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见过大清国旗什么样子吗?(1,2)
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就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大清龙旗。最初并无国旗概念,是关口被洋人叩开以后,各国船只在公海航行易于辨认看,才制作的。
本书完全可当做进阶深度的晚清军事史/李鸿章传来看。
作者的严谨程度和引用典籍的量级是达到专业程度的,但行文却能做到简洁、精准、文字直击要害,十分难得。对比一些文字累赘,故作学究,为难读者的文风(比如我近来看的剑桥中世纪史),可谓优胜太多。
作者在前言说,他写书过程中查阅大量一手史料,比如光绪朝朱批奏折,光绪朝上谕档案,北洋海军资料汇编,李鸿章全集,各种那个时代的电报汇编等等,我们一般人绝大多数是没这个耐心和精力去遍阅的。
这就是上一次我讲的,历史学家的修养,其中一条就要用这种,通过坐在书斋看史料,逐渐达到一种类似坐时光机的效果,穿越回去,熟知那个时代和社会,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作者也说,随着史料的整理和收集看,还有新史料的挖掘,很多旧结论是可以完全推倒的。比如对一个历史人物是负面的,但是出现了新的正面证据后,就可以重新评价。
我们平时可以留意到,老百姓之间对于某个历史人物,会有一个很顽固的认知,比如关羽就是忠的,曹操就是奸的,这都是基于他们看的书少,且接触演义类的东西太多。而且这种固有认知还很难改。今天我打算从书中抽出3个人物,李鸿章,丁汝昌,邓世昌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作者说“对待历史人物,尽量少夹杂好人坏人,爱国卖国这样的judge,别用自己没读过几本书,都是某些固有认知的偏见,就下结论,甚至还会脑补出一些他们爱国卖国的行为,如果史料证明是相反的,还会死不承认,不扭转自己的认知”
“等你看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是有思维逻辑和生活轨迹的”,就像和他们做了朋友,那么他们做的种种行为和选择,你就明白前因后果,明白为什么做。
2,作者与我思想风格接近,敢说真话实话,理性客观思考。我们都知道,国内但凡涉及到日本的历史题材,还有晚清历史,这都是“爱国卖国judge”的重灾区。大多思维能力不足的人就会瞬间失去理性:要不就弹幕高喊要打过去本土,要不就像抗日神剧一样盲目自大,要不就各种划右派然后用U锁砸爆自己人等等。很少有人能理性分析。而作者正是这少数人。
P651 国内史学界动辄用“爱国将领”之类术语来主导历史研究,一定要写成“弘扬民族魂,继承爱国精神”,那人物当时真实的想法是否这样?这套话语系统,用多就会定型和扭曲,比如2个人,一个1分爱国,一个5分爱国,一个10分,但你全部无脑怼上一样的赞美之词,读者就麻木了,不会区分了。
只有概念形态(比如盲吹爱国,实际没花功夫研究清朝史)的垃圾文章,抄一堆初级史料,就凑成了参加学术会议的门票。此类浅薄文风仍占据学术研究半壁江山。
