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1-11-18修回日期:2011-12-30作者简介:谢黎(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报理论与方法;邓勇(1966-),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科情报研究、信息咨询;张苏闽(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比较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引文分析作为评价科学成果的工具已有长足的历史,对论文的引文分析在业内也被广泛接受,其方法逐渐应用到专利文献,但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在动机上有很大的不同。从出版物性质、引用主体、引用目的、引用功能四个方面探讨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动机的异同,为探讨二者反映知识关联,用作科技成果评价工具的有效性打下基关键词论文引用专利引用引用行为引用动机中国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2-1965(2012)04-0019-03ComparativeStudyPatentCitationXIELiDENGYong1,2ZHANGSumin1,2ChengduBranchNationalScienceLibrary,CAS,Chengdu610041;GraduateUniversityChineseAcademyScience,Beijing100190)AbstractCitationanalysishaslongbeenusedscientificresults,thepapercitationanalysishasbeenwidelyac-ceptedincreasinglyappliedpatentcitationdiffersfrompapercitationpapertriesdifferencesthroughfouraspects:thenaturepublications,theciter,thepurposecita-tion,sodosomefundamentalresearchknowledgetransferreflectedva-liditycitationanalysisscientificresults.Keyworldspapercitationpatentcitationcitationbehaviorcitationmotivation引文分析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873年美国出版“谢泼德引文”供律师和法律学家查阅法律判例以来,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其中很多人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17年,ColeEales利用1550-1850年间的数据,追踪比较解剖学的历史,开启了利用科研产出统计来衡量该领域活跃程度的先河。1927年,GrossNarin创造性地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到专利领域,开辟了专利计量这一新领域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出版物性质、引用主体、引用目的、引用功能四个方面讨论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在动机方面的异同,以揭示二者在反映知识关联方面的差异,为探讨其用作科技成果评价工具的有效性打下基础。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专利计量产生后,不少学者对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的异同,论文引用分析的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移植到专利引用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Narin认为,文献分布与专利分布在国家生产力、发明者生产力、参考周期、引文影响力和引文偏好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Meyer则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专利与论文的关系,清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方能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可将文献计量的方法和解释框架移植到专利计量。台湾的SHYH-JENWANG探讨了除引用分析外,其他评价专利的方法。此外,通过研究论文与专利文献之间的互引问题,揭示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不在少数。WolfgangGlfnzel讨论了文献中的专利引用。
DaningHu研究了纳米技术领域专利对文献的引用。Meyer也以纳米技术领域为例,研第31INTELLIGENCEVol.31Apr.2012究了专利引用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被专利引用的论文被其他论文引用的可能性更高,引用了专利的论文各方面文献计量指标表现都明显好于没有技术关联的论文。论文引用动机与专利引用动机国外不少学者对引文动机展开了研究,Weinstock列举了引用科研论文的15个“严肃地”和“轻率地”原因。类似地,Garfield提出了15个更易于接受的引用动机。MacRoberts则认为Weinstock列举的15个引用原因不能恰当地反映引用的现实情况,以批判性的眼光提出了几个引文分析方面的问题,包括引用错位、引用偏见、引用类型、引用率变化。Kostoff辩证地总结了论文引用与错误引用。此外,2009年国内学者马凤和武夷山以中国期刊研究界和情报学界为例,对论文引用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论文引用动机分为粗略地引用、详细积极地引用、详细消极地引用、详细中立地引用及基于社会因素的引用。其中将参考文献作为本人论文论据这类详细积极地引用最为普遍,“对学科开拓者表示尊重”、“对参考文献给予肯定”或“将参考文献作为背景材料”等粗略地引用也不在少数。
