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设计故城县袁庄中学刁庆超电话*********90设计思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索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收集抄写设计装订”的过程,学生亲身体验“编辑”一本书的苦与乐。以前几次综合性学习为基础复习巩固图书资料的查询方法。学情分析:神秘的宇宙是孩子所向往的,但有些学生对月球的知识了解甚少。多数学生是通过少儿版的百科全书来掌握天文知识的。他们对探索月球奥秘、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等非常感兴趣。同时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动脑动手,会支持此项活动。一.活动目标1.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2.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3.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4.根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二.活动重点1.了解月相、月食等天文知识,交流丰富多彩的中国的“月亮文化”。2.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月亮奥秘知多少”和“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两大活动小组。五.专题课活动过程开场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播放”人类登月”的录像,感受人类的伟同学们好!你们知道吗?月亮是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那么,你们对月亮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其实月亮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究竟是些什么呢?让我们开始对这颗神秘的星球进行一番知识竞答,了解这颗美丽的星球吧!(一)成果汇报1.“月亮奥秘知多少”组,他们把搜集来的资料、图片,筛选整理后,制作成幻灯片,向同学介绍。
.2.“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同学汇报成果。如讲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吟诵关于月亮的诗词;展示图画;介绍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等。(二)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1.必答题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xx月21日11时56分20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2.抢答题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___________”请对出下联。(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20xx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着谁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杨利伟)民间所说的“天狗吃月”指的是什么自然现象?(月食)一人在白天同时看到了月亮和太阳,这可能吗?(可能)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人类可以到月球上去建立月球村。
这个说法对吗?(不对)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陨石坑)(三)写作题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小组合作完成,一人表述;200字左右,5分钟完成。题目一: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一这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题目二:在月球上的一天题目三:我是一个月球人?六.活动总结:1.本次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将语文学科与地理、自然等其他学科有机综合在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分门别类整理资料的方法。.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无时无处不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第二篇:《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1400《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从资料中能获取关于月球表面的有关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将“嫦蛾奔月”的故事制成课件、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一.教学导入1.播放“嫦蛾奔月”的故事。2.讲述:乐器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探索。3.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里关于伽俐略观察月球的故事。了解“月海”。二.阅读“阿波罗”登月记1.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2.提问:月海会是怎样的景象呢?3.学生猜想。4.呈现资料,验证猜想。要求:资料呈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图,不仅仅是看,更要想,从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又如: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5.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完善对月球表面的认识,解答在阅读图片时所产生的问题。明白: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月面上覆盖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6.通过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思考: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关于环形山形成的猜想。2.能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并自主解决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一.教学导入1.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月球的认识。2.学生回答。3.过渡:继续让我们来探究月球的秘密吧!二。活动关于环形山的猜想1.提问:月面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说一说我们的猜想。2.学生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他们猜想的依据。3.模拟实验。(验证月面上的环形山是“小行星的碰撞”形成的的猜想。)(1)阅读教材,了解模拟实验怎样进行。(2)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实验。要求:注意安全,防止溅起的沙粒飞入人的眼睛里。4.汇报实验现象。5.分析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说一说我们的猜想合理吗?.6.教师补充说明:教材所示的模拟实验只能说明“小行星碰撞”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说明环形山就一定是这样形成的,还可能有别的原因。7.鼓励学生设计其他的实验方法,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三.活动我问你答1.精选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内容并设计问题。2.制作问题卡。3.学生自行商议游戏的形式。 4.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游戏。 5.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四.拓展 谈谈你对阿姆斯特郎的话的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