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废话=====================
以下并非本答案原始内容(我做了些改写,因为原始内容里有些会被读者误认为是对作品的批评),我原以为是作者亲自邀请我来评论,但事实看来似乎是知乎系统冒作者之名把我骗来的(我就说嘛,我一无名之辈根本没有何德何能可以让作者亲自请我点评)。
我这个人不喜欢吹捧人(我虽是无名之辈,但我的赞歌也没有那么廉价,知乎想拉我给谁唱赞歌我就去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本答案不可能只唱赞歌(至于别人怎么唱赞歌,关我鸟事)。
另外,我是仓促地被知乎系统拉来的,平日里拉我评论的小说作者极少,而且都是些无名作品的无名作者,和我地位平等坦诚相见,所以没有预先做功课了解这小说和作者的名气,昨天与作者稍作交流之后我才知道作者此文已经正式发表。
不过,作者是否小有名气都无所谓,就算刘慈欣韩松来了我也不会给他们面子。刘慈欣是先写了N多软科幻才开始写硬科幻,韩松估计这辈子都写不了硬科幻了,我是写硬科幻和理工科学类科普文起手的,只不过我不混科幻世界而已(因为年轻时我认为《科幻世界》和《飞碟探索》《奥秘》之类的杂志一样只算地摊文学)。
国内科幻界能让我敬重的只有王晋康(虽然我对《三体》的研究最多,对老王的作品只是略知一二,但我敬佩老王一把年纪笔耕不辍的精神,他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干货领域的东西是说一不二的,即便你我都是无名之辈,你我若在刘慈欣面前直说他在《球闪》里搞错了量子力学基本概念,他也绝对不敢反驳。说这些不是给我自己吹牛,只是请诸位读者知道我不可能因为作者有名气就给他唱赞歌(刘慈欣和韩松我都不鸟,莫说这位作者名气和地位远不及刘韩),我和这位作者也没有什么私交(昨天才第一次交流)。
所以,诸位看官可以相信我这个答案对小说的评价至少在我个人的立场上来说是客观的,没有偏袒作者或者作品的成分。
至于我所评价的内容,未必客观,而且很可能主观,因为我仓促间被知乎系统拉来,全靠挤了点时间看了仅仅一遍这篇小说并且写了这个评论,所以我的评价中极可能带有对小说的误解,请各位读者阅读本答案时不要盲信我对小说内容的剧透。
================前言废话已说完(这些废话其实是后补的)================
虽然我不是被拉来唱赞歌的,不过我确实挺喜欢这篇小说(但关于优点我要放在后面说),先说说缺点:
说实话我觉得一般读者大概率不会坚持看完,我这么有耐心看长文的选手都差点在开篇弃了,只不过我原以为是作者亲自邀请我,为了回敬作者的诚意,所以我才坚持看完了。当然事实上我自作多情了,邀请我的是知乎系统。无论如何,我好歹把小说看完了,并且觉得不虚此行,人生之中常有这种【买椟得珠】的状况发生。
我相信绝大多数能坚持看完这个小说的人肯定是这个感觉,用作者在小说原文里的话来说就是:
【你们作家总是这样,明明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心事,却要说上一千句,一万句。连“龘”你都手写了三遍,“我爱你”三个字,就那么难写吗?】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非要绕一百个车轱辘圈】。
===============我插点题外话=======================
(这段题外话是给我的粉丝看的,因为我答应过他们如果发现典型案例可以给他们讲科幻的界限时就给他们讲讲,所以按惯例有这么一段,本来是不需要这样特意声明的,但是我怕这段内容会被视为我对小说的批评,而且小说粉丝和作者恐怕都搞不清为何会有这么一段没用的题外话,虽然我是给《人生第一道》写评,但我写的东西也是给我的粉丝看的,请谅解)
看完这小说,恐怕很多人会觉得【作者怕是对于科幻和短篇小说有什么误解】。
据我所知,这个小说的字数篇幅要说算是中篇也没什么问题了(将近2.5万字,按语文老师的说法这绝对是中篇无疑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单位给小说划定的短篇分类,他们肯定是搞错了,因为三万字的文章就有资格叫长篇了,别忘了这里面还有个中长篇呢)。
