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5日
由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8所知名院校社科领域专家学者30余人组成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项目组走进鞍钢,对108位鞍钢人及家属进行访谈,回顾新中国建设时期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记录“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的奋斗历史。
“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是南京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项目,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十家(群)在新中国70年工业建设中彪炳青史的大型企业。鞍钢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成为该项目的重点选择对象。
鞍钢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协调组织鞍钢日报社、鞍钢教培中心(党校)、鞍山钢铁党委宣传部、鞍钢集团博物馆等部门、单位和鞍钢青年志愿者以及部分研究鞍钢历史的专家学者,为项目组提供受访人名单、资料收集、场地协调等工作,快速高效、周到细致的服务得到了项目组专家学者的好评。
为了最准确地回顾和重现历史,本次访谈的人员涉及面较广,有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工人,有1948年以来鞍钢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有不同年代鞍钢英模人物及子女代表,还有在岗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线职工。被访者结合自身及亲人、同事的工作经历,讲述了鞍钢恢复建设、发展壮大历程,“鞍钢宪法”的形成、实施及影响,以及鞍钢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迎接挑战、创新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资深教授周晓虹(右)访问老作家草明的家人。王颖 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田毅鹏(中),南京大学博士生王余意(左)访谈老英雄孟泰的女儿孟庆珍(右)。邱梅 摄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吴晓萍(左)访谈雷锋工友易秀珍(右)时的动人场面。 刘金宇 摄
南开大学教授王庆明(左)访谈“鞍钢五百罗汉”后人智春山(右)。 刘金宇 摄
鞍钢日报 原编辑室主任赵金海(右二)接受南京大学和辽宁社会科学院访谈组赠送的特别纪念牌。黄献东 摄
长春工业大学教授 杨海龙(左)访谈鞍钢党校 原哲学研究室副主任栾贵财(右)。李永革 摄
南京大学教授和吉林大学教授(右)听 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职工胡广海和父亲(左)讲述一家三代鞍钢人的故事。 黄献东 摄
专家教授在访谈过程中收集资料。刘金宇 摄
本次访谈内容将收录在《为工业中国而斗争——鞍山钢铁公司口述实录(1948—2020)》(上、下卷),将对梳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集体记忆的建构逻辑,尤其是历史“既视感”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揭示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工业化叙事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同时,对进一步挖掘鞍钢厚重的历史,传承鞍钢红色基因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组组长、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在访谈结束后表示:“通过此次访谈,我们对于鞍钢的历史,对于鞍钢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中的地位,对于孟泰、王崇伦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的精神贡献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认识新中国工业建设历史发挥了巨大作用。”
记者 王颖
来源 鞍钢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