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是一种新型高考作文试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从科考至高考考场作文试题的发展历程,详尽陈述了这种题型的由来,深入揭示了它的含义与实质,并全面阐述了它的静态要素与动态特征,对这种高考作文新命题形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破解,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生全方位认知把握该种题型。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题型;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及其由来
2015年开始,高考作文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人称“任务驱动型作文”。当年全国卷Ⅰ中的作文试题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据高考语文命题组的张开同志介绍,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命制高考作文试题。该题的“任务”就是,让考生给材料中提到的小陈、老陈、交警、媒体受众、参与讨论的网友、全国的司机们、全国司机的家属们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看法或建议。这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实质就是让考生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之下来作文。也就是说,让学生带着任务来作文,这便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到底如何看待这种新的作文命题形态?它又为何在此时被推出来?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好还是先从我国作文考试命题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进行一番审视。
我国的作文考试,肇始于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笔试试卷,一般由“贴经”“墨义”“策问”等题型组成。其中,“贴经”相当于今天的“默写”或者“填空”,主要用来测试考生对《四书五经》原文的熟悉程度;“墨义”相当于今天的“文言文翻译”或者“文言文注释”;“策问”,也叫做“策论”,则相当于今天的“作文”,也可看作最早的作文试题。它的命题方式,一般是提供一段引自《四书五经》的原文素材,然后要求考生依据素材,结合时政,阐发议论,发表见解,并提出对策。从文体上说,“策问”要求写作的一般都是议论文,或者叫作政论文。
从形态上看,“策问”试题跟今天的“材料作文”题是大体一致的。隋唐之时,“策问”试题只提供素材与写作要求,不提供作文标题,相当于今天的“自拟标题材料作文”;宋元之时,发展到既提供素材与写作要求也提供作文标题,就成了今天的“供材料命题作文”;明清之时,更发展到不仅提供素材与写作要求,也提供作文标题,还提供文章的结构模式,要求严格按照八股文的形态来作文。当然,这也让科举考试慢慢走进了死胡同。
民国伊始,“策问”题型随同科举考试一并废止。在三民主义的感召之下,各大学自主招生命题,一种新型作文试题应运而生,就是“命题作文”题。内容上,它不再与《四书五经》发生关联,也无需提供其他素材,只需要提供一个作文标题并同时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就行了。例如西南联大1943年的招生试题就是《谈谈中学时代的国文学习》。这种“命题作文”题,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时,各省份的自主招生命题也大多是这种“命题作文”题。
1978年招生时改由全国统一命题,当年的作文试题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此,连续五年,我国的高考作文题型呈现出了每年一变的探索发展局面。1979年的是“改写”题型,要求将《第二次握手》改写为《陈伊玲的故事》;1980年的是“写读后感”题型,题目是《读有感》;1981年的是“时文短评”题型,题目是《读》;1982年的是“供材料命题作文”题型,材料是《岳阳楼记》选段,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的是“自拟标题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幅漫画《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题目是“写一段关于漫画的说明文字,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当然,概括起来看,这五年的题型又可以统称为“材料作文”题。接下来的五年,材料作文题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999年,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当年的试题是,“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的内容范围,写一篇除诗歌体裁外的任意样式文章”。由于其要求宽泛,而且仅提供了一个话题范畴,限制因素比较少,可以让考生向多角度、多层面充分发挥,跟前几年的题型明显不同,所以,人们给这种题型命了一个新的名字,称其为“话题作文”题。这以后的几年里,话题作文题大行其道。
2003年开始,实施分省命题制度,允许有条件的省份自主招生命题。从2003年到2014年间,各省份的作文试题大多采用的都是“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这两种题型。期间,尽管有所谓“新概念作文”等因素的冲击,导致考生们在文章结构形式与遣词造句风格等方面产生了盲目追赶时尚的风向,但是,“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这两大题型的统治地位一直都是相当稳定的。
2015年开始,命题权上收,又重新开始实施全国统一命题制度。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推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新型作文试题。这便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由来。
从材料作文,到命题作文,再到话题作文,题型在不断变化,探索也从未停步,但是,考生“为了作文而作文”的尴尬现实并未改变,以空对空、假大空套的习惯性写法也未被颠覆,防止猜题押题似乎成了命题者的核心使命。推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让考生在设定的交际情境中作文,带着具体交际任务来写作,像生活中人们写文章那样来应对考场作文,意图就显现出来了。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含义与实质
