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课例研修报告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课例研修报告研修背景:一、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课例研修报告

研修背景: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近代化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因此本节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学中要突出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进行的努力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能从运动本身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今日改革开放之借鉴。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归纳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任务、口号、内容;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学生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教学重难点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据此原则,我确立本文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为洋务运动的概括,为什么要定洋务运动的概括为重点呢?要知道洋务运动前后历时30多年,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为对洋务运动评价的理解。要知道,洋务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

三、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运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我还运用了讨论法。讨论法的作用是:活跃学生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钻研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可以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本课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感,只要适当诱导,层层铺设台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要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问题为核心,体验为红线”的教学模式,增强历史教学直观性、形象性。

教学过程: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英、法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1900年光绪、慈禧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平远号军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制造出来的

小结: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新课。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自强”与“求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由各组内同学当堂进行“接龙”活动。

(答: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提示。)

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答: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

(答:先“自强”——军事上,后“求富”——经济上)

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地名“对号入座”)

地名:安庆上海上海武昌汉阳福州

工业名: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铁厂船政局

人名:曾国藩曾国藩、李鸿章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左宗棠

类别:军事军事民用民用民用军事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插图、“小资料”等,思考回答: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

(答: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近代中国要革新必须首先改变政治腐败,仅仅片面地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是远远不够的。

4、最近有的影视剧对李鸿章进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爱国者”了!但是,把“文献资料•李鸿章的自白”与民间“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相对照,能说李鸿章是爱国的吗?

(允许学生争论,发表各自观点,只要“自圆其说”就给分)

(三)小结与练习

1、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洋务运动

原因:清王朝内外交困,为摆脱困境。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作用:①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

②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2、学生当堂完成“练一练•选择连线”

李鸿章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上海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汉阳铁厂

3、布置学生课外完成[温故知新]、[问题探究]。

4、鼓励学生自选练习题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史实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做出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法来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评价。

一、好的方面:

1、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得比较准确;

2、课堂能围绕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自主学习,列表记忆,组织学生辩论,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扎实,有效且有趣;

3、课堂上能较多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有充分的交流,这样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二、不足的一面:

1、组织各组学生辩论,但效果不佳,有待于探究更好的组织形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2、课堂上的细节注意不足,比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它的消极面、积极面,没有书写出具体的条目,这样实际上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通过结合课本材料来分析,培养学生作材料题的能力,感觉学生在这一块掌握的不太理想,以后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中,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不仅要注重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且更应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掌握史实,在对史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实事求是的观念和研究认识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为其自主学习创造时间和空间。

上一篇: 空间探索
下一篇: 五款解谜冒险游戏推荐,你能通关几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