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壹哥
出品 | 壹条电影
其实,想做这个事情很久了。原因总结起来有两个:
一个是,这两年总有一个感觉,影评文章越写越复杂,没有点拔高引申上价值,好像就羞于拿出手了。
但实际上,它所承载的大部分功能,无非就是给观众以提醒,一部新片,是值得看,还是不值得看。
二一个是,我一直希望,关注我们的你们,也能参与到新片的点评中来。
所以,从这周开始,我们会在每周六推出一期【新片点评团】,从当周公映的新片中选出一部,分别给出我自己,和粉丝朋友的打分点评。
点评的形式,我仔细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回归最纯粹也最原始的影评模式,即:
从故事、表演和娱乐性三个维度,来完成对一部新片的评论。
(嗯,如果你是《观影风向标》那个老节目的粉丝,你会熟悉这个形式的。)
所以,废话不多说,第一期的新片,我最后选了这部热度看似不高的《星际探索》。
它或许不是很多人的本周首选,但在我们的电影市场,这的确是一部很特别的院线新片。
用它给这个栏目打头阵,挺合适。
壹哥点评
故事:5分
要说在前面的是:
这不是一部以故事取胜的电影。
所以,千万别被官方宣传坑爹的故事简介给骗了,“这是一场横跨地球、月球、火星、海王星,穿越整个太阳系的硬核冒险,一路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罗伊直面爆炸、陨石、月球飙车枪战、神秘生物等意想不到的考验,还找回了失联20年的父亲!”
如果你是冲着上面这一大段“没有实质错误但其实跑题千里”的简介来的,200%会失望的。
它的故事,其实一句话就说完了:
在近未来,地球面临危机,一个航天工程师被派往外太空寻找解救之法,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找到在宇宙中失踪的航天英雄父亲,完成与自己的和解。
前面看起来很类型片没错,但这个故事的重心,在最后的“与自己和解”。
所以,不如我这么说吧,《星际探索》其实都不算是一部正儿八经的科幻电影。
它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作者电影。
如果真按科幻电影的标准,故事这一part我的打分或许还要再减1分。
因为它不仅设定老套无趣,细节上还充斥着各种bug。
随便举两个:
围绕故事的大前提——即影响地球生存的所谓反物质反应——的一系列展开叙事,都是缺乏科学基础的,这也让后面“拯救地球”的行为变得毫无逻辑。
而一些小细节,诸如从火星飞到海王星只需要79天,决心继续探索的父亲如何制造食物维持生命,航天器设计缺乏现实性与想象力,人在太空中的动作逻辑完全失真等等,也都经不起细琢磨。
但如果按作者电影看,《星际探索》同样问题不少。这里就必须提及一点:
在17年导演詹姆斯·格雷完成电影的拍摄后,因为太过晦涩,生怕无法回本的福斯在18年又进行了大规模补拍。
所以,这大概也能解释故事为何有这么强烈的拼凑感和割裂感了。
前半段的月球飞车、遇到变异太空狒狒,包括拯救地球这个大概念,还有贯穿全片的皮特旁白,应该都是后来硬加进去的所谓“商业元素”。
投资人的干涉,使得《星际探索》既不是一部完整的属于詹姆斯·格雷的作者电影,也不是一部优质的商业类型片。
最后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个四六不靠的尴尬产物。
总之,单说故事这一part,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及格的。
表演:7分
这部电影的表演其实没有太多可聊的。
我就简单说说自己的观感吧。
首先,我一点也不反感皮特的颜。
但给他这么多大特写,虽说有商业考量能理解,但看多了,也真是有点腻。
不过客观说,作为电影中唯一的主角,皮特的表演是没有问题的。
《星际探索》的一条主线是父子,但整体气质是克制的,加上格雷向来喜欢用宏大视角表现个体,皮特这个角色始终以单纯而真挚的形象示人,也没有什么夸张抓马的情节。
说白了,格雷的电影出不来多么惊艳的表演,但也不会差到哪去。
反正,如果你冲着皮特而去,我想是不会失望的。
娱乐性:7.5分
依然,这一part打多少分的前提,还是和你的预期有关:
是来看一部皮特主演的科幻大片,还是来看一部詹姆斯·格雷的作者电影。
应该这么说,虽然作者性被外力严重破坏,虽然整体质量不及格雷上一部《迷失Z城》,虽然用这么大的格局只讲了一个“用爱发电”的主题实在有点可惜,虽然格雷作品的表达总是逃不脱《现代启示录》的影子。
虽然有这么多虽然,但我还是得说:
格雷就是有让我沉迷在他影像中的魅力。
他的格调和节奏感,那些宏大叙事中的迷离、无垠与孤寂,是如今被主流商业片垄断下难得一见的银幕享受。
其他我就不赘述了,下面看看来自粉丝们的点评吧。
壹哥综合评分:6.5分
粉丝点评
参评粉丝构成比例如下:
同样,昨晚看片的粉丝们,也会从以上三个维度来聊他们最直观的感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