二,吐槽
1,这第一点不是吐本书,而是送给小学教科书。从小我们被误导了一种印象:甲午海战只是差点运气,差点就赢,我们邓世昌奋勇冲上去想同归于尽,只不过“不幸”正面中一炮,所以差一点就撞沉敌舰了,等等。我看很多书友的书评都提到。
说白了这也是抗日神剧式思维,是老式宣传方式,盲目自大的结果。
就比如分析两军交战,理性的要从舰队的实力、数量、炮弹规格、型号,双方士气,士兵训练程度,指挥官军事水平等等来分析(本书做到了,让我们读者一目了然,根本没有胜算),
而愚民、宣传式的写法就是“无畏”“凛然”“冲上去试图同归于尽”(低情商:打不过)“一字长蛇直插敌人”(低情商:参考刘峙),总之全是一些情绪化,演义式用词,结果营造的印象就是“只差一点点打输”,这完全是误人子弟,导致小孩从小就不懂如何理性思考。所以我们如今网上才能见到如此多的情绪化暴民。
2,同上条,过度使用情绪化来歌颂所谓“英雄”。纵观完整段历史,你会发现丁汝昌为人平庸,不懂海战,但这些小时候的书故意不提,而着重讲最后牺牲前的“英勇”。
一辈子窝囊,输都输了,最后一刻钟的英勇有屁用?死就能掩盖昏庸?这是中国写史为死者讳的臭毛病。
而且死也有很多种死法,有冲锋就义的;有一炮弹打来,还没来得及有任何反应就死的;也有走投无路找不到投降机会就死的,也有窝囊到最后一刻钟然后自尽死的。统统都上升为爱国而死,这显然不合理。
P449的电报原文“殉节者虽多,于国家无补也。海军早当决一死战以谢天下,挨敌至(才自杀)不为天下所笑乎?”一针见血。
生前不出力,就算死了,论功行赏时也未必有份。这在当时朝廷议叙时都会分清的,到了我朝教科书竟然含混其词,真是倒退。
三,翁同龢
描写了一大批文官外加光绪,都只会空谈“主战”,实际一点军事都不懂,以为坐在上书房清谈一番,就能把敌人聊退了。侃侃高论,说海军靡费千万却不能一战,一点不提贪污的事,也不提慈禧修园子。
像极了如今的所谓爱国,实为碍国派,只会空谈我国处处第一,实际则没为强国贡献半分力。一聊到还有些人民吃不上牛排的时候,就闭口不谈,转移话题了。像翁同龢这样的碍国贼今日也很多。
这也揭露一个视野盲区,按传统舆论的划分法,仿佛只要一打上“主战”标签,他就爱国,主和标签,就离卖国八九不离十了。但实际你细看,主和,也可能是做完详细调查,意识到不可能打赢之后的主和;主战,也可能是不学无术,空凭幻想得出的结论。
翁很擅长传统道德,排斥异己,但排完之后,等他自己上,他就不行了。完全不知实际情况,这边的军机处,和那边的大本营,不同在于那边全是武官,这边武官都在很下层,没决策权,军机处都是一帮门生密友,全靠即兴,七嘴八舌,任何御史言官,又可风闻批评,弹劾这个那个武官。
四,关于丁汝昌
纵观全书,丁汝昌实为庸才,处处畏缩不前,打几仗输几仗。
为什么仍能一直在位直到最后?1是因为是李鸿章心腹,所以很难被抬下去。
2是因为朝中貌似还真没拿得出手的顶替人才,要有众望所归的,早就顶了。
3是丁的日常性格颇为温和,对下属好(类似韦小宝那种“有钱一起发”的套路),所以很多“当地官民”的上奏往往都是“请求留任他”,以致于现在很多人仍人云亦云,以为他是什么好官。
▶威海卫一役,明明定下“与炮台夹击”的方略,但屡屡回电说“自顾不暇”,不想出击。李鸿章回怼“何谓自顾不暇?”