表面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跟传统的“材料作文”题的试题形式很接近,实际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题,大致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材料,二是写作要求。而“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则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材料,二是写作任务,三是写作要求。即“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比“材料作文”题多了一个“写作任务”。展开来看,上面提到的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中的作文题里,第二自然段就属于“材料”,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便属于“写作要求”,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则属于“写作任务”。“材料作文”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按照要求来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则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带着任务、按照要求来作文。
由此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试图达到的目的就是:在提供材料引发思考并激起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生活中,镇守边关的儿子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买方给卖方致信函要求适当降价购买其产品,学者写论文把自己的研究发现告知世人,记者写新闻报道对某件事情的深入调查,都是实实在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人们有鲜明的交际对象,知道自己是谁,读者又是谁,清楚自己写文章究竟要达到何种目的,明白需要写些什么、又以什么口吻来写才恰当,还懂得怎么措辞才能有效避免引起读者的反感,因而写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文从字顺、像模像样,也足以顺利完成交际的任务。用“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来考试,说穿了,就是希望让考生像人们在生活中写文章那样来写作文。
在长期的摸索中,从呈现形式的角度看,我国的高考作文已经产生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等三大基本题型;而从能力划分的角度看,高考作文则已经产生了阐释型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等两种基本题型。其中,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又可以明确归属于阐释型作文。材料作文则显得比较尴尬,似乎既不能归属于阐释型作文,也难以归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因此,给材料作文题增添一个“任务”,就让其远离了阐释型作文,而演变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
阐释型作文,实质是让考生从试题提供的标题或者话题出发,或者通过展开解释与阐述,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举例论证,表明自己的内心主张,或者通过讲述故事与描写人物,时而借景抒情,时而借事说理,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阐释型作文题的好处是,有利于观点与故事的多向多样多层多元展开,有利于就事论事深入开掘,有利于评分操作提高区分度;弊端则是,给应试者猜题押题提供了便利,也容易导致作文的模式化,还可能助长风花雪月、假大空套的文风。
任务驱动型作文则可以有效避免阐释型作文的这三大弊端。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写作”,最接近生活中的文章写作。作文时,考生有明确的写作任务,有清晰的交际情境,也有明确的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有了明确的交际对象,考生就知道自己是谁、读者又是谁;有了鲜明的交际目的,考生也就知道自己需要说些什么、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这就使得考生没有了预设、宿构与套作的空间,失去了采用模式化、程式化或公式化的套路来作文的机会,自然也就难以产生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文风。因此,改造材料作文题,使其变成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是大势所趋。
回到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本身来看,题中,所有考生的作者身份都是一个名叫“明华”的青年学生;交际对象则可以是:小陈、老陈、交警、全体司机、全体司机的家属、媒体记者、媒体受众或者网友中的任意一个个体或群体;考生写信的交际目的是:围绕女儿小陈向交警举报父亲老陈开车违法打手机这件事以及交警的处置、记者的报道、受众的反映和网友的讨论,选定其中的任意一个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影响对方的想法。需要指出的是,作者选定的交际对象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发表的看法也随之呈现出差异。常言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表什么情,就措什么辞”。于是,这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具有了生活作文的基本特征,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情境作文”。
其实,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的作文题也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可以把它展示出来,与上面提到的全国卷Ⅰ作文题结合起来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题目里,第二自然段属于“作文材料”,第一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中的第三句话属于“写作要求”,第三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则属于“写作任务”。它的实质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按照题目要求,带着思考、权衡与选择的任务,从大李、老王和小刘这三者之中选出一个最具风采的人,并说明自己的选择理由。根据这个题目来写作文时,考生假定的交际对象是谁呢?粗略一看,似乎比较模糊,看不出谁是交际对象。仔细一想,交际对象就是与自己持不同选择主张的任何个人或群体。这篇文章的写作任务就是,考生既要说清楚自己认定谁是最具风采的人及其理由,还要与可能持不同选择主张的人辩论不能认定对方所选择候选人的原因。