而科幻也并不是指这部小说这样的【借历史传说人物之名虚构童话故事】,真正的科幻就算用到历史传说人物之名也会明确说历史传说人物只是代号或虚拟世界里的NPC的名字;而描写平行宇宙中其他历史线的科幻小说不会有这么缺乏现实感而且情节过于简单的历史故事(毕竟历史事件从来都没有这么简单的),所以我说这篇小说里的历史传说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根本不是另一种历史线,而只是个童话故事(因为这些故事的复杂程度只有童话故事的级别,比历史事件的复杂程度差太远)。
举个类似的例子,刘慈欣写过《西洋》,和这篇小说对于历史传说人物的使用方式有相似,而《西洋》不算是科幻小说,只能算是个童话或者寓言故事(故事复杂性和现实性只有童话级别),而科幻小说原则上来说不属于童话,虽然很多科幻小说本质上的成熟老练程度只有儿童级别,但是科幻小说一般都会故作姿态地假装自己是成人文艺(所以科幻小说一般不使用童话的写作样式,我国曾经有【老科学家给孩子讲未来】那种诡异的所谓科幻,其实那就是童话科普文,和科幻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天朝人一直误以为那就是科幻,我天朝人误以为的事情多了),即便是星球大战那样的惊奇冒险故事他也要把自己包装成成人文艺样式(所以星球大战有复杂庞大的世界观体系并尝试自圆其说,童话故事不需要这样),毕竟科幻小说从最早开始所面向的读者就是成年人。至于地摊文学里的科幻故事(比如某村青年艳遇外星美女)那就更是包装成成人文艺样式了。
我讲这些不是说小说本身有问题,我只是说这小说分类错了。毕竟小说好坏从来和它的分类是否正确没有一毛钱关系,分类乃是小说的身外之物。
【这里我再强调一遍:这些只是对给这个小说做分类的人的吐槽,和小说或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请诸位看官不要激动。如果是知乎给划分的,那是知乎的问题,如果是科幻发表媒介给划分的,那就是它们的错。其实我毫不惊讶,我天朝文学界的专业性很有限很有限,比较著名的搞笑案例就是科幻小说被长期划分在儿童文学分类下,好像几年前才改出来,其他方面还没改进的历史顽疾还有多少我就不去探究了,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不老少】
===============
接着我开头的正文说,其实您这小说就只有一个毛病:说话绕弯绕圈,不直率。
比如说碳基联盟这个玩意还得读者反复看上下文去猜它是个什么,第几信元这种设计基本也靠读者去猜,这小说里N多类似的概念都需要读者去猜,就像刘慈欣在《三体》里写歌者那段弄出一大堆什么时间颗粒原始膜这种需要读者去猜的概念,读者:你这是在难为我QQ小冰。
我写长篇小说也会用类似技法,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我在小说前文后文总有些地方会对这些概念进行非常明确的解释,只要读者有耐心看就有定论,不用猜。你这小说里这些个概念,我昨天看了一遍基本是朦胧的,今天又看了一遍还是朦胧,大概能猜到它们是个什么,但是要较真的话我还真说不清。你既然都已经不计字数写了2万多字,掐几个注解解释一下这些概念也不算多费事了吧?刘慈欣写《三体》还注释满地跑呢。
其实《三体》小说里N多问题都出在说话拐弯抹角和信息交代不明确(虽然有一大堆注释还是没大顶用,说到底还是注释不够多,笑),所以三体读者对小说的理解那是千差万别,网上关于三体解读的问题掐架早就成了一锅粥,而且是陈年老粥,都臭了(各边互相打的头破血流,都认为自己是正统理解,刘慈欣自己也收拾不了这个残局了),就因为大刘写《三体》的时候故意玩了点文艺风。
您这只是个中篇小说,我却觉得看下来的累心程度不亚于长篇,而且我今天又重复看了一遍,对于您小说里各个信元里各个势力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摸不到头脑,只是大概猜到好像是怎么怎么回事,信息量也许足够,但是读者哪有那么多美国时间去整理你这个小说的历史大事年表啊(作者您自己有没有整理我都要画个问号,《三体》作者刘慈欣就没整理过完整的历史时间表,三体3的那个年表还和三体1有矛盾,所以《三体》里面年号矛盾错误满天飞,粉丝因为时间问题掐的不亦乐乎)。
反正我写小说,虽然有车轱辘话(不同段落给你复读省得你忘了),但是不绕圈,直来直去说啥就是啥,我的读者最多会说我啰嗦。西方大部分经典科幻也都是这种风格,毕竟你写科幻是让读者驰骋想象而不是猜谜的。
