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章《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一、历史认识及启示(初三历史组)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精品文章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精品文章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精品文章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精品文章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起步(1840-1895)19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5、进行改造(1953---1956)。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精品文章(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
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 3、1978 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 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 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 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 成;理论根源是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 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 放在经济建设上。 精品文章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 xx 主义 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 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 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起步(1840-1895) 19 世纪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一 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一是辛亥 革命推翻了帝制,“实业救国”成为与民主共和并存的两大进步社会 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板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后者是主要原因。 4、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推动 下缓慢、艰难地向前发展。 5、进行改造(1953---1956)。到 1956 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精品文章 1、1953—1956(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 设人才。成就表现: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 地形成,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合理布局。 2、1956—1966(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 靠“洋油”的时代;新兴工业,如电子、航天、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但急于求成,期间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给工业建 设造成了不必要的灾难。 3、1978 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成就。乡镇企业迅 猛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革 新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我国正稳步迈 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4、工业化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党的正确领导;科技人员的创新;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等。 5、出现挫折的原因及其教训 建国后工业化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且急于求 成;理论根源是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 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 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 xx 主义 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 精品文章 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 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篇: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探索 一、课标解读: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 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 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 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 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 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精品文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 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 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强的侵略,请你列举一下列强进行的大规模 的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条约。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