其实,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早在1985年就有了雏形。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信,呼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仔细审视,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试题跟本文开头提到的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试题的类似性。此外,198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给陷入高考志愿填写迷茫与苦恼之中的某考生写一封回信”,也跟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差不多。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要素与题型特征
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中的作文题,也都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全国卷Ⅰ中的作文题是: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Ⅱ中的作文题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将它们与2015年的两个题目综合起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的特征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静态地看,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大致包含以下6个要素:
1.有简洁性的试题材料。试题材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作文材料”。像2017年的全国卷Ⅰ作文试题里,第一段叙述性文字,就是这个试题的材料。它是第二段文字发布作文任务和提出写作要求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考生下笔作文时不可或缺的参照物。这样的试题材料,表面上提供的是背景资料或者前提故事,实际上却对具体的话题范畴与写作内容进行了限定,给考生指明了一个大致的思考方向和阐述范围。考生作文时,只能围绕这一作文材料所限定的话题内容来叙说与议论。
2.有思辨性的火热话题。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引申,往往存在着多维多向性与选择取舍性,需要考生仔细甄别材料内容的各个维度,也需要考生在多个维度中选择一个维度来立论,也就免不了要求考生写作时站在自己选定的维度来与选择其他维度观点的人进行辩论。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火热的辩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一辩题各抒己见,慷慨陈词,既坚持己见,也批驳异说,逻辑思辩能力便悄然得到展示。像2015年全国卷Ⅱ的试题,就有这样的特征。试题实际是上要求每一个考生在科学家大李、“大国工匠”老王和民间摄影师小刘三者之中都必须而且只能选定一个来加以支持,并且要求充分阐述自己的支持理由。论述时,考生们自然而然会一边坚持自己的选择一边批驳他人的选择,辩论色彩会在作文中逐渐显现出来。
3.有开放性的多维题旨。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提供的材料与任务,具有开放性特征,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材料,也可以朝多个方向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可从不同角度阐述不同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行。像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对待向交警状告自己父亲的女大学生小陈的做法,考生的观点选择,就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甚至还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皆可成立,因为题旨是开放的、多维的。
4.有鲜明性的意向主张。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明确具体的任务,需要考生作文时明确表明态度、表达主张,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像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材料中提供的12个“中国关键词”都是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特征与时代特点的词语。其中,大部分关键词都是正能量的,能够代表中国的正面形象,像“一带一路”“高铁”“中华美食”等,当然,也有负能量的、负面形象的,像“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试题要求考生代表中国青年向外国来华青年从中任意挑选两到三个关键词来介绍自己的祖国,就是暗示考生可以挑选正、负两方面的代表性关键词来全面的、辩证的、客观的介绍祖国,以便外国来华青年迅速了解中国、全面认识中国、辩证审视中国。考生明确了这样的意向,下笔成文便可得心应手。
5.有参与性的动机激发。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引出的话题与试题发出的任务,均具有激发性和感召力,足以引发考生展开思考、参与辩论的积极性。这一特征,可以使考生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前提下瞬间爆发写作的冲动,产生写作的热情。女儿告父亲,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风采人物?到底该怎样来看待与介绍祖国?到底哪一两句名言最能引发感触?这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话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面对这样的话题,谁都可以插得上话来表明主见,谁都想参与讨论以表达己见。有了如此鲜明主动的写作动机,就可以避免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了。
