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从他哲学的历史性开始介绍,最终证明其历史哲学不过是其关于历史性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产物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从他哲学的历史性开始介绍,最终证明其历史哲学不过是其关于历史性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产物,同时表明简单地把他的历史哲学斥为欧洲中心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够明智的行为。

关键词:黑格尔;历史性;历史哲学

黑格尔在19世纪的历史思想里面是很重要的人物,其既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那个时代德国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就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来说,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全部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史和人类意识史的一种哲学思考。”而他的历史哲学,作为一个有限的环节,充分地展现出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及其内在目的。

就其历史哲学本身而言,实际上是其关于历史性的观念应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领域所得来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从其历史性的概念开始介绍。

一、历史性的概念

1、历史性的来源

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不能是直接的和无中介的,人的意识中贯穿着思想的范畴,它们是我们一切经验的中介,我们永远也不能没有任何前提和预设地感知到是者。因此现实呈现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经验事实——并不是以一个纯粹的方式简单地被给予我们的,相反,我们的经验世界,总是通过一个我们无法取消的经验框架被经验到的。

我们必须向着事实开放,但是只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向着事实开放,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特定的角度,这个思想的范畴,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百科全书》中被称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无非就是思维的普遍规定,好比是一张透亮的网,一切东西都被放到里面,从而能够被人理解。”

人的所有意识,所有经验,都预设了某种思维范畴作为前提,这个观点是黑格尔沿着伟大的德国启蒙运动领袖伊曼努尔·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看来,经验是心智把范畴和原则给予感觉材料而得到的,比如我们在说“太阳晒石头,所以石头变热”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只有“太阳晒石头”和“石头变热”两个感觉经验,然后我们用“因果性”这个原则把这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

但是黑格尔相比康德有两个创新的地方。

首先,康德认为我们只能知道我们的经验是根据思想范畴构建起来的,但是没有道理说世界就是按照我们的思想范畴存在的,所以他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而黑格尔则强调,范畴并没有使我们和事物本身的结构相分离,反而使我们走向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生于这个世界中,享有世界的结构,因此我们先天具有的各种概念范畴,实际上是和我们生活世界同构的,我们通过这些来自于世界本身的范畴,例如说空间、时间和因果性,才能够理解存在的世界。

其次就涉及到历史性了,黑格尔比康德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这里提出了历史性的概念。在康德看来,任何理性的主体都具有一个固定的、普遍的概念框架,它构成了永恒不变的坐标系,给予所有人类经验以统一的结构——这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不变的,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是在用同样的思考方式思考问题。而黑格尔发现,有些概念,比如存在,可能是亘古就有的,但是也有很多概念,比如因果和力,古代人不大可能具有。因此他进一步声明,思想的范畴不是贯穿历史岿然不动的固定的永恒的形式,而是在历史中不断变化的,他们构成了知识变化着的历史性的前提。

2相对性和真理

历史性在一般的观点中总是被理解为某种相对主义,也就是说,不存在某种不变的真理,任何理论都是必将被取代的。相对性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不同的完整的理论是从根基上就不同的,所以相互无法同约,根本无法对话和理解。

我们看到这种观念和真理这个概念的冲突,真理观总是预设了某种事物的实在的知识,而我们的认识就是在逼近乃至完全符合这种知识。而不同的理论总是能在同一个体系内被理解和相互比较,看看谁更符合这种真知识。然而我们惊讶的发现,在黑格尔的关于历史性的论调中,相对性和真理被调和在了一起,而且最终落脚在终极真理上面。

关于这个,我们首先要理解黑格尔对于人类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是自我规定着的主体和实体,我们通过自我理解中的变化,才现实地成为一个新的是者。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徒弟马克思对于小农阶级的例子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法国小农们共享一样的生活方式,有一样的地位和境遇,但他们并不是一个现实地统一在一起的阶级,因为他们没有阶级意识,所以他们不过是一袋子相互没什么联系的土豆罢了。而他们成为一个阶级的必要条件则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统一的阶级,这是阶级的自我理解,正是这种自我理解才使得他们现实地成为一个共同体。

所以历史和真理就能够统一在一起了,我们真正的本性是通过历史的发展真正认识我们自己,然后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而真正历史的发展是通过我们对于这个本性的理解不断深入而造成的。这样,真理的意识就和历史的实存同样重要了,因为正是意识的深入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要理解上面那一段拗口难懂的论述,我们将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看看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是怎么理解知识的进步的。黑格尔把知识看作是一个理论的序列,理论表面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它是按照发展的逻辑排序的。理论是被黑格尔称为是“意识的定在”的东西,它是一个观念集合的体系,发展就在于后一种理论代替前一种理论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这种过程是历史性的,而且是“进步的”。进步不是说连续性的,而是各自完善理论和理论之间的比较,先进的理论总是能够容纳序列中前一个理论的核心思想。

但是在其中具有一个绝对的线索,那就是理性,什么是理性我们已经在上上段说过了,那就是人类自我规定的自由本性。所以必然会有一个理论,它彻底认识到了人类的本性,而且把之前的所有知识都容纳在自己体内作为自己理论的一个环节——这就是黑格尔对自己理论的解释,这就是绝对知识了。

二、历史性和历史哲学

1历史和历史哲学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在绪论里面,一开篇就区分了三种观察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原始的方法,反思的历史和哲学的历史。

