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吐谷浑争夺战”,在吐蕃“有心算无心”的运作下,最终以吐蕃的胜利告终。唐朝则因为受到当时形势的限制,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口头上对吐蕃进行警告并且拒绝吐蕃的和亲而已。
然而,正如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用餐时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第一次与大唐争夺的胜利并没有使吐蕃得到满足,相反却让吐蕃君臣发现大唐似乎没有像唐太宗在位那样凛然不可侵犯了。这种发现刺激吐蕃再向前一步,在更重要的地区和大唐展开争夺。这次,吐蕃瞄准的地区不是别的地方,就是西域地区。
唐朝西域图
唐朝对于西域地区是十分重视的,在经过太宗、高宗两朝近三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消灭了之前统治西域的东西两突厥帝国,从而在西域地区彻底确立起自己的统治。唐朝在西域地区统治的维系,不仅是大唐国威的具体表现,也是丝绸之路继续存在的重要保障。
反观吐蕃,对于西域地区也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对于吐蕃来说,征服西域地区就代表着自己向西扩张的脚步不再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另一方面,对于西域地区的繁华与富庶,吐蕃不仅早有耳闻,更是亲身经历过。据《资治通鉴》记载,大唐贞观二十一年的时候,唐朝曾出兵讨伐龟兹,在出兵的过程中,不仅唐朝自身派出了军队,而且还征召了附近番邦各国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戊寅,诏使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将兵击之,仍命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藩、吐谷浑连兵进讨。”可能在这个时候,吐蕃在心底里已经对西域产生了想法了。
安西四镇
但是吐蕃并没有急于对西域动手,在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彻底征服吐谷浑之后,并没有马上调转马头进攻西域地区。反而停止了军事行动,直到七年后的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才突然发难,大举进攻西域地区。
那么吐蕃为什么会突然停止自己对外扩张的脚步,直到过了七年才再次出击呢?在我看来,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吐蕃需要时间来消化此次征服吐谷浑的成果,彻底收服吐谷浑部落,并且巩固对原吐谷浑领地的统治。吐蕃在这方面的行为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因为在之后唐与吐蕃真正兵戎相见的时候,吐谷浑地区不仅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而且还亲自参加对唐朝的战争,可以说吐蕃在吐谷浑这里获得了人力物力两方面的支持,免去了吐蕃的后顾之忧。
第二个原因呢,则是要麻痹唐朝君臣,给他们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吐蕃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只是为了征服吐谷浑,而随着吐谷浑的被征服,也就代表着吐蕃对外扩张的结束。吐蕃在这一方面的行动也很成功,在吐蕃征服吐谷浑,原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率领残部逃到唐朝凉州地区的时候,唐朝君臣担心的不是吐蕃会不会对西域下手,而是担心吐蕃会不会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赶尽杀绝,并且唐朝还就吐蕃如果真的要对诺曷钵和弘化公主赶尽杀绝的话,那么唐朝要采取什么行动而展开了争论,并没有意识到吐蕃已经惦记上了唐朝的西域地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唐朝君臣的注意力又再次转移到了对高丽的攻伐上去了,再次对吐蕃的行动放松了警惕,毕竟就像俗语说的那样“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同时,在这七年中,吐蕃国内也发生了许多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吐蕃王朝的大相,芒松芒赞赞普的首席辅政大臣禄东赞于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因病去世于吐谷浑境内的日布地区。此外,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记载,从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征服到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禄东赞去世这将近五年的时间里,禄东赞几乎都在吐谷浑地区驻扎,从中便可看出吐蕃王朝对吐谷浑的重视。第二件事就是大相职位的更迭,禄东赞去世之后,大相一职由尚论查莫担任,但是不久,大相之职就再次落到了噶尔家族手中,由噶尔家族的噶尔·赞尼雅敦布担任。除此之外,禄东赞生前所掌控的军权则由其子噶尔·钦陵继续掌控,就这样,吐蕃王朝的军政大权再次落入嘎尔家族的手中。
这时吐蕃王朝这段时间内部事务上的一些变动,而在外部事务上吐蕃王朝也是不甘寂寞的。虽然吐蕃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但是在西域地区搞些小动作,动摇一下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吐蕃来说,也是很乐意的做的。而吐蕃的这些行为早在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时候便有所表现了。
据史书记载,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十一月,铁勒族阿思结阙俟斤都曼率领疏勒、朱俱波和谒般陀三个国家起兵造反,并且攻破了于阗国。这三个国家包括铁勒族阿思结阙俟斤都曼不是原先都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就是和西突厥的首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这次活动似乎是西突厥遗民的一次复国运动。但是汉族史籍中的另一段记载则给我们揭示了深层的原因,史载“西突厥兴昔亡可汗之世,诸部离散,弓月(属西突厥五咄陆部)及阿悉吉(即阿思结)皆叛。苏定方之西讨也,擒阿悉吉以归。弓月南结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这段记载便告诉了我们原来属于西突厥势力的许多部落在私底下已经和吐蕃建立了联系,而他们这次的叛乱背后似乎也有吐蕃的身影。
紧接着在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为了征讨仍在“犯上作乱”的弓月和疏勒,唐廷任命苏海政为行军总管率兵讨伐,但是到达疏勒南边的时候,又出问题了。史载:“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就这样,在吐蕃的干涉下,唐朝的这次征伐不了了之。
随后在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将兵击弓月以救于阗。”之后又在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闰三月,“疏勒弓月引吐蕃侵于阗,敕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将兵救之。”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唐朝都取得了胜利,维护自己在西域地区的统治。
但事实上,唐朝在西域地区统治的根基已经受到了动摇。要知道,唐朝统治西域靠的不是汉族士兵而是当地蕃兵。就像上面所讲到的,在西域地区已经由相当多的一部分番邦倒向了吐蕃,唐朝的统治根基在不断受到吐蕃的侵蚀。并且在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唐朝所立的的西突厥十姓部落可汗——阿史那步真死后,其手下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率领西突厥十姓部落余部依附吐蕃,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受到再度削弱。
就这样,吐蕃一方面搅浑西域地区的水,让唐朝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又不断拉拢联合西域反唐势力,削弱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根基。等这一切都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吐蕃彻底吹响了向唐朝进攻的号角。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先是攻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对此,唐朝不得不在西域暂时实行收缩政策,“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至此,唐朝与吐蕃“西域之争”的第一回合以吐蕃的胜利结束,但是西域地区的重要性使得唐朝与吐蕃“西域之争”的第二回合在第一回合结束没多久便再次上演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敦煌本历史文书》、《册府元龟》、《贤者喜宴》
吐蕃史
吐蕃史 | 我们的王从天上来的,还是连续七个
被砍死的赞普,吐蕃版“太康失国”,是神话还是阴谋?
君臣合作下的王子复仇记,吐蕃版的《哈姆雷特》
吐蕃史 | 返老还童、活埋,五赞王时代有多少传奇故事?
吐蕃史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赞普泪满襟
吐蕃史 | 捡漏吞并女儿国,松赞干布爸爸南征北战的日子
吐蕃史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松赞干布13岁就成了没爹的娃
吐蕃史 | 生于何时又死于何时的松赞干布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下)
吐蕃史 | 连灭两大家族,建立中央集权
吐蕃史番外篇:和文成公主并列的异国公主,和她们的宫斗故事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安内”:创文字、建立盟誓、迁都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第二次整顿内政
吐蕃史:与大唐的一次联合军事行动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晚年”时光
吐蕃史:唐蕃“吐谷浑争夺战”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刘琨祖逖列传:他们都曾年少,他们都已老去
李世民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短命的女人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工厂》的剧透,看不看随你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