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小学四年级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导.doc 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导.doc 24页

小学四年级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导.doc 24页小学四年级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导.doc

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南【第一阶段阅读指南】……………………………………………………………贾兰坡(1908—2001),字郁生,河北玉田人。中国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小时候家中并不富裕,但他仍然到学校学习知识,长大后依靠自学,从实践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他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考古过程中,他严谨、科学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他著作丰富,已出版400多篇(部)作品,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其代表作有《中国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中国猿人》《旧石器时代文化》等。《爷爷的爷爷哪里来》是学者贾兰坡专门为了解答“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而写的科普书。本书分为《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岁月》两部分。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在《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中,我们可以在作者深入浅出的叙述中了解人类起源的历史,跟随作者的足迹一起寻找古人类起源、生存的证据,体会人类由原始走向现代、由低级迈向高级的艰难历程。在作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其高尚的人格之光在闪耀: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等。为了实现理想坚持不懈地追求;对劳动人民体贴入微的关怀;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热爱;对困境乐观坚强地面对并勇于去克服……这些也是作者的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________章,第________周到第________周我会阅读第________章到第________章的内容。人类起源的探索第一、二章内容概要关于人类起源,东、西方有许多神话故事。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我们的认识也经历了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这告诉我们真理是遮挡不住的,即使经历曲折,最终一定会绽放光芒。阅读目标①国内和国外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哪些?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什么观点?③对于杜布瓦发现的化石,人们有何争议?(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材第P1单元导读要求)北京人头盖骨第三章内容概要北京周口店化石的发现促使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众多地质及古生物学家辛勤工作,终于挖出了震惊整个世界的中国猿人头盖骨,随后也陆续发现了三个中国猿人头盖骨。阅读目标①新生代研究室是怎样建立的?有哪些成员?②他们在挖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③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挖掘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教材P99单元导读要求)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第四章内容概要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化石装箱准备运往美国,等战后再运回中国,不料却在中途失踪。

战后尽管人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仍未能找到。阅读目标①北京人化石在运往美国的途中发生了什么?②为了找到北京人化石,人们做了哪些努力?③北京人化石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人们要找到它?(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教材P15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1~4章,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请试着将空出的关键词(短语)补充完整。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1~4章,文中的人(事)物是不是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样子给下列书中的人(事)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再选一个书中的其他人(事)物或你了解到的科学家、文物,先写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注意在括号里写上名字,写出人(事)物的典型特征。(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①1941年,日美关系越来越紧张,许多美国人及侨民纷纷离开中国。魏敦瑞也决定离开中国去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继续研究北京人化石。他走前曾嘱咐他的助手胡承志把所有北京人化石的模型做好,先做新的,后做旧的,时间紧,越早动手越好。还特别叮嘱他说,在适当的时候,把所有的化石装箱,准备运往安全的地方保管。

②大约在珍珠港事件的前3个星期,魏敦瑞的女秘书希施伯格通知胡承志把化石装箱。胡承志在征得裴文中的同意后,找到解剖科技术员吉延卿开始装箱。③装箱时非常仔细,先把化石用绵纸包好,再用卫生棉和纱布裹上,外边再包一层白软纸放入小木盒内,盒内也垫上卫生棉,然后分门别类装入两只没刷过漆的大木箱内,木箱与木盒、木盒与木盒之间还垫上了瓦楞纸。两只木箱一大一小,装好后,只在木箱上分别注上Case1和Case2的标记,随后被送到协和医学院总务处长、美国人博文(Trervor Bowen)的办公室,后来箱子又由博文转运到了F楼4号保险库内。自此,北京人化石、山顶洞人化石及一些灵长类化石,包括1个极完整的猕猴头骨等全部没有了下落。1.选段节选自《》,片段主要讲述了时期对________ _______的处理方案。决定先运往美国保存研究,等到战后再运回。然而,没想到具有重要价值的化石,竟失踪了。2.选段中的加点词“大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A.不能,因为“大约”是一个修饰词。B.可以,因为“大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C.不能,因为时间并不是确定的,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3.第③段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A.语言描写,表现了技术人员对化石的珍视。

B.动作描写,表现了技术人员工作认真、负责。C.细节描写,表现了技术人员小心翼翼的状态,体现出他对化石的珍视。4.读了选段,你对文中有哪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阅读指南】……………………………………………………………《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________章,第________周到第________周我会阅读第________章到第________章的内容。北京人不是最早的人第五、六章内容概要“蓝田直立人”的发现给贾兰坡和裴文中关于“在我国有没有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的争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证明北京人不是最早的人。阅读目标①贾兰坡和裴文中各自持怎样的观点?②“蓝田直立人”是怎样被发现的?③“蓝田直立人”的发现有哪些意义?(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P75单元导读要求)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第七章内容概要人们通过对北京人化石的研究,对直立人有了相应的认识,对整个人类早期演化得出了大概的轮廓。

