史题_史料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史料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参考答案:

(2)从材料二看,《水浒传》存在时间错误:范仲淹1052年去世,《水浒传》中出现1058年(嘉祐三年)仁宗与范仲淹议事。

从材料三看,《水浒传》存在地理名词错误:据《明史》东昌府设立于明洪武初年,明朝的地理名词出现在了以北宋为背景的《水浒传》中。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水浒传》作为成书于明代、以宋代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明两朝的社会现实;但小说存在虚构、夸大等艺术加工成分,不能等同于史实,使用时应与其它史料印证。

上一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中国之旅
下一篇: 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考——基于档案整理和知识传播的启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