6.有征服性的读者目标。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每篇文章都有作者设定的读者对象。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征服自己设定的读者。这一点,生活中的成年人动笔写作时都非常清楚。但是,学生,无论是平时作文时,还是考场作文时,又大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把作文老师或者评卷教师当作自己的读者对象。不知道为谁作文,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是写给谁读的,只好“为了作文而作文”,硬着头皮来作文,这一残酷现实正是大批中小学生不敢作文、不会作文、不想作文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够促使考生确认自己的读者对象,究竟是小陈还是老陈,究竟是支持大李的人还是支持小刘的人,究竟是某个来华青年还是一群来华青年。明确了自己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以后,考生的想法就集中在如何打动与征服自己所选定的交际对象这一具体问题上了,文章也在完成这一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像模像样。
动态地看,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又必不可少的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
1.形式上,任务驱动型作文属于情境性写作。它发出的任务指令,足以让考生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与交际对象。考生写作时,就是在跟想象中的交际对象进行对话,也是在按照指令完成征服读者的任务。写作的过程中,围绕材料提供的话题,每一个考生都在跟自己选定的交际对象讨论与争辩,并且试图力压对方、征服对手。处在这种心理情境之中,虽然设定的交际对象并未在场,但在考生的心里,交际对象却不仅活灵活现,而且如在眼前,于是,真实的交际情境在每一个考生的心中就出现了。有了这种情境,他们的写作就跟生活中成年人的写作相接近了,写出来的文章也显得更加真实。
2.内容上,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生活的讨论。它的材料,提出了一个具有选择性和争议性的话题。这个话题,来自于生活,也是人们可能经常讨论的议题。围绕这同一个话题来探讨和阐述,不同的考生可以作出各自的角度选择,发表相应的见解。每一个考生的见解又是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的。于是,围绕同一个话题,可以找到很多的角度,说出许多种见解,写成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这,正是命题者期待的,也是考场作文题可能带来的最佳效果。
3.实质上,任务驱动型作文带有论辩的色彩。围绕材料提供的话题,考生作文时,需要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与态度。然而,这样的话题又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具有鲜明的争议性。参与讨论的考生,作文时,既要表明自己的主张,也要同时反对他人的主张, 既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也要想办法批驳他人的观点。你选大李,她选老王,我却偏偏选小刘,这可以看成是考生的观点;作文时,我就必须先说明自己选小刘的理由,还需要同时说明不选大李和老王的原因,甚至还可以批驳那些选择大李和老王的人的看法。且论且辩,观点越辩越明,态度越辩越清,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功效就可以产生了。
4.形态上,任务驱动型作文追求真实的表达。材料提供的话题,考生是难以预见的。即使是考前遇到过,可能占的便宜也未必大。这就是说,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根本不需要去猜题押题。到了考场上,试题之中已经给考生设定了一个交际任务,创造了一个交际情境,并且,连交际对象也清清楚楚。有了交际任务,写作目的便明确了;有了交际情境,交际心态便清晰了;有了交际对象,遣词造句的语气和口吻也便选定了;而有了这三者,考生便可像生活中的成年人那样来作文了。考生所要做的,就是结合材料,根据任务,选定自己的立场,来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征服自己的交际对象,展示真实的表达。考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原汁原味,真实表达。这,可以有效避免无限上纲上线去解读题意,也可以有效避免一味追求表达所谓“高大上”的观点。
其实,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方式,在国外,也一直在使用着。
先看新加坡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的机会。”
也有人说:“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的灾难。”
请站在新加坡的视角发表高见。
再看 2014年的法国高中会考作文题:
文科考生试题(任选一题作文) :
1. 艺术作品能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吗?
2. 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
理科考生试题(任选一题作文):
1. 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
2. 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
然后,来看看美国2016年的会考作文题:
父亲说:“希拉里体质差,欠诚实,不靠谱。”
母亲说:“特朗普太粗鲁,没经验,不靠谱。”
请围绕“理想中的总统候选人”发表你的意见,引导家长的投票。
仔细分析,这些作文题也全都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并具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基本特征。这些作文题,均给考生安排了鲜明的交际对象,即辩论对手,也给考生选定了辩题与辩论对手的主张,考生只需要凭借自己的背景知识、围绕论题选定一个观点及其相应的角度、在表明自己主张的同时征服对手就行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可以在破解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基础上得出下面的结论:让考生像成年人在生活中写文章那样,下笔之前就明白了自己是谁、文章又是写给谁看的、需要用自己的逻辑与主张来征服谁、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怎么说就能让对手心服口服、如何遣词造句就能给人以真情实感而不是虚情假意或者矫揉造作的印象,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就变得情真意切起来了。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也就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最基本价值。教学中,学生可以据此理解去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写作,老师也可以据此解读来操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训练。
(作者:张良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语会会长。注:本文已于2017年12月在武汉大学《写作》杂志发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