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时代“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新形势下历史教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实效性,以便更好的发挥历史教学的核心育人功能,我们课题组以单元教材为依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找出单元主题和线索,进行单元主题式作业的实践探究。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课题组成员都进行了不同的单元作业设计的尝试。下面就我自己在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想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希望在一下阶段的实践研究中能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
首先,我们得清楚,为什么进行单元主题设计。
刚开始,我和大家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单元主题设计,一个单元不是已经有了单元标题,那不是现成的单元主题吗?另外教材的编写体例已经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思路,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是设计好的,为什么自己还要费时费力对单元进行重新的整合呢?在没有参与作业设计之前,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明的白。可是当真正深入之后才发现。单元主题作业设计与课本的单元设计其实并不冲突,它们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设计思路。教材原有的单元体例是以时间为序,抓住一个历史阶段中主要的核心要素来安排历史事件,这样方便老师的讲课与学生的学习,学生容易形成一个正确的时空观念,学习完历史后对于时代特征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但是单元作业的设计范围似乎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历史背景或阶段,它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单元主题作业中的主题可以是某一个人物,某一个事件,甚至是某一相似的历史现象,只要他们之间存在关一定的历史联系,就可以做为一个主题下的素材进行整合处理。这样的话,一个原有的教材单元就可以列出好多的单元主题,各有侧重,便于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不同层面的理解和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元主题式的作业设计更像是一个单元之内同类知识点的再整合,线索和主题更明确,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的时候更容易把握较小时间段内的历史联系。
其次,我想就这次作业设计的实践,谈一谈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思路。万事开头难,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引导,作业设计很难有新的突破和提升,学生也不能通过作业的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
一、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的概念要清晰,不可把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混为一谈。
课时作业往往是围绕这一节课的历史事件来设计一个专门的作业,不能体现较多的跨课节的历史联系,内容相对独立,难度也较小。适合在新授课的课上进行完成。而单元作业则要考虑到这一主题作业之下的核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有时还要对课程前后的资源进行整合再加工,更多的是体现了单元事件之间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能强化单元知识的,让知识构建更系统、更完备,而非是零碎知识点的堆积。
(二)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的内容要体现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不能脱离历史教学而单纯为了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创新。
在进行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时候,要通盘考虑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有选择性的侧重其中一到两个作为作业设计的达成目标,并贯穿到作业设计的始终。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话,主题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对教材单元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和归纳,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再进行选择性的整理。
(三)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传统,也可创新,但要有可操作性。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拿到作业后能根据作业的内容设计自主进行实践。
传统的历史单元作业,大多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为主,就是学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做教师指定的单元检测试题或卷子,或者是给学生集中布置一些口头背诵的历史知识点,给出背记的提纲。这样的作业方式大多是重复性、机械性的,缺少综合性,也没有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思考和智慧,更不能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而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的形式可在考虑学情和学生完成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大胆创新尝试,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育人作业,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考力、行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自主完成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例如我在设计七上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时,就以“大一统”为主题线索,用几个主要历史人物将单元内的重大事件进行贯通,然后给出一些情景和备选的人物,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段情景话剧,自主设计相关的台词,将大一统的过程进行演绎。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找到本单元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历史联系,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概念。
(四)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在内容可体现分层,但难度不易过大,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一般来说,学生如果过多成的作业千篇一律,也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况。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学生动手参与实践的能力也不同,设计难度不同的分层作业,能照顾到少部分的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找到成就感,找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二、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确定备选单元:根据自己所教学的学段年级,选择一个教学单元做为作业设计的备选单元。尽可能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或者有拓展性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后期的作业设计可以进行拓展延伸。
(二)梳理单元内容:选定单元后,要对教学单元内容中的重要核心知识点进行再次整理,并列出知识提纲。
(三)找出单元线索:根据上述所列出的知识要点和提纲,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历史联系,理出一条或多条主题线索。如八上第一单元可以以“抗争”为线索串联了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以“侵略”为线索来进行知识点的整合。
(四)整合主题内容:根据确定的单元主题,对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再整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单元主题问题,构建新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五)确定作业形式:针对单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单元作业形式。
(六)设计作业内容:围绕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出单元主题作业内容,内容适量,难度适中。
(七)提出作业要求:在作业内容之后,对学生提出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可明确村注在作业之后,甚至可以给出示例,引导学生去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
(八)作业的布置与指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可以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就某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
(九)作业的反馈与总结: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强调和提升,给学生以相应的评价。
以上是自己在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过程中一些个人的不成熟的经验和想法,在此进行一个阶段的总结,希望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中能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