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创新团队举办第五场学术沙龙

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创新团队举办第五场学术沙龙

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创新团队举办第五场学术沙龙6月3日晚,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创新团队在教学二楼2335会议室举办第五场学术沙龙。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团队成员于博博士应邀出席沙龙,并作《为什么是敦煌?

6月3日晚,美术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创新团队在教学二楼2335会议室举办第五场学术沙龙。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团队成员于博博士应邀出席沙龙,并作《为什么是敦煌?——石窟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专题报告。本场学术沙龙由团队负责人董龙昌副教授主持,团队成员王一村博士作学术评议。团队成员刘昌奇博士、李艳辉博士,新闻与传媒学院卢宁博士,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孔聪、刘璐、赵爽萍及部分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开场,董龙昌通过一段关于敦煌艺术研究的简单历史回顾,引出了本场沙龙的主题,并对于博的学术专长进行了介绍。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于博首先对敦煌及其石窟艺术的重要性与可研究性进行了阐述,接着从基本概念“丝绸之路”到敦煌石窟以及壁画题材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讲座的第二部分是关于石窟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内在关联的进一步探究。基于时代背景与艺术自省的作用,20世纪美术工作者出现了继承传统与传承创新相悖的追求,伴随着海外西行的潮流,本土西行亦成为美术工作者解决该疑惑的出路之一。于博就支撑该热潮所发生的现实背景与内在架构,对美术工作者与敦煌艺术的深层关联作了多维推演与阐释。

最后,王一村围绕于博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学术评议。在王一村看来,于博由对敦煌艺术“原境”(context)重构所引发的系列问题的思考,不仅展示了于博本人的学术沉思,亦引出了学术研究者的探索路径。同时,借此话题引发的热烈讨论也使到场人员获得了极大收获。

撰稿:孙振燚

供稿审核:美术学院

上一篇: 抗日战争史研究室
下一篇: 中国现代美术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