“对本文的文章予以更正”或“指出参考文献中的不足”等详细消极地引用相对较少论文引用可以被看作是学术成就蓝图上固定的足迹。Becher将之喻为对可重用知识的征税。作为引用的两个应用范畴,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不可避免的具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例如Weinstock所列的15论文引用动机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专利引用。同时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在频次分布、学科领域分布和语种分布上都具有相似性。但是,期刊论文和专利又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出版形式,二者在引用主体、引用目的、引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过度地强调二者的本质共同点势必对各自的应用带来局限。李睿对中国科学院15个研究领域的30位发明人的他引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主要集中于三种观点———“批判已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表明使用方法、仪器等的关联性”、“表达技术的继承性并对前人表示敬[10]。这与论文引用动机就存在显著的不同。出版物性质期刊论文是用于学术交流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期刊论文的引用行为是后人对前人知识、经验、教训的学习、利用、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积累的过程。它更多的是学术个体交流的产物,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活动倾向,是一个“具有公共面孔的个体性活动”[11]。
而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享有一定地域和时间限制独占性权利的创新技术成果。专利引用是专利法律形态和社会形态高度调和的结果,专利系统本身决定着什么样的发明具有可专利性,以及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也就是说,专利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引用受到专利部门的组织结构、专利的法律内容以及不同国家的专利实践的影响期刊论文与专利性质上的差异还表现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上。科学论文体现基础研究水平,发明专利体现技术创新水平,论文和专利分别体现科学与技术 这一观点已为业界广泛认可 [12] 。期刊论文与专利文 献间的关联关系也已成为从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 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科学技术知识关联的途径之一 而科学与技术在追求目标、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最终结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论文与 专利的差异,前者以“求真”为目的,通过回答“是什 么、为什么”产生共有性、无功利性的科学;而后者以 “求善”为目的,通过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提供垄断 性、私利性的技术 [13] 引用主体期刊论文的引用主体只有一类人, 那就是作者,而专利文献的引用却存在诸多主体——— 专利发明人、法律专家、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审查人 [14] 期刊论文中,作者全权负责把握引文选取尺度,并决定引文取舍。
而在专利中,会有不同的主体出于不同目 的施引:专利发明人及其法律专家引用必要的先在专 利或论文说明研究背景,专利审查人引用既有研究或 其他成果来判定申请专利的可专利性,并控制权力要 求的范围。 其次,不同的引用主体对研究成果———论文或专 利的了解程度不同。科学工作者通常对论文涉及的主 题有大量的了解,而发明者往往只了解其申请保护的 特定方面,审查者作为第三方主体,对专利的了解更侧 重于与前研究的关系,是重复研究还是创新研究,而不 关注内容本身。此外,专利申请书通常不是由科学家 本人来撰写,而是由专门的专利代理人代笔,专利代理 人在理解科学家的本意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误差, 这对专利行文中的引用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施引者与被引者之间,以及各引用主体之间 的利益牵扯也各不相同。科学论文的引用者和被引用 者之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引用反而能达到双赢的效 果。引用者学习到了知识,并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了佐 证,被引用者没有任何知识上的损失,同时还收获了声 誉。而专利的引用与被引用很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 分割,蛋糕就那么大,一个企业所获得的必然是另一企 业所失去的。同时,专利申请人与专利审核人的引用 还是一个对立的过程,专利申请人通过引用来证明申 请符合专利的“三性”要求,而审核人员通过引用相关研究成果试图拒绝授权专利或者限制专利权利要求范 围;专利申请人会尽可能隐藏对专利的可专利性造成 威胁的资料,而审核人员力图遍寻所以相关资料充分 论证专利的可专利性。
引用目的科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科学 的最终目标是要得到一个关于自然界的逻辑上前后一 致的摹写,科学论文的引用就是其中贯串始末的线索, 科学引文的实质是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由于学 术个体交流和科学累积发展的需要,科学论文的引用 是以实现知识共享、互通有无为前提的。专利旨在通 过获得独占性权利,享有垄断带来的竞争优势 然专利法要求专利“完全披露”,但先在专利总是在满足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隐藏关键技术,不愿为 后在专利所学习。后在专利也由于法律的要求不可以 建立在已有专利的“显而易见”的教导和启示之上。 所以,专利的引用是服务于竞争这个大前提的。 可见,论文引用与专利引用源于两个截然不同的 出发点:共享和竞争。这构成了二者在引用动机上的 根本差别:基于知识共享的需要,作者会尽可能多地引 用相关方面的文献,理由也更为广泛;而出于竞争的需 要,专利发明者或申请者除了法律规定及推陈出新的 需要,会尽可能少地引用其他专利 [15] 引用功能论文引用的功能,从科学的角度来 说,是知识继承和发展的需要;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可以 为读者提供相关文献的获取途径;从作者的角度讲包 括前文所述的向前人致敬、提供背景知识、为自己的论 点提供佐证等等功能。此处主要从发明人和审查人的 角度来分析专利引用的功能。 对于发明人而言,其引用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通过引用说明技术的继承性与关联性 [10] 必要的研究背景说明。美国专利法要求专利发明人必须引用相同主题的已有技术以说明技术发展水平,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