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示例:
选择事件: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补充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拟定观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展开论述: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洋务运动存在严重不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最终因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破产。
随后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希望通过变革和革命的方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因慈禧发动政变而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终结了君主专制,但之后的中国却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
此时,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政治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为此,陈独秀先生与1916年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进行总结:综上所述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从最开始的学技术,到后来的学制度,再到最后的学思想文化,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题意选取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展开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分析图片,可以发现图片中的事件展示了从太平天国爆发到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的抗争与探索,因此可以从中选择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两个历史事件,再结合所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拟定观点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展开论述时,首先评价洋务运动的意义、特点和缺陷——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洋务运动存在严重不足,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最终因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破产。
接着综合论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随后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希望通过变革和革命的方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因慈禧发动政变而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终结了君主专制,但之后的中国却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
最后论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此时,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政治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为此,陈独秀先生与1916年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完成论述后,进行总结,呼应论点——综上所述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从最开始的学技术,到后来的学制度,再到最后的学思想文化,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技巧点拨】论述题并不难,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可以很轻松。解答初中历史的论述题,首先一定要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材料是什么,论述题的要求又是什么,比如本题,给出的材料是一张反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图片,要求是“选择事件,确定观点,加以论述”,且明确说明了,要“选择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所以可以根据之前所学,综合提取信息,选择一个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来拟定观点,展开论述。
提取信息后,结合所学拟定观点即可,比如本题,展示了洋务运动中的“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和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当然也有反映戊戌变法的“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和反映辛亥革命的“1911年武昌起义”。但我们只需要按照要求选择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然后结合所学拟定观点即可。
确定了观点后,接下来就是围绕观点展开论述了。初中阶段的历史论述题展开论述时很简单,基本结合相关事件的历程、意义、影响等内容,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就如同本题,在展开论述时,首先根据洋务运动的性质影响——学习西方技术,开启近代化,以及洋务运动的缺陷与失败——只学技术,最终破产,组织语言展开论述即可。
接下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也是如此,主要介绍二者尝试进行制度变革,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未能完全成功,以此引出最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
最后论述新文化运动时,根据前面“革命尚未成功”的论述,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兴起的标志展开论述即可。
完成论述后,最好做一个总结,与观点呼应,使整个论述更加完整。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论述题,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认真审题,提取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拟定观点,然后运用所学展开论述,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基本就没问题的!
【点击下方加关注,后续内容更丰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