但是,究竟哪类古猿才是人与猿共同的祖先,目前还没有定论。阅读目标①学者们根据化石得出的人类早期演化轮廓是怎样的?②会打造不同石器的是哪一种古人类?③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对人类起源的研究有何意义?(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P1单元导读要求)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第八章内容概要能劳动、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正是因为各地石器的发现和研究,我们逐渐了解到古人类使用的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变。阅读目标①人与猿真正的区别是什么?②人与灵长类的区别是什么?③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教材P75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5~8章,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请试着将空出的关键词(短语)补充完整。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5~8章,文中的人(事)物是不是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样子给下列书中的人(事)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任选一个书中的其他人(事)物,先写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名字,也可以画你了解到的科学家或文物,并写出典型特征。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①人类化石经吴汝康先生研究认定是距今110万年的直立人头骨。吴先生也把它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其实公王岭的头骨应称“蓝田直立人”,简称“蓝田人”,而陈家窝村的下颌骨从构造看应属北京人。②“蓝田直立人”的发现,又一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是继20世纪2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它( )扩大了直立人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把直立人生存的年代往前推进了五六十万年,从而给“在我国有没有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的争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③随之,1965年在我国的云南省元谋盆地上那蚌村附近的小丘梁发现了2颗人的上门齿,经研究测定,为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1998年在四川省巫山县的龙骨坡也发现了200万年前的石器,在安徽省繁昌县也发现了240万年前—200万年前的石器。这证明了人类的历史比之前我们知道的更久远。1.阅读选段内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给古人类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B.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C.蓝田人→北京人→元谋人2.第②段中括号里的关联词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即使也C.不仅而且3.第③段中的加点字“这”指的是( )A.直立人化石的年代久远。

B.石器的广泛运用。C.直立人化石和石器的发现。4.课外你还阅读过哪些科普文?按一定的顺序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内容概要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阅读指南】……………………………………………………………《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________章,第________周到第________周我会阅读第________章到第________章的内容。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第九章内容概要人类是地球生物自然演化的结果。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比起来只是一瞬间,如果地球的历史是24小时,那么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阅读目标①地球的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②人类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和进化的?③“代、纪、世、期”是怎样划分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材P35单元导读要求)21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第十章内容概要到目前为止,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对于人与猿之间的区别、什么时候才能叫作“人”等问题还有待研究。阅读目标①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是什么?②关于人类,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③贾兰坡认为人类起源的地点位于哪里?(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教材P15单元导读要求)保护北京人遗址第十一章内容概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目前文化遗产中保护最差、受损最严重的一处,贾兰坡希望青少年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给考古学科带来活力和发展。阅读目标①北京人遗址的现状是怎样的?②为什么贾兰坡认为保护北京人遗址十分重要?③贾兰坡希望北京人遗址成为怎样的教育基地?(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P1单元导读要求)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9~11章,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请试着将空出的关键词(短语)补充完整。阅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第9~11章,文中的人(事)物是不是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样子给下列书中的人(事)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

再选一个书中的其他人(事)物或你了解到的科学家、文物,先写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注意在括号里写上名字,写出人(事)物的典型特征。(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①我曾多次著述和呼吁,要保护好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希望有识之士像20世纪30年代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一样资助周口店。可喜的是,党和政府正在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科学院、法中人种学基金会联合召开了“修复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遗址”方案论证会。论证会十分成功。有关方面将着手拨款在周口店修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古人类博物馆,抢修第1地点和山顶洞的方案也在筹备之中。②我常想,要把这门学科世世代代传下去,就要为青少年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使青少年能够产生对这门学科的爱好。既然周口店是青少年教育基地,那么,除了保护好它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遗址周围还应该仿照50万年前的情景,种上树木和草丛,塑造出正在打制石器、狩猎、采集果实、使用火的北京人,逼真地再现北京人的生活场景,使参观者( )走入北京人遗址的大门( )仿佛倒退到50万年前。这样,北京人遗址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使之成为真正的教育青少年的基地。

青少年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门学科队伍中来,这门学科有了新鲜的血液,就会更有活力,就能有更加快速的发展,也就能再现新的辉煌。1.第①段加点词“多次”(能 不能)去掉,因为“多次”写出了 (A.作者希望自己保护北京人遗址。 B.社会各界对保护北京人遗址的忽视,以及作者的殷切希望。)(填序号)2.第②段画“ __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希望青少年茁壮成长,热爱学习。B.希望青少年开始展开对考古学科的学习。C.希望青少年参与到保护遗址的活动中来,促进考古学科的发展。3.第②段中括号里的关联词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一就C.不仅而且4.同学们,读了这本书后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对于保护遗址你有哪些好的办法呢?试着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完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这本书,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根据这本书的内容,任选一个话题写一篇阅读感悟。

必读书目·参考答案第一阶段第三步《人类起源的探索》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威廉·格雷戈里人猿同祖论 古猿 尼人/早期智人 古人类化石 古人类化石 直立人《北京人头盖骨》人牙化石 1929 人头骨化石 6 碎片 角砾岩 贾兰坡《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2 太平洋战争 北京人化石 弗利 弗利 日坛公园神道 科学全人类和平第四步杜布瓦:努力刻苦 善于发现 遭受围攻 热爱科学贾兰坡:团结协作 正直 严谨 科学北京人头盖骨:国宝 科学价值 震惊中外 历史意义第五步1.爷爷的爷爷哪里来 抗日战争 北京人化石等 中国 科学2.C3.C4.提示:装箱、运输过程都如此小心谨慎,为何化石还是会失踪?中间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二阶段第三步《北京人不是最早的人》北京人 4 人牙 丁村人 人牙化石 110万 170万 石

上一篇: 历史上的今天——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
下一篇: 石家庄42中初中历史组开展校级课题中期成果汇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