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近代之大变局

中国近代之大变局

中国近代之大变局全书页数:219页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一.作者简介蒋廷黻(1895年-1965年),是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外交家,也是南开大学校长罗家伦亲聘的历史系主任

全书页数:219页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一.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年-1965年),是著名历史学家、民国外交家,也是南开大学校长罗家伦亲聘的历史系主任,中国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1911年他赴美学习,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担任第一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共同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后聘入清华大学,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以“知外交”闻名于世。1965年,病逝于纽约。

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关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作,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郭廷以称蒋廷黻是近代中国史研究“开山的人”,傅斯年称蒋廷黻是“近代史尚无第二人”,李敖对蒋廷黻赞不绝口。

近代中国探索史_中国近代史的探索总结_近代史探索中国的意义

二.内容简介

蒋廷黻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被称作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仍备受后人垂青,在海峡两岸风行不缀。后附录蒋廷黻三篇经典论文、八篇报刊文章,笔力触及范围更广,大有警醒时人的酣畅之感。

《中国近代史》中用四章分别描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四个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在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中,作者分七节讲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没有在工业革命大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的根本原因。在第二章,作者以《洪秀全与曾国藩》为题讲内忧内患,批评洪秀全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王朝。在曾国藩领导湘军与洪秀全太平军交战的时候,中国又遇到了一次与英法联军的对峙,依然无法战而胜之,只好受尽屈辱后开始一个新的历程,向西方学习。在第三章,作者专讲《自强及其失败》,实际上就是描绘从1860年开始的三十年洋务新政的全景。第四章即最后一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中,用六节篇幅讲述1895年之后至1930年初期的中国政治史。

中国近代史的探索总结_近代中国探索史_近代史探索中国的意义

总论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已经很棒了!

下面是我读过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仅供参考哦!

三.整体感悟

《中国近代史》认为,近代化之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由中国社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至无力与外国竞争这一严酷现实所凸显出来的。中华民族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中国人也具有政治天才,其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然而到了19世纪,中国却明显落到了西方人的后面,并且遇着了空前的难关。"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蒋廷黻的看法是,第一,中国的科学不及人。"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而中国的祖先还在那里作八股文,讲阴阳五行。”第二,中国不是用机器生财打仗。"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械生财打仗,而中国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方人经过文艺复兴以后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和深刻的民族观念,中国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以至国家虽大,人民却一盘散沙,毫无力量。"总而言之,到了19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中国是落伍了。”

由于中国与西方的差别本质上是“中古”与“近代”的差别,自然,中国要改变自身处境,就只有努力消灭这一差别,使中国尽快实现近代化。而实现近代化的重要途径,在蒋廷黻看来,就是接受西方的近代文化,即向西方国家学习。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中国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四.章节感悟

(一)总论

该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蒋廷黻先生正如他在小序中所言,是“对近代史观感的一个初步报告”,没有太多枯燥的考证和史料分析,却是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看待近代史的新观点和新视角。我认为观点比事实更重要,因为事实面向的是过去的历史,观点提供的经验和教训却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命运走向。正如蒋廷黻先生在总论中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中国近代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朝代兴衰变迁,在后人看来,评价所有人和事的标准为是否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是否让中国富强起来。当时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如果思想不能跟上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话,抱残守缺,就会再一次使中国错过了近代化的机遇。

(二)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中共分七节,主要论述19世纪中国面临的外患问题。各节以时间为线索,论述19世纪中国近代开始出现民族危机的历史背景。即英国人曾两次请中国订立邦交,皆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仍处在中古时代,只知道剿夷和抚夷,不知道有外交。在大量入超的背景下,英国人想到能够牟取暴利的鸦片买卖,但中国政府明令禁止,并且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禁烟销烟活动。在外交无果和暴利的驱使下,外夷决定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紧闭的大门,东西开始对打。中古的制度、中古的统治阶级和中古的人民哪敌得过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结果便是落入了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签不平等条约的泥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刺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自尊心和民众的不满,于是剿夷派又抬头奋力抵制外商。外国人在处处受限时,决定再次以武力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再次交锋时,不仅剿夷派彻底崩溃,清政府的统治更是陷入了动摇中。如蒋廷黻先生所说:"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正如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不愿给我们平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古的中国士大夫统治阶级不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不图国家的近代化,使得中国白白失去了发展的黄金二十年,中国社会从上到下都是原来的老样子,就连时人认为英国人制胜的秘诀“船坚炮利”都没有学来。蒋廷黻先生认为原因有三:国人的守旧性;改革冲击士大夫阶级利益;士大夫阶级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不敢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在我看来,最高统治者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许要归因于清议的强大。在当时,敢于提出新看法的人、着手办实事的人都免不了遭到旁观者的刁难和求全责备,办事者往往被描述得一无是处,批评者却也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想法,只知批判,不知建设。在这样的制度下,社会的惯性便很难扭转,任何改革的效率总被相互推诿和党同伐异所阻碍。中国的转型缓慢不是一两个人守旧的结果,而是社会氛围所致,并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三)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二章共四节,主要论述近代的内忧问题。“民族面临双重的难关,一面需接受新的文化,一面又需设法振兴旧的政教”。19世纪,清朝的政治制度已经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统治工具早已腐烂不堪。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种族革命为使命,以宗教革命为依靠,试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然而,农民起义建立新朝必须要经历一个政权化的过程,重要的表现就是承认和尊崇儒家的地位,任用士大夫进入领导集体,从而实现与社会上层合作,完全依靠底层人民夺取政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没有的,而且太平天国的种种措施也没有真正把民众发动起来,最多是借助宗教外衣鼓动和麻痹了下层人民为统治者服务。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士大夫阶级,为了维护旧礼教和清王朝的统治,也为了避免王朝更替所带来的长期内乱,利用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蒋廷黻先生认为,洪秀全起自民间,具有种族革命和宗教革命的精神,也颇具政治家的眼光,实属难得,但由于其自身人格上的诸多缺点和历史现实的不容,他的旧式农民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对于曾国藩,作者的评价颇高,称赞他伟大的眼光在于“革新守旧,同时举行”,既愿意接受部分西洋文化,又试图恢复中国的传统美德,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能够理解的。

