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适用年八年级所需时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化运动。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认识中国的近代化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取得的成果以及它的不足。(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作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2、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课时)专题二:资产阶级的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课时)专题一洋务运动所需课课内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专题问题设计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1、网络资源2、相关网站:、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1:合作学习与探究:1、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面对这种局面,清朝政局变动产生了什么变化?清政府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析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通过分析材料讨论他们的异同,并分析当时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情上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态度?活动2:列出知识框架——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主要内容:a.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b.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活动3:问题探究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思路一:可以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进行分析。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思路二:可以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进行分析。洋务派学习西方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评价要1、准确掌握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与作用。2、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归纳、评价历史现象,多角度学习,把握历史。3、语言表述流畅、清晰,富有感染力。4、积极承担分配任务,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态度认真,合作意识强。2.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学会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的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