如果我写这篇小说,我只会用很少笔墨去描绘那些读者根本不在乎的古代生活场景,比如你这小说里那几段裸女描写的内容至少在我看来就毫无必要,纯属浪费字数(也许你写那些是为了吸引年轻读者,但我告诉你没卵用的,现在的年轻人黄油之海都游过N个来回了啥没见过)。都说王晋康善写男女在海滩裸奔,但老王写得很艺术,都是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不会这个桃那个桃直接上。
短篇小说应该惜字如金,这是写短篇小说的人的一种自尊和自豪:对短篇小说作者来说,字数越多就显得文字驾驭能力越差,因为短篇的技术含量拼的就是【用最少字数携带最大关键信息量】。不过鉴于您这小说应该是被分错类了(您这应该是属于中篇或者中长篇),所以我也没什么权利苛求您节省字数(毕竟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在字数上都是可以任性的)。
假如我写这篇小说,我会直指各种文字模式对文明生活和历史进程的现实影响(把这个桃那个桃的字数用来多写历史大事,并且让读者看明白这些历史趋势和结局如何受到文字模式的影响),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各种文字形式的利弊,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思考这篇作品的核心【如何对待文字】上去;你这篇小说也有写了一些文字形态对民族和文明结局的影响,但笔墨太少了,和这个桃那个桃相当,所以我觉得你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削弱了小说主题。
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浪费的字数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读者阅读,因为他还没坚持到看完你这段这个桃那个桃,前面你写的他已经忘了,等你这个桃那个桃这段过去,需要他用前面记的东西去理解下文时,读者已经只记得这个桃那个桃了(我这篇答案也有这个病,不信你们可以随便揪一个人来问问,他保证会说看完我这段之后,前面写的全忘了,这就是废话太多的结果)。
无关紧要内容太多其实就是绕车轱辘圈走弯路,增加读者阅读负担。我一般只敢在长篇小说里这么干,我写中篇短篇都是惜字如金,因为写的字数少读者还没耐心看呢。至于本文为啥有这么多复读的车轱辘话,我是为了多弄几句话互相印证来证明我写的是什么意思,免得某些人理解偏了,所以同一个意思我要翻来覆去变着法说,毕竟给有粉丝的作者写这个评论是要承担后果的,起码我得避免你的粉丝找我麻烦。
我要是早知道这篇小说已经发表,我是不会跳这个坑来写什么评论的,昨天我这评论一出就有宋网友出来说【你厉风说话也绕】,言外之意就是【你说话也绕圈你有什么资格说这小说说话绕圈】,我退一步说【小说作者通病】,宋网友马上又反驳我说他自己说话很直白,而且他也是小说作者。我还能怎么接?我只能说【您的境界比我高,我达不到】。
我在网上这么多年,这点意思还是看得懂的,所以我基本不用去查看这位宋网友的其他发言就知道他是你的粉丝,我这一上台就惹来铁粉盯梢呢(话说我也有粉丝,但我的粉丝少有这样的,至少不敢在我面前这么表演,因为我平时看到我的粉丝盯梢别人就给他直接拉黑)。
出于安全起见,我得尽可能多重复来把话说清,昨天就是因为没说清所以出了点问题。所以今天这个修改得答案超级的长而且没用的废话特多。
中间这里原本应该有段技术细节问题讨论,是有关【二维码】的弊端【错识率很高】的,作者同学在回复里提到一些所谓信息学常识,我不想评论,此问题就此打住。你要没有粉丝的话我可以多和你讨论一些技术细节问题,但既然你有粉丝那就算了,我也不想跟你争个谁对谁错,我本来也不是为了争这个来的,你觉得你说得对,那么我承认你说的对。我提到误识率等问题只是想和作者分享一些扩展写作本文的思路,并非为了给小说找毛病,为避免再引起误会,所以这段掐了不播了。
现在说说优点。我说了我挺喜欢这篇小说的,那自然是因为优点很多很重要(优点这部分完全是我原始答案原文,字数不多,因为优点部分不大可能引起粉丝不满,就不需要反复车轱辘话自我印证了)。
虽然优点部分的字数没有前面说缺点的多,但是我相信有头脑的粉丝都能看懂我前面一大堆屁话其实只是提了唯一一条缺点,而这里优点我写了六条(其实每一条下面是有分支的,所以实际上有十多条优点)。如果我写了十多条优点只有一条缺点你们还不满意,我也没办法了(下次编辑我干脆把这个答案清空完事)。
下面上正文,这篇小说的优点如下:
首先这篇小说里提到了很多种历史上出现的文字模型,并且作者能够意识到其中某一些是类似的或者说同种模型,比如说【二维码】和【阴阳爻组成的卦象】(没错,这俩在文字的理念上完全就是殊途同归的)。作者还提到了【读音】的问题,并且意识到【读音】本身也是一种【文字】(只不过它需要展示成波形图时才能明确看成是文字)以及脑波脉冲也是广义文字(作者甚至写到了记忆上传时代【图形文字消亡】的可能性),这都说明作者对于【文字】这个问题思考很深入。如果作者想要续写此文,我认为最好的续写角度是站在比文字更高的语言层面看问题,那么也许你还会看到【计算机语言和人类语言之间的关系】【明文和密文】这些个话题,涵盖的内容远多于【文字】本身(尽管我早写过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内容可写)。
其次这篇小说借用了古代历史和传说人物,把文字发展的想象历史(只算是想象的,因为真正的文字发展史比这要复杂得多)与具有科幻色彩的【未来人类对文字的不同看法导致阵营分化】的假想历史杂糅在一起,虽然让读者费解,但却可以契合很多读者(比如我)的中华文化情结,确实,这样一来让这篇小说有了浓厚的中国味道(如果读者能够耐心啃下来这篇小说就会体会到这种美味,当然前提是能坚持下来的读者肯定是少数,所以我不建议这样写短篇,这种长篇小说只适合写长篇给那些有耐心看长文的读者看),非常适合面向国外读者传播中华文化。
三次,作者设定了男女主角既是爱人,又分别站在【以不同方式对待文字】的两个对立阵营,这种爱恨交织进一步展示了现实中人们对于【该放弃还是保留文字的娱乐性能】的纠结(人们这种纠结也是爱恨交织的)。而【使用阴阳爻组成的卦象(象征二维码)的轩辕战胜使用象形文字的蚩尤】也是在象征【二维码淘汰象形文字】。这些象征都非常精巧。
四次,类似的小把戏还有【丰鼎】与【封顶】的谐音,通过这种谐音将两个不同领域的话题(粮食富足时代【粮食封顶】到来和纪念碑一般的【文字鼎容器】)联系到一起,这从语音角度展示了【文字的一种娱乐性】,这种展示潜移默化毫不生硬水到渠成,这都体现出作者构思的精妙(类似内容案例很多,比如还有【酒】字的意形解读,都展示了文字的艺术性-----不过那一段裸女的描写太多了,横渡无数皇纹之海的我老人家看完未发现什么新意,建议下次还是少写吧)。
五次,作者思考了【记忆上传】后可能出现的【大灾难导致信息崩溃性丢失】,以及未来人类在殖民地使用其他种类的语言文字模型(即小说里所谓的【四渠】,包含视听触嗅四种感官信息的文字!),这些都有极强的科幻色彩,虽然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可行性(虽然我写科幻小说总是先检验可行性之后再考虑是否使用一种科幻设想,但我不建议别人这么做,因为读者并不在乎这些幕后工作)但确实做到了让读者惊艳(没错,面向大众读者的作品,惊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整部小说的最大优点就是【作者没有向读者强行灌输理念】(科幻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展示争论引发独立思考)。举例来说,虽然主人公顾左右(这名字也很合适,这个主角喜欢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有话不直说)主张保留文字的艺术娱乐功能,但作者并没有要求读者必须接受这种理念,作者也展示了女主任七巧(其实只能算头号女配)主张的文字精简化的现实意义,这就是给读者展示了争议双方的理由和根据,最终孰是孰非交给读者自己思考,这就可以算是【科幻精神的典范】了。
在我天朝人人浮躁的当今,能有人用心写出这样一篇好文,实属难得,理当广为推荐。
原文到上面为止了,这里我加一点废话:
因为我只读了两遍这篇小说,而且还是有很多内容感到朦胧,作者昨天就说我有很多理解有误,我相信今天又看了一遍之后应该还是有误(因为我觉得重新看了一遍和昨天的理解没啥变化),既然作者说我理解有误那就以作者为准(毕竟小说是作者写的,他最了解自己写了什么)。
如果我上面提到的诸多优点存在对小说的错误理解,请诸位看官海涵。
最后我还是想说:《人的第一道》是篇充满热诚的优秀作品,希望作者崔剑亭同学能够把这份热诚坚持下去,也许你将来可以写出超越《三体》的作品,撑起天朝科幻新的一片天空。
言止于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