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概述一、历史研究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历史根据《辞海》解释,历史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它强调以时间为顺序人类所发生的事。历史研究简单说来,历史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具体指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是考察事物发展过程,探究发展过中某些有规律现象,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历史研究法。如,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外国教育发展状况都可以运用历史研究法研究。教育科学中的历史研究马云鹏认为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客观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左瑞勇认为,教育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指的是通过收集教育现象发1 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2008.05.2 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认识教育历史事实、探索教育发展规律、预测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一种研究方法。
3说到历史研究,人们往往易于文献研究相混淆,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两种研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研究有各自的目的。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历史事实和揭示历史真相。而文献研究主要目的是查看他人在某些领域已经提出了哪些观点,已经出现了哪些进展。(二)特点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历史资料通常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也称原始资料,是对要研究的事件或经历的首次描述.作者以第一见证人(真接目击者)的身份出现,如学校的规划、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学生情况登记表、活动录像,教师的教学计划、工作小结,学生的作业、成绩册、试卷,研究者的手稿、首次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第二手资料是对要研究的事件或经历至少加工处理一次以上的资料。作者以间接见证人的身份出现,是对第一手资料的加工整理,如摘录、综述、述评、书评介绍、心得体会等。第一手资料是最接近事实的资料,并且能比较具体地反映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因而最具说服力。重鉴别历史研究中对材料的鉴别是开展有效研究,达到预期目标的前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提。历史研究中常采用资料的形式评价和内容评价作为确定文献资料效度和信度的工具。
形式评价文献的效度,指文献在哪里产生,什么时候产生,由谁记录的。内容评价要确立文献资料的意义和可信程度。一般说,形式评价先于内容评价,即材料的真实性尚未确认时,考虑内容的可用性是无意义的。重解释历史研究的核心是解释过去,其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分析、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意义。解释既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又是研究所要获得的结果。重历史性4历史研究法的历史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主要研究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其次在研究过程上,历史研究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过程,从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研究。以逻辑分折方法为主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历史上某一教育现象的再现和分析,进而抽象出一定规律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二、历史研究的优缺点刘向岫认为历史研究具有独特的优缺点: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刘向岫(xiu).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优点:研究者可以选择不能亲自接触研究对象的课题进行研究,这就避免了来自研究者的主观干扰,因此被称为非介入性研究。历史法适合于进行纵向研究分析,适合于研究整个历史时期或很长一段时期的现象,其研究的目的往往是探索—种趋势。
历史法的研究有抽样容量大,费用低等优点。如果搜集的材料可靠,其结论就会较为深刻和全面。缺点:(1)许多文献历史资料往往带有倾向性,偏见。(2)保存下来的文献历史资料,往往也不很完整。凡是保存下来的文献历史资料,多数已经过某种选择。从文献史料中所搜集的材料如果需要重新鉴别,困难是很大的, 可能需要很多的时间,还不一定解决问题。三、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基本程序6确定研究问题历史法中的研究问题可以是研究假设的陈述或是对研究目的的 陈述。历史法中的假设并非十分明确,通常是对研究问题的性质、特征、环境的影响、相互关系、可能的原因等作出推测和描述。选择问题时要考虑到一下几点:1.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前沿问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题、疑难问题、“空白”问题)。2.研究问题的应用价值(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启示)。3.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大小、难度)。收集和鉴别原始材料历史研究的基本淮则是,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收集资料不仅要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还应注意收集背景性和旁证性的资料。收集资料应充分全面,不仅要收集相同观点的资料,还应注意收集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任务基本完成后,接下来进入对文献资料的考证鉴别阶段。历史法中对资料的考证分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两类。外部考证是对文献本身真伪作出鉴别,涉及文献的真实性。如对版本真伪进行考证,可以从该书的编排体例与同时代的同类出版物比较,看是否相符;也可看书中内容是否反映成书年代的事实。内部考证是对文献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的鉴别,涉及文献的可靠性。常用的考证形式有:文字性文献的相互印证;实物与文字性文献的互证;文献内容与当时历史背景、史实的对照、比较等。综合分析解释文献中的信息综合分析文献中的信息就是对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理性的 思维加工,形成对事实本身的科学认识。对史料的理性加工形式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常用的方法有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将这些分析后的历史材料,组织成为论文或专著历史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得出研究结论。运用概念诠释历史信息,探讨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对历史资料和证据进行概括;最后以读者理解的方式完成历史研究论文。(二)注意事项7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系我们当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研究缺少针对性和现实感,从而使一些研究成果带给人一种重复已知的陈旧 感。
为此,我们应该透过对历史的研究,揭示教育科学中最富生命力的深层结构,以此为基础,真正使古今统—起来,做到古为今用。史与论的关系学者们对这两者的关系至今还未很好解决。一些人认为只要把史料考订准确,史料收集丰富,就能理所当然地得出研究结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还有一些人缺乏事实资料的依据,主观臆断地概括出一些结论,这更是错误的。史与论关系必须贯穿历史研究的全过程,任何历史史料的收集,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时理论也会在史料收集、整理、分析,形成一定结论中获得新发展。解释是历史研究过程的核心,研究者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解 释、评价史料,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不要赋予过去的术语以现代含义或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意义。结论应在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之后产生,而不是在它之前。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裁剪史料,不要断章取义地解释史料。左瑞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操作·应用 [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05.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继承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在选择、批判基础上的继承,这种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可以说,批判、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批判继承的目的,两者密切相关,切不可分裂。五、案例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