▶整个甲午战役过程,丁累积的罪责已经难逃万死,只不过“临阵换将不妥”“李鸿章力保”“朝廷也没其他堪用之人”3个理由才一直“戴罪留任”。到了最后时刻,他也知道活不了,自杀总比诛九族好,这是他自杀最大的动机。
而以往教科书竟然仗着篇幅简短,把丁的形象扭曲成为国捐躯,盲目称赞什么“保存传统道德精神”,真是误人子弟。
P338 丁在刘公岛金屋藏娇,两房姨太,方伯谦盖了113座房屋,用于出租。两人同溺一妓,发生龌龊,因为嫌丁年老体弱,要跟方,所以两人争抢半天。丁还自蓄优伶在家,生活骄奢淫逸。
《20年目睹怪现状》中写,兵船买煤,一百吨煤,实领二三十,给店家20好处,剩下的是管带的贪污。带几年兵船,一个个席丰履厚起来。管带就是邓的同级,所以可见整个北洋,可能也就这么一两个公正廉明的了。
还有管带间玩小圈子,排斥邓世昌,诬告他鞭挞士兵致死,但根本就找不到证据,所以被丁压了回去。
P388英国公使的评价:中国军队纯在数量多,训练,尤其装备远不及日本。丁是名陆军,未受任何海军训练,源不足担任总指挥。
电视剧其实已经给了很多面子,有了很多美化和演义成份了,如敌人慌张,我军个个沉静,这种显然不是事实。
当时光绪和军机处的人一直催出战,李鸿章下令坚决避战,后世往往赞前者怼后者,问题的根本不是争论打法的问题,而是你拳头都不如人家硬,就像中学生打小学生,你讨论背后偷袭还是正面上,有啥意义?还有就是精神状态弱。
大战的过程,书中有详细文字描述,我认为很是亮点,很少有人能用文字把战斗画面描写的生动的。
海上打仗无他,大船胜小船,大炮胜小炮,多船胜寡船而已。说白了,像英国那样拼总吨位,就是稳赢。两边像文打,一人扇对方一巴掌,扇到最后最先倒而已。没那么多出奇制胜啥的。
早上10点,远远看到8艘日本舰冒着青烟驶来,中国船全部拆除救生艇,1则表决心,2则减少火灾和空气震动。
开战不久,定远就中一炮,破坏了信号装置,也可说是不够运气。
关于致远号沉,1则央视纪录片也说了,其实压根也不知道动机,不是小学说的什么撞沉吉野号;2是邓世昌死的细节,下面详说。
持续5小时的黄海大战。致远冲锋沉没,导致济远号(方伯谦)先遁(所以冲锋牺牲也对自己人有副作用,还不如活着。玩战旗都知道,残血兵应该拉到后面补血)七艘继之,倭寇得以全力围攻四船,致沉1失三矣。早退导致左翼完全瓦解,责任最大。吹邓,不能掩盖其他舰的怯战情绪,更为普遍。
定远号大副说:敌人鱼贯来,我以雁形阵御之。(接触面少,肯定好些,就像匍匐前进一样)敌左右包抄,我未尝开队分击,致遭其所困。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受号令而后退。(所以是否应该冲上去自杀式,也是值得商榷)方伯谦马上被李鸿章斩首正法。
敌人有速射炮,1分钟10发,我方旧式1分钟1发,且炮弹够打几小时,我方的巨炮,操练时吓人,实际打起来,整个战斗只打了13发(演义效果又好像不断打似的)
最重要,敌人一艘没沉,所以前面的各种如何如何击伤击毁,文学成分很大。战后报告,日方是分开每个人写,不能串口供,按时间线写,还有绘制作战图,我方打乱晒时间线,只有一份上交朝廷,根本不知真相。
太阳犬的故事,是来远水手谷玉霖说的。另一个来远陈学海说只活2个。但官方记录是活下7人。但他们的说法是这条犬平素凶猛,猛扑敌人可能好心办坏事,导致邓世昌抓住的一块船桨木板脱手,然后溺死。P481
旧时说法是去撞沉吉野,完全又是宏大叙事。现在看日方航迹图,吉野根本不在主队列,而且日方报告对致远沉没一笔带过,在他们眼里就是微不足道。而且size以前也不提。我不认为盲目灌输“精神”给小孩就是对的,小孩大人两个版本,有意义吗?我觉得直接给大人版本小孩看,或者客观平实版本,也完全没问题,也能激起爱国心,有什么必要讲假话or夸张化,像抗日神剧那样去叙事?
五,总结一些日方取胜的点
(注,并非为长他人志气,而是让那些被赢麻式宣传洗脑的人睁下眼睛,看清何为现实。2021了都不睁眼看世界,和清朝在后方打嘴炮的文官有何区别?)
