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嘉宾
江晓原,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等九十余种,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
所谈书籍
该书作者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1941年生于英国,1964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专攻史学和东亚问题。1964年至1966年,在北京语言学院担任英文教师。197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在伦敦大学任教,1974年进入欧委会对外关系总司工作。1994年至2001年任欧盟大使,以增加欧盟对华援助为首要任务之一,在他的努力下,1994年至2001年,欧盟给中国的援助从四千万美元增加到三亿美元(其中一亿三千万美元用于教育合作方面)。2001年开始,魏根深先生回到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误区:欧洲与日本》(Misunderstanding:Europe vs. Japan,Chuokoron-Sha,Inc. 1981.5)、《中国历史手册》(Chinese History:A Manual, Revised and Enlarged,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0.3)等(以上简介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网站)。
魏根深教授(2013年5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举行魏根深教授图书捐赠仪式,右边为邓小南教授)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主持该书翻译,他曾在2016年9月14日的《中华读书报》上介绍说:
实际上,《手册》本身,也有一段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故事值得讲述。《手册》的雏形The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A research guide作为哈佛东亚专刊第49种出版于1973年,篇幅不过7万英文词,先后重印四次。1998年出版了第一版Chinese history:A manual,增至32万词。第二版两年后问世,接近42万词。2013年又推出了全面更新的第三版,篇幅增加了3倍多,达到150万词。最新的英文版是2015年上市的第四版Chinese history:A new manual,则达152万词。不断推出的新版与不断扩充的篇幅背后是全球中国研究的飞速发展和魏先生与时俱进的学术追求。其中第三版赢得了2014年法国汉学的儒莲奖(StanislasJu⁃lien Prize)。中文版的基础是英文第三版。初稿译就后,魏先生又做了许多补充,就实际内容而言,更新程度恐怕要超过英文的第四版。《手册》凝聚了魏先生大半生的心血,荣获儒莲奖亦是实至名归,如今能够在中国出版,必须要感谢积极促成此事的魏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邓小南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刘方老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