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关键词]高考历史,关键能力,考查路径,现实意义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层考查目标,其中关键能力是指学生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力图在高考评价体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清高考历史学科所考查的关键能力,并讨论其考查路径。一、高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出高考作为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被看做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也可以被看做基础教育阶段的毕业考试,能够代表多方利益及其诉求。考试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敦促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熟练掌握和运用具体科目的重要知识和思维方法,为尽快适应高等教育打好基础。高考考查目标的确定既要依据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方面的具体要求,又要依据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明确各级各类高校各专业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一)关键能力的提出背景近年来对高考考查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内容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的掌握层面,较少关于能力目标的讨论。
厘清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和高考中必须考查的能力目标,已经成为当下考试内容改革中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近年的考试内容改革中,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框架,明确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和“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其中“四层”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重点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关键能力也是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界定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对于某种能力或技能的习得,通常会经过知识获取、思维认知和实践操作三个阶段。其中,在知识获取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一般包括阅读理解、信息获取与整理、符号理解、知识建构、外语、合作学习、分析评价、艺术审美等;思维认知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跨学科思维、抽象概括、空间想象、批评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而实践操作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则包括实验、科学探究、语言表达、数据处理、信息转换、组合应用、推理论证等。
在实际的高考命题和测量过程中,能力考查往往体现出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即一道试题可能考查多种能力,若干道试题也可能均考查同一种能力,一次考试应该覆盖到多种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高考的能力考查目标中,应该对认知特点和考查特点进行整合,概括出本学科的关键能力。按照这一方法,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可概括为三大类,即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1.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考试中的信息,即试题中的文字、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是对信息的理解和阐释。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包括辨识历史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和解读历史信息,这一思维过程当中还涉及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真伪等,要求考生运用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试题素材所提供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2.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指将历史问题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历史问题往往由不同要素和不同层次的多个方面构成,为了深刻认识问题本质,可以将各个要素、层次等在思维中暂时分割开来进行考察研究,搞清每个部分的性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借助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对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的认识,从而把握历史问题的本质。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并规范地阐述历史事物。3.历史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对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大任务。历史学科的探究能力作为探索、研究历史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自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和信息、建立假说、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高考试题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和独立提出历史观点。二、关键能力的几种考查路径(一)创设真实情境学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习得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育有主体意识的思维与行动,即要求学习者置身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之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真实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实践。因此,唯有将学习镶嵌于它所维系的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但是,当学习的情境活动脱离生活实践的情境活动时,它所形成的并不是实践需要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是解答学科知识性问题的能力,知识再生产过程纯粹成为一个学科知识运用的操练过程,考试便单纯成为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解决知识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种“知识能力的情境活动”设计考试,只会引导整个教学按照学科学习的要求,使学生过于追求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培养解决知识性问题的能力,并不具备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为了应对考试,整天在学科知识问题情境中操练,大搞题海战术,将聪明才智都用到做题中去,或许能够具备很高的“解题能力”,但是缺乏应对现实生活实践问题的“做事能力”。历史学习中的真实情境,一般包括社会生活实践情境和学术研究情境。举例说明,社会生活实践情境如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历史问题,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历史问题,某种社会风俗来源的历史背景等;学术研究情境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分析研究等。一般而言,真实情境往往具有复杂性,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历史学科考试中的真实情境是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应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所必需的能力,才是关键能力。考试中应当有一部分试题用于考查复杂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综合性题目,必须有考查社会生活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还应该有考查在社会生活实践情境或学术研究情境中创新地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开放性问题的题目。
以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文科综合全国卷第45题设计的情境对于考生而言相对陌生和复杂,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表述如下: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 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 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 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该题材料简要描述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保卫局的成立与裁撤历史,摘编自学者著述,内 容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治安体制和近代警察制度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通过学术研究情境的创 设考查考生调动所学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以及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分析问 题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及已有知识解释历史问题,作答时不能仅仅从材料中提取 一些论据再拴上已有知识就了事,而是应该像对待真实的历史研究一样,把从材料中提取的 论据与自身知识整合穿插起来用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种情景的创设,不仅考查考生在历史 学习过程中关键能力的养成水平,也意在引导考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解决陌生情景中的复杂问题。 (二)增加试题开放度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扎实的素养和宽广的视野,以迎 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在考试层面,就是要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 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减少“题海战术”和机械刷题的收益,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和学以致用。因此,考试中必须减少有固定答案或答案唯一的封闭型试题数量,增加可以让 学生多维、多元、多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试题和设问形式。增加试题的开放度,可通过提供 多种素材、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多角度思考、答案不唯一的试题,打破试题的封闭性,引 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解答,从而创 造性地解决问题。 具体到历史学科,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应当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性思 维解决问题,高考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强调发现问题、合理论证,要求 考生在思考问题时表现出鲜明的主动性,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结论。
试题允许考生从多 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和增强探 究意识。与此相适应,开放型试题的评分一般采用等级评分制,根据不同的能力维度划分得 分区间,并在评分标准中提供作答示例,以增强评分者信度。 2018 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的第42 题就是一道典型的开放型试题,题目表述如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 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 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 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 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 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 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 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 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该题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历史学 科《考试大纲》新增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能力。 材料选取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情节往往折射出该时代的许多重大历史现象,成 为了解历史的重要素材。该题材料不仅能够反映出近代早期新航路开辟和大航海时代殖民扩 张、奴隶贸易等重大史实,也折射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许多历史文化现象,可供考生提 取情节,保证了试题的开放性,让考生根据自身对历史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概述和评价历史 现象,是对历史学科各项关键能力的全面考查。首先,考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小 说梗概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其次,考 生需要将提取的信息即小说情节与所学知识中的历史现象相联系,从中找到契合点;再次, 考生需要客观完整地叙述所学知识中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最后, 考生需要正确评价和解释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观点。因此,该题的设计,考查 范围较为全面地覆盖了能力要求,突出了对关键能力的考查。 (三)凸显对思维过程的评价 由于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历史探究能力大致反映了解决历史问题的 思维过程,因此要对关键能力进行精准测量,就需要在试题设计中重视对考生分析、解决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