▶P451 日军的敢死小艇(自杀式冲击我方旗舰,用鱼雷炸之,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8艘都失败,第九艘成功,炸到的正是我方定远舰。(跟我方那些自杀的横向比比)
P357 1890-93 这四年,日本军费站国家财政预算32%,真可谓是上下一心,举国之力来赌此成败。电视剧中不带贬低色彩,客观平实地拍出了这种情绪,大家可以去看。
中方这边遇到事,只会用各种道德词语喷上去,但这样是不会把敌人喷走的。
六,总结一些清朝输的点
▶士兵普遍无战意,不存在所谓家国情怀的意识。
但究其原因,不是士兵的问题,而是上下不公,上面有人尸位素餐且家财万贯,平时上位贪官内斗内行,压榨下面基层的手段一流,下面的士兵看在眼里,又岂会心甘情愿卖命?恨不得翻身回去先杀了贪官呢。
P456,到了最后时刻,众将都不听令了,都想“求生路”,丁汝昌让派人去与镇远舰共存亡,最后一刻就炸舰,不能便宜敌人,竟然都没人愿去,而众将的理由竟然是“怕炸舰触怒日本人”,荒谬不?
但究其原因,这种精气神的缺失,不是到了生死时刻决定的,早在变法之初,整个过程就以决定。赏罚分明的话,将士自然蒸蒸日上,如日方。
七,关于李鸿章的一些思考点
李鸿章的功过很复杂,他既有超前于时人的眼光(比如宁愿去抢慈禧的修园子钱,也要凑钱买军舰),也有受困于时代的通病(比如裙带,任人唯亲等),但我们应该理解,如果不任人唯亲,其他派系就把位置抢光,你一样啥也干不成。
还是套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一书的标准,评判历史人物,应该发挥想象力&保持同理心,试想自己穿越回去,能否做得比他好(且你已经开了上帝视角的前提下,而他没有)。
如果套用此标准,再通读全书,总体感觉仍是:值得批评者少,值得同情者多。
如不套用此标准,那和当时朝堂上不懂军事的言官就没有区别了——换他们上,无论是居中运筹帷幄,学李鸿章那样辗转腾移,摘东补西地凑出一个舰队,抑或是上前线身先士卒,这些言官都做不到。若能做得,历史留名的就是他们,而非李鸿章了。
同样,如今网上那些胡咧咧,只懂批评李的键盘侠们,实则和言官无甚区别。
我们从第四章看起。讲到晚清以前,中国没有全国性的水师指挥机构。1892年才成立海军衙门,标志着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军种。然后刚开个头就受到清流攻击。
各种派系对李鸿章使绊子,仇视,嫉妒。
慈禧大怒,下旨将黄体芳刑部议处,罪名是妄议更张,迹近乱政。警告清流不要过于张狂。
醇亲王奕 音:xuān是道光第七子,哥哥咸丰帝,32岁封亲王。二儿子载湉被姨妈抱进宫,是为光绪。五子载沣承袭爵位,后来是宣统帝的生父。
恭亲王倒台后,李鸿章为了朝廷上能有个说得上话的人,必须拉拢一个新皇亲国戚,最好是有见识的,给自己当靠山,于是给醇亲王展示了一次壮观的操练。让醇王开开眼,展示海军的最新成果,一个强烈的画面刺激,今后支持海军事业。还拍了照P234
20年的海防花费共3500万两,占国库支出2%。
慈禧挪用北洋军款来修园子,确切数额说法不一(因为各地捐款都以海军经费为名目,免得惊动民怨),所以账上是很难查实的,只能估算。中间数大约是2-3千万两,那确实约等于一个北洋海军的钱。
戚继光曾说,阵法和临阵的真法无一字相合,是虚套,就算操练一千年又有何用?今阅兵者,看周旋华彩,戏局套路,这是旧式军队通病。
来远号大副说: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预先量好码数,设置浮标,遵照行驶,徒求整齐,毫无裨益(知乎有人说整齐是最重要的)
北洋口令皆为英语,也是徒有其表,水手要死记硬背,不是真能听懂,依照西音,徒劳无益。甲午战后才改的。
奕 死后,朝中就没有人理解支持李鸿章搞海军了,剩的只是拦路虎
甲午输后,还有更神的操作。因为投资数千万两的舰队一夜没了,朝堂竟有人觉得,连花钱买舰队本身也是错,建议裁撤海军衙门,说“现在船都没了,留着衙门干嘛,等以后有船再说吧,节约经费”。完全是派系斗争。
看,李鸿章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水平的同僚?黄海时能打个四六开,就应该是大清所有官员里的最高水平了。
P466,时间线来到甲午战后,日本提出谈判(赔款和割去朝鲜全部),面对此种人生十字路,难道龟缩不去,躲开所谓“千古骂名”,对国家局势就有好处了吗?
