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言 宏
教育“内卷化”现象,最近成为一个热词,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哲认为,“内卷化”就是过度精细化重复的结果,在某个时期或某个群体中过度消耗,导致了看上去高效,实则缺乏意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仅限于求新知和学技术,不足以拥抱未来。
那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应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呢?
A.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20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对全球5000多名CEO的访谈报告。报告显示,用人单位最迫切需要的能力依次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领导力。世界经合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是:创造新价值、勇于担责任、学会解难题。这些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专业知识,上升到了一个人的通用能力。有了这些通用能力,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可以靠学习去适应。
未来的工作也会有很多变化,普通人一生先后从事十几份工作也会成为常态。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报告,名叫《未来的工作》。报告说,预计到2025年,现在的8500万个工作岗位会消失,或者被机器人取代,但同时也会产生9700万个新工作岗位。也就是说,新增岗位数量比被淘汰的要多。报告也指出,新工作都需要人与机器的合作。那么,人与人工智能不一样的是什么?有专家认为,人之为人的最大优势就是综合解决问题的智慧、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去实现创新、能够有效沟通、辨识与管理情绪的能力,还有爱与情感。美国未来学家戴尼尔·平克,擅长根据大数据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在其著作《全新思维》中有预测,说到了2040年,有以下六方面素养的人会活得很滋润: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情商,会玩儿,追求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具有以下“六大感知”: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未来,知识的门类和专业分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沈祖芸说,这个世界不再按照领域划分,而是由挑战组织起来的。今天你无论分数考得有多高,专业学得有多深,如果不能到真实世界里去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不能将所学转化为应对一个个挑战的解决方案,那就会不适应。在所有这些挑战面前,你需要的远远不止某一技能,而要尝试调动以往经历、连接各种资源,去学习新的东西,才能把事做成。让每个人经过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具备适应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唯一道路。
过去,我们推崇的是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的“T”型人才;未来,需要的是能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M”型跨界人才。而同时,未来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必须拥有家国情怀,有为人类更好发展谋幸福的大理想。
B.未来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我们不得不正视教育的一个悖论:“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应对尚未到来的明天。”有数据表明,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实际撤销的高校专业高达924个,新增专业将近8000个。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新增九大专业的消息,有氢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等,都是当前需求旺盛的专业,而在几年前这些需求根本不存在。新行业诞生、新岗位更迭的速度在加快。学校里学的工作中没用,职场急需的学校又没教,教育如何以不变应万变,那些未来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又该如何培养?
还是回到教育的目的。有专家认为是学生“自我成就”和“满足社会要求成有用之才”,也就是说,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化发展要相协调。目前,教育在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增强学生民族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培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上所发挥的功能相对弱化,应试教育、工具理性至上思想还有市场。未来,立德树人、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培养全面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大问题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
种下一颗种子——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奋斗的人。世界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像新冠肺炎疫情,气候环境恶化这是我们全人类都在面对的问题。“量子鬼才”陆朝阳决定从事量子科学的研究来自高中时候听到潘建伟的一次演讲。青少年时代,心中根植的一颗种子,将会在未来发芽。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为人类理想奋斗的种子。
培养一种能力——社会情感能力。2020年10月,世界经合组织正式推出了面向全球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测评标准。这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以前他们只测评各国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2018年加入了问题解决能力,2020年加入了社会性情感,用这些指标来评估一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这个评价指挥棒的变化,会引导全球大中小学以不同的方式增设社会性情感课程。这门课程教的不是学科知识,主要是学习一个人如何和他人交往、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如何学会与自己打交道,这能让学生在未来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状态。课程主要有5个内容:自我意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负责任地做决策和自我管理。以前,这门课程在国内开得很少。但是在2020年,我国社会性情感课程发展迅猛,很多地方都开始尝试和探索。在上海市静安区,这样的社会性情感课程已经覆盖到了每一所学校。除了社会性情感课程,还有儿童哲学课程等,都是在朝着“让人更成为人”这个方向努力。
提高一种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估中心主任王曦认为,教育发展受理念和技术发展的制约,所以未来教育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和变数。但可以预测的是,未来教育一定是富有选择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未来教育可以没有学校,因为互联网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在家上学”;可以没有教材,因为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内容,但一定要有经得起推敲的教育内容;可以没有教师,因为某种意义上只要有一位好教师,就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播;可以没有评价和监督,因为口碑就是教育质量的排行榜……未来教育甚至不再看重学历和文凭,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个人真正能力的体现。
这需要我们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接所有的学习资源。未来,任务驱动的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STEM学习将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浙江大学教授盛群力认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系统思维、技术思维、工程思维、数据思维、视觉思维、整体思维。这时候,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传递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介入者、引领者、指导者,以及教学活动的对话者、互动者与合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认为。
目前,很多学校正在改造学习空间,尤其是改造公共空间。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知识只有20%来源于课堂的正式学习,其他80%可迁移的知识都来自观察、探究、合作等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的学习方式,而要把非正式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就要提供大量的公共空间。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成了学习的定义者、组织者和协作者。在学习社区,遇见谁、和谁产生连接,遇到困难到哪里找资源,如何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些都要靠学生自己,这就是在应对真实世界的具体挑战。公共空间就变成组织各种学习社区的纽带。
面对社会变化,学生们觉得学习内容都在做加法。其实,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它们要以何种顺序组合,这些都值得研究。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学习者就越需要关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习成长的路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以及学习的愿景与价值;而教育设计者更需要关注课程本身给予学习者的空间。“重要的不是什么都学,而是慢慢地学会选择;重要的不是记住答案,而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协作中突破;重要的不是填满内容,而是留有余地的规划;重要的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热爱中钻研。”杨晓哲强调。
相信在未来,那个仍被称之为学校的地方,不再以规模化、标准化培养学生为目的,而是更多地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主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