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可以看到,当一个文明从低阶迈向更高阶时,这个进入高阶的文明则会对其他低阶文明进行降维打击,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对于低阶文明来说,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追赶,提升维度。如果无法实现追赶,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被淘汰出局。丛林法则并不仅仅适用于个体,同时,也适用于由个体组成的各种组织。
就近代历史来说,当欧洲西方国家开始迈向工业文明,也就开启了对其他国家的降维打击。从全球的被殖民地区变化这个视角来看各国的实力变化及原因,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
第一轮殖民先驱分别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它们第一次完成开辟远洋航线、远洋掠夺及远洋贸易,打开了人们对地理认知,突破了之前的种种限制,同时,提出了基于海洋的国际规则和贸易规则。历史的进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向前推进的,第一轮殖民是在工业文明到来的前夕,它为工业文明的到来提供基础。
1)葡萄牙、西班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先后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非洲,跨过印度洋到达非洲以东、南亚次大陆印度以及跨过马六甲进入中国南海、菲律宾。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原有的陆路逐渐萧条下来,但是,全球各区域却更好地连接在了一起,有了大市场的基础。
葡萄牙、西班牙海外殖民地西班牙主要集中在美洲,而葡萄牙则分散在非洲、亚洲海上贸易据点上。它们走的是两种掠夺模式。西班牙仍是陆地模式,占领陆地以后开始掠夺资源运回本国;葡萄牙则是贸易模式,占据海上贸易要塞进行国际贸易从中获取利润。
荷兰海外殖民地
2)荷兰的海外殖民也采用占据海上贸易要塞,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来控制南北、北美、非洲、亚洲的海上贸易据点,这些据点作为远洋航行的重要补给站,很好地实现远距离跨大洋进行国际贸易。在葡萄牙的模式上发展出,以公司来进行殖民贸易。这个背后是新的殖民模式。
早期的殖民时代,存在两种模式。虽然殖民的范围已经遍及全球,但是,殖民统治者的殖民模式还是资源掠夺和贸易,所以殖民的深度并没有深入,无法实际管理被殖民地的社会创造更大的收益。
初登历史舞台的先发工业文明的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攻城略地。模式上结合了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三者的模式,同时对殖民地之间的治理能力有很大提升,比如:大英帝国的大进大出模式(印度种植棉花输入英国加工,制成品从英国输出全球市场等)。
一战前(1913)的世界殖民地图
二战前(1939)的世界殖民地图
一战前、二战前,大英帝国覆盖范围最广、紧跟其后的是法兰西、随后是荷兰(二战中被日本取代)、二战前日本已在远东地区悄悄扩张了。美国从英国殖民到完成独立、南北战争、领土扩张等,也进入工业化。德国在一战中失利后,法西斯主义在内部积蓄力量,为工业化对外殖民再次做准备。而那些非殖民区域,也或多或少被上述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比如: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在国家内部有很多外国租界。
截止到二战前,以全球的殖民势力范围来看,先发工业强国是:英、法,随后跟进的是:德、美、俄(彼得大帝西欧学习)、日(明治维新)。
美苏冷战势力范围
二战结束后,欧洲沦为一片废墟,日本也失去了光环,全球进入以美苏两巨头主导的两极,分别代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所以,二战结束后工业强国是:美、苏。而此后决定其他国家的走向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两巨头所投递的资源,这些资源就是工业建设的最原始积累。
1947年开始,美国持续4年向西欧国家投入131亿美元,用于西欧战后重建。
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马歇尔计划
另一极苏联援助的国家也有很多,主要有:古巴288亿美元、朝鲜约100亿美元、伊拉克120亿美元、印度144亿美元、利比亚4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阿富汗105亿美元、蒙古112亿美元、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越南94亿美元、叙利亚98亿美元、也门53亿美元、莫桑比克20亿美元、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赞比亚10亿美元。
与此同时,在美苏博弈的背景下,日、韩成为了美国通过太平洋插入亚洲大陆的桥头堡,而苏联则极力影响中国与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工业化能力被美苏先后投射到日本、韩国与中国,这样才可以保障前线的作战效率。而1958年中苏交恶,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开始拉拢中国抵抗苏联,于是,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工业化体系进行吸收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工业体系遗产。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在苏联解体后,更是形成了美国单极。马歇尔计划资助的西欧又再次恢复战前水平,仍以英、德、法为第一梯队工业强国,以意大利、荷兰为第二梯队工业强国:意大利、荷兰(从援助的费用来看,援助金额越大发展越好)。东亚,日本在美国援助下,也恢复到战前工业水平;韩国,在美苏主导下从朝鲜半岛独立出来接受美国援助后也逐渐发展为工业强国;中国,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后开始发展工业化,先进入苏联工业体系后进入美国工业体系,逐步成为工业强国。
以势力范围的视角来看世界的格局变化,其实,是从结果来看待这个问题。因此,当今世界的主要工业强国是(排名不分先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分布在新教国家、儒家国家、东正教国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