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如何评价中国历史研究院2022年08月24日公开在公共平台发表《明清时期“闭关锁

如何评价中国历史研究院2022年08月24日公开在公共平台发表《明清时期“闭关锁

如何评价中国历史研究院2022年08月24日公开在公共平台发表《明清时期“闭关锁闭关锁国,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无论那种说法,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过,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论文算不得是“新探”。无论是认为有闭关锁国,还是没有闭关锁国,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能都对

闭关锁国,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无论那种说法,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过,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论文算不得是“新探”。无论是认为有闭关锁国,还是没有闭关锁国,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对。

说法一: 明清没有闭关锁国

要说明清没有闭关锁国,这似乎与大明时期的“寸版不得入海,存货不得入番”,以及清朝早期的迁海令说不通。

如果说清朝严厉的海禁政策,只是在其最初的20年实施,之后变成康、雍、乾隆早期的四口通商,以及乾隆中后期的一口通商,那么大明时期的海禁可是严严实实。

从大明早期的寸板不得入海到隆庆开海,其时间跨度长达200年。哪怕就是隆庆开海,全国那么大的地方,大明也仅仅只是开放了福建海澄县的一个小港口——月港,其目的也不过是“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也就是说,连大明官员也都认为是为了更好地禁海。到万历天启年间,由于殖民者沿海骚扰,月港又在开和关之间反反复复。

对于外来的东西,也突显了大明的排斥。到过大明的利玛窦说:

“中国(明朝)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做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如果他们偶尔在他们的著述中有提到外国人的地方,他们也会把他们当做好像不容置疑地和森林与原野里的野兽差不多。”

“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这种极度自大和排斥是很容易走向反面的。或许这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如此地顽固守旧。”

“甚至他们表示外国人这个词的书面语汇也利用于野兽的一样,他们难得给外国人一个比他们加之于野兽的更尊贵的名称。 人们简直难以置信。他们对于派来向皇上致敬或纳贡或办理别项事务的邻国使节或使臣怀着多么大的疑惧了。 ”

“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

“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而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说法二: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

要说明清时期,真的实行闭关锁国,那么同样也是有问题的。明清统治者实行了海禁政策,哪怕就是再严,那也只是禁民间,明朝和清朝对于海外的官方朝贡往来,一直都没有停止,甚至大明时期还有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

对外,明清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闭关,但又不是完全闭关,否则就没法解释,明清时期(不含鸦片战争之后的时期)有大量外国人来华,比如明朝的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大明灭亡后,清朝早中期同样有庞大的洋人来华,比如戴进贤、刘松龄、傅作霖、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 蒋友仁,徐日升,庞嘉宾,纪理安,闵明我,高慎思,索德超,毕学源等等。

这些洋人来华,不仅仅是传教,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成果,比如:

大明时期,利玛窦的《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实用算术概论》《同文算指前/通/别编》等,还有崇祯时期编纂的《崇祯历书》就包括了西方诸多天文历法只是,此外还邀请汤若望造炮。

船的研究历史_历史航船_船舶的历史书籍

而清朝早中期关于西方科技的著作,同样很多,包括《三角算法》《算学会通正集》《比例四线新表》《晓庵新法》《数理精蕴》等等,此外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康熙时期聘请洋人与国内地理学家一起,绘制的这张《皇舆全图》。在一个没有卫星测绘的年代,能画的如此精准,当时的技术不得不令人赞叹:

船的研究历史_船舶的历史书籍_历史航船

此外,明-清朝早中期,故宫博物馆还保存了大量的地球仪。

而在对外贸易上,尽管有海禁,但是官方朝贡贸易、民间走私贸易、以及官方允许的部分民间贸易,都大量存在,而且规模庞大。明朝-清朝早期中期,存在大量白银流入,也是对外贸易兴旺的一个重要证据。

船舶的历史书籍_船的研究历史_历史航船

船的研究历史_历史航船_船舶的历史书籍

关于闭关锁国

对于西方人定义的闭关锁国,建国初,学界一般都是实行全盘接受,不过近年也有不少学者对比同期中西方海禁政策,其实欧洲人更加严格,明显带有双重标准!因此,充满争议:

英国在 17 世纪以后曾连续制订和实行排他性的《航海条例》 , 禁止外国商人染指英 国本土以及其殖民地的运输业和商业。

而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 , 仍然存在着排他性的对外贸易政 策。譬如 ,1785 年英国与爱尔兰之间所草拟的通商条约 , 原是为两国工业品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互惠 特遇而订 , 就因为遭到英国制造商公会的反对而被抛弃 ② 。

据英国下议院东方贸易情况调查小组在 1830 年的调查 , “绝大多数在广州住过的作证人都一致声称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好做””

当然,区别就是,尽管欧洲对外来船只禁的更严,但却鼓励本国私人船只出去殖民!

然而,明清对于民船出海管制的更严,从这点上说,的确是属于闭关锁国的!

这就是为何今天国家要吸取教训,不但要“引进来”,还要鼓励“走出去”。

此外,闭关锁国不仅仅是针对民间贸易,还跟海防有关,比如明朝时期的日倭,海盗非常猖獗。

到了清朝,倭寇海盗少了,但是欧洲人在华的暴力则大为增加。

因此,并不能简单地将闭关锁国归于“盲目自大”:

《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非闭关性”》:就连一些不带偏见的欧洲人也有所认识,“外国商人自己的残暴 行为应视为他们被享以闭门羹的主 要原因。贪婪、不法、讲暴力, 这样一些品质,乃是中国人对外国 人的初次相识中所估量的主要特 征”。

18 世纪末来华的马嘎尔尼使团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迄今为 止,在广州发生的英国人的不正当行为,这事必须承认,是不利到一种程度——英国人可能因此而被认为是欧洲人中间最恶劣的人。”面对外国势力的不法侵略行为而采取种种限制加以规范,这是任何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进行的合理自卫。无法设想,会有哪 一个主权国家可以允许外来势力在自己的国土上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而熟视无睹。

总之,大约一直到16世纪前,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但是进入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后西方。明清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因素,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而是自大唐灭亡以后,中国古代内部似乎更习惯于内卷,窝里斗,无论哪个朝代建立,都比较趋于内敛,不像西方殖民者那样在世界疯狂扩张和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再加中国传统科学里面并不存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土壤,从一开始,科学发展的方向就出现问题了,哪怕就是自己发明的火药,解释其原理,依旧是采用阴阳五行的玄学——“硝性至阴,硫性至阳”,跟研究微观元素的现代科学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

上一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简介
下一篇: 我的世界探索地图时 为什么别人总能有所发现,而自己却一无所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