你别说,还真有人选龟缩。李鸿章让翁同龢一块去,他立马怂了,推托说自己不熟悉洋务“生手办重事”不行。笑了,你之前毫无军事能力却在朝堂上怼天怼地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这方面“手生”?典型的键盘侠。
他刚刚才在朝堂上拍着胸脯说,割地是丧权辱国,还是赔款好,赔款则尽力筹措(明明户部已经没钱)
所以评判一个历史人物,在人生关键时候两三个选择,就能基本判断是什么个嘴脸。
作者还吐槽了在国家劣势下,前去何谈和妥协的人员会被国内喷卖国这一点中国人的迷思,我认为喷的好。此处我最觉得最适合用“你行你上”来送给那些喷子。你认为如果你上,你怎么选?割地?赔款?不服,再打一仗?(注意时间线是甲午刚败后)三选一,我问你怎么选。
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有段对话。伊藤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和中堂讨论过(变法强国的事),为何至今一无更变?”
李说:闻贵大臣(变法成功),颇为感佩,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自惭心有余力不足。
不管民间的情绪如何激动、乱喷,真正坐在棋盘两侧博弈的棋手,都肯定是理性,客观,务实的,这点从历次大战中,交战双方高层对对手的态度都可以看出(比如教员对日,二战英对德,比如此处的李对伊藤)。无奈大多群众根本不懂用这种视角去思考问题。
李的女婿为了照顾他的“身后名”,曾经建议他可以用枪伤作为理由请假,换个别人来签名,当背锅侠,但被李鸿章拒了。光这点就加分。
而朝廷那边,此时为了不背骂名,坚持“不下任何指示,让李鸿章自己全权决定”。李是官场老手,岂能不知这种甩锅下作行为?但顶着家人反对和千古骂名往头上扣,还是上了,此处加分。同时其他人扣分(P468)
李鸿章回到朝廷后,言官当然不放过立牌坊的机会,大斥他卖国,所以李失去军权,赋闲在家。(嘴脸-1分)
但让他们出主意,却又不行了。大多大臣对海军兴趣不大,他们提的意见是“先得有人,后有船,我们现在没人才,所以先不买船了,修炮台+木船运兵即可”(见识-1分)
1901年,这年发生了义和团。“他们用撵走请神画符等手段,搬来孙悟空关云长太上老君等神仙附体,声称法力无边,然后上街砸烂一切跟洋字站边的东西。”
结果我们当然知道了,慈禧下令对所有国家开战,换来的就是11国和我国签订的《辛丑条约》
77岁的李鸿章早已被贬去广东,此时又要启程北上,人生最后一次为国家挽回危局。经历完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后,这位历经半世纪风吹雨打的老人终于走到生命尽头。
10月30,他写下遗书“愿诸君共济时艰,鸿章虽死犹生”。11月6,直隶布政司来看望时,他早已身穿寿衣,弥留状态。最后时刻,他嘴唇喃喃自语,泪流不止,须臾气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