对于洪秀全与曾国藩来说,他们心目中远远没有形成近代国家的概念,维护的就是他们旧有的名教体系。由此可见,思想的传播和普及,必须要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改变旧文化、旧制度的生存土壤。当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动,当经济出现新的形态,旧思想也会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保留下来的是适应新社会的传统。只有这样,国家和民族才能向前看,向前进。

(四)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这一章共五节,主要论述中国地主阶级进行洋务运动以图自强。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得了三种教训。一:他们确切认识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法远在我们之上。二:他们发现西洋人愿意把制造军器的秘密及训练军队的方法交给我们是一个自强的机会。三:他们发现西洋人并不是“狼子野心,不守信义”。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也对西洋机械加大了重视程度,开始学习西方器物方面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的最初动机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国防,但是殊不知,国防的近代化牵连甚多,要求军器、技术人才、交通和财政的近代化,这是他们所未预料到的。书中有一段论述十分精辟:"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甲午中日一战,由自强领袖们探索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救国方案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何故?因为我们的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洋务运动于国防仅在交通、教育和经济上实现了低级的近代化,并未触及政治和国民性的近代化,中古腐败的政治制度、中古守旧的士大夫、中古迷信的民众都成为洋务运动继续推进的阻碍,这种不彻底性是无法成功的。

(五)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四章共七节,主要论述洋务运动后的三个救国方案。在蒋廷黻先生看来,康梁的维新变法运动推行新政中最要紧的两件事是废除八股、提倡实学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余官职和衙门。理论上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原因在于打破了众多读书人和官员的饭碗,给自己树立了这么多的敌人,也没有足够的朋友和同路人,新政和变法本来就广受非议,一上来就要触犯既得利益群体,更没有让他们看到改革的益处,怎么能推行下去呢?纵观古今中外的改革,成功的改革之前必然决出了权力斗争的胜负,失败的改革原因有很多,但是改革者权力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戊戌变法更多是维新党人“空降”进入朝廷,根基和资历都太浅,准备不够充分。

其次,"拳匪运动”(即义和团运动),他们是反西洋化反现代化,逆历史潮流的必然会失败。

孙中山的民族革命(即三民主义及其建国方略),是唯一正确的民族复兴的路径。蒋廷黻先生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强调了训政的重要性,提出民国以来的困难就在于国人不明了三民主义,不接受训政。孙中山先生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全面彻底地近代化,并利用近代化的民族主义去争取胜利。

五.总结感受

品读过这本著作后,书中的观点无不令我拍案叫绝之精妙,字里行间的分量让我看到一个顶尖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内忧外患中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前景的担当。将中国近代化历程放置于国际环境之中,蒋廷黻先生作为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和史学家,其论述近代史的视角是从国内、国际共同出发,具有较为全面的视野。

此外,整篇文章反映了蒋廷黻先生“以史经世”的思想,对治乱兴衰作出价值判断而为当世社会寻求历史借鉴,寻求一种民族自救的途径;表达了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强烈愿望,并为此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中国在内忧外患面前,必须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改革内政,奋发图强,走上近代化的正确道路!

相信大家看过我的介绍与感受后,对这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其中深层次的意义还需要你去体会,我就不过多赘述喽! (全文5000余字,能读到结尾的伙伴们,我要给你们点个赞,真棒嘞,嘻嘻!)

上一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一篇: 发现身边的本草,感受本草的人文内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