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哪年)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哪年)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哪年)东汉灵帝时期,黄巾起义爆发,加速了东汉帝国的衰落,起义被平定后,各地出现了拥兵自重的武装力量,东汉朝廷的影响力大减,灵帝看着起义被平息,也是转身就安然享乐去了。而黄巾起义在爆发之初,是声势浩大的,可以说动摇了东汉的国本,可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概是9个月的时间,这场波及汉朝大半疆域的起义,数十

东汉灵帝时期,黄巾起义爆发,加速了东汉帝国的衰落,起义被平定后,各地出现了拥兵自重的武装力量,东汉朝廷的影响力大减,灵帝看着起义被平息,也是转身就安然享乐去了。

而黄巾起义在爆发之初,是声势浩大的,可以说动摇了东汉的国本,可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概是9个月的时间,这场波及汉朝大半疆域的起义,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被东汉扑灭,根结原因是,在战略上,张角集团根本不是对手。

东汉不仅拥有精锐的正规部队,战力强悍,兵器精良,在战略上,东汉也是全盘碾压了黄巾军,因此黄巾起义快速平定也不是什么难事。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哪年)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发生在哪年)

首先,起义计划提前暴露,是导致黄巾军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本来张角集团就缺少整体的组织动员能力,他们就没有那个架构,所以说,靠前期的出其不意,是可以取得最大战果的。

但是因为门徒唐周告密,东汉便有了准备,张角只能提前起事,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张角的一个关键计划破产了,那就是他让马元义数次到洛阳联系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简单来说,张角也有在洛阳制造混乱的想法,说实话,拿下洛阳城太假了,毕竟那是东汉的京师,但是制造混乱,迟滞东汉朝廷的反应还是可以的,只要这样,黄巾军在起事之初,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了。

只是因为唐周的告密,马元义很快就被处死了。

更重要的是洛阳的防备加强了。

《后汉书.灵帝纪》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

汉灵帝重要的何进也是要发挥作用的,他组织兵力拱卫京师洛阳,在洛阳周边八关,即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在这八处屯兵,这样的话,洛阳就固若金汤,不会被黄巾军的攻势所波及。

要知道,当时在距离洛阳不远的颍川可就有黄巾军的一大势力集团,也就是波才、彭脱统帅的黄巾军,这要是马元义在洛阳搞起事了,波才等人率军,什么都不管了,直接猛扑洛阳,在汉军尚未建立起稳固防线之际,兵临洛阳城下,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总之,汉王朝反应过后,及时地调整部署,巩固京师洛阳防卫,也就断了黄巾军偷家的可能。

当然,没能威胁到洛阳,黄巾军起事之初,也是声势浩大的。

《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

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汝南黄巾败太守赵谦于邵陵。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张角迫于形势,提前起事,当时各地郡守是无力抵挡的。

可以看到,黄巾军起事之初,给的郡守,要么是望风而逃,要么是兵败身死,这主要是因为,地方驻军没有防备,兵力不足,战力贫弱,这个时候是黄巾军战力最强的时候。

之所以说是最强,靠的不是别的,就是人多,那是在古代了,人多,气势就够大,往往可以在战前就震慑对手,令对手没有了作战的勇气,因此黄巾军可以快速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地盘。

一时间,洛阳以东,各地都几乎陷入了东汉王朝失控的境地,北方是张角主导的,围绕邺城为核心的实力集团,其他三股主要势力,一股活动于东郡,一股是在颍川汝南一线的波才,一股是活动于南阳的张曼成。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的是,洛阳以东的大半疆域都已经处于战乱之中了,如果纵容下去,那么汉朝灭亡在即,黄巾军实力扩张之迅速,是东汉王朝没有预料到的。

但是这就是黄巾军的巅峰阶段了,说到底是张角集团根本就没有夺取天下的战略和能力,实力这么大,但分散在各处,是合还是各自突进,没人知道,黄巾军只有动静大,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各自攻打城池,打下来就坚守,以待事变。

这是说好听的叫以待时变,说不好听的就是混吃等死的,等着汉军来各个击破,事实上,汉军就是玩得各个击破啊。

《后汉书.灵帝纪》诏公卿出马、弩,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讨颍川黄巾。

《后汉书.卢植传》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比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围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

《后汉书.皇甫嵩传》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从这三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汉朝的军事意图,那就是卢植率军直接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源,黄巾军的领袖,奔着张角的大本营就去了,但是卢植所率部队主要的作战任务是牵制张角的主力兵团。

汉灵帝为了快速平息黄巾之乱,把主要兵力放在了中路,也就是皇甫嵩和朱俊率率领的部队,四万余人,那是东汉王朝调集的精锐部队,直接冲着威胁京师洛阳的颍川一带黄巾军杀去了。

纵观汉军和黄巾军的战役,大多都是一个模式,那就是汉军稍稍用计,黄巾军就中计大败,这更加暴露了黄巾军的弱点,人虽众,但无将才,更无组织能力,打顺风仗还行,打硬仗太容易被汉军反杀。

结果,皇甫嵩朱俊在击败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后,这支主力的汉军即刻分兵,朱俊率军驰援南阳一线,皇甫嵩率军攻打东郡的黄巾军,而后继续北上,代替卢植,继续围困张角。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皇甫嵩朱俊率领的四万精锐,参加了大部分针对黄巾军的作战,这支部队驰援了各地战场,而反观黄巾军呢?人虽众,占领的地盘够大,可是相互之间根本就没有配合,没有联动,都是各自为战,面对装备精良的汉军,也都很快败下阵来,分崩离析了。

《后汉书.灵帝纪》冬十月,皇甫嵩与黄巾贼战于广宗,获张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尸。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

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黄巾于下曲阳,斩张角弟宝。

黄巾起义爆发的同年,张角主导的黄巾起义就被平息了,虽然后来黄巾余部在各地仍有起事,但是都没有起义之初那么大的动静了,黄巾起义的失败,只能说是,张角集团根本没有打天下的能力,就像是被点燃的烟花,动静够大,也足够绚丽,但是不足以持久。

在战略上没有正确清晰的目标,人家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还知道奋力扑向关中呢?张角起事,如果直接把目标就定得清晰些,各方全力向同一个目标进军,结果可能就不同了。

参考资料《后汉书.灵帝纪》《后汉书.皇甫嵩传》《后汉书.朱俊传》《后汉书.卢植传》

上一篇: 哲人其萎是什么意思(哲人其萎乎)
下一篇: 台湾巡抚(台湾巡抚刘铭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