直接的、原始的历史,“原始的历史学家把他们熟知的各种行动、事件和情况,整理成一种观念的作品。”典型的这种历史学家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指亲力亲为、见证人真实的记录,优点是真实、丰富。

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超越直接,用理性分析、概括。其范围不是像原始的历史学那样只限定于它所生活的时代,而是“不限于它所叙述的那个时期,相反,他的精神是超越现时代的。”

哲学的历史,对历史的哲学思考,首推哲学的眼光,理性地去思考历史,前一种反思的历史使得自己成为向哲学的历史过渡的一个阶段,把诸多历史的门类统合到一个合理的(符合理性)的进程当中,也就是提出对于人类总体历史的看法。

因此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他寻求的是一种对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合乎理性的解释。下面让我们尽快进入他的历史哲学吧,在这里我们将会看到上文的观点是怎么改头换面被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

2历史的事实

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样,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并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而是在其中渗透了思想的范畴和理论的视角。对于历史研究来说,道理同样如此,他在他的历史哲学讲演录中提出,哲学式的历史学家的第一要务就是“确切的把握”历史的事实。然而,他指出“确切地”和“把握”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直接明了的。

“一个平常的、普通的历史学家总是会相信这样一点,他对于历史事实的态度是完全接纳性的,他是在致力于挖掘历史的事实。然而甚至是这样一种历史学家,其历史的思维过程也不是完全消极的,他带着他的范畴,透过这些范畴来看面前的材料……任何一个理性地看待世界的人都会发现,世界也反过来呈现出一个合理性的面貌,两者处于一个交互的关系当中。”

在这里我们看到黑格尔作为一个历史主义者,是怎样对于当时德国历史学界流行的客观主义历史学进行批评的,他认为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任何历史事实——更精确地说,历史的经验事实——都是在某一种思维框架的预设下被构建的。

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哲学的观念、宗教的信仰、艺术的形式以及政治的制度,都不具有一个永恒的不变的校准,而是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产物,我们必须要在它们诞生的时空脉络里面理解它们。

而正如其对于历史性的强调,我们也看到他把人类历史也刻画成为思想范畴演变的过程,但是在这里,思想范畴则是指某个文明总体的前提预设,它们是根据时代和文化各自不同的。

3文明及其核心

正如思想的历史被黑格尔刻画成理论前后代替的序列,我们看到人类的历史被描述成了差不多的样子,是一系列文明前后代替的序列。正如思想发展的基本单位是理论,历史发展的基本单位则是文明,这样的观点有一点后来文明史的意味。

所以黑格尔并不是尼采和叔本华所讽刺的那种启蒙乐观主义的思想家,他没有把发展看成是一个平稳的连续的发展,他认为不存在一个构成了历史的简单的连续的传统,而是我们在历史中看到一系列的文明,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根基,然而每一个文明都能把它之前的文明据为己有,比如波斯帝国、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等。它能够容纳的人类意识发展的层面,是之前的文明无法容纳的,这就是文明的发展。

然后我们注意到黑格尔的表述,他认为正如每一种思想理论都有自己的核心,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根基。他对于文明持有一种整体论的观点,一个文明的各个方面统一在一起,因为它们全都反映或者表达了那个文化的同一个基本特征。这种观点是在他所进行的文明比较研究中凸显出来的,他主张有一种赋予了某个文明以独特身份的核心原则、核心特性,这使得可以把古希腊、古罗马或是现代英国、中国文明等等这些文明分开,同时也能够概括其宗教、政治制度、伦理生活甚至是科技和物质生产等等的共同特性。

因此,在黑格尔看来,社会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他的一般特性,也就是精神,一种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变化,本身逻辑上是发源于这个社会所拥有的这个特征。他不是把这个精神这个特性简单地等同于人种或者是地理位置之类的偶然因素——当然,地理决定论也是他历史哲学的一种环节之一——而是一个文明理解世界和它自身的模式(有点类似于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思想)。

我们的特性是由基础性的自我理解构成的,这就是我们文明的实体。这个实体再通过社会的种种实践被表现出来,但是黑格尔认为,只有在此文化的宗教中,这个实体才看得最明显,因为我们总是在宗教中表达我们最为崇敬和看重的东西的。在宗教中我们表达了基础性的自我理解,表达了一些精神范畴,而这些精神范畴是用来理解我们文明的一切生活方式的。

4历史的本质

在我们下一步将要介绍黑格尔难懂的历史发展观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对于历史本质的理解。他认为人类是自我规定着的主体和实体,我们通过自我理解中的变化,才现实地成为一个新的是者,这个观点我们刚才介绍过。而当这个观点被用于界定什么是历史的时候,黑格尔主张,只有那些由人的自我意识,由那些被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串起来的事件序列,才是历史。

这因此区分了自然的变化和历史的变化,历史这个词同时意味着发生过的事情,也意味着对于发生的事情的叙述和记录(德语),但是这两个含义的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自我记录、自我陈述、自我总结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活动。当那些被卷入变化的人们把变化理解为适合一个叙述框架的时候,当他们意识到这个事件具有历史的重要意义的时候,这才是历史的。

因而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他是一个古典的政治史中心主义者,因为在他看来,当人们把自己形成为共同体的时候,当人们由自觉的规定的法律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仅仅因为血缘什么的偶然因素的时候,他们才会追求真正自觉的目的。国家就是这样,国家是通过对于共同的社会以及政治身份和目标的意识才建立起来的,所以历史叙述就被要求要把国家的成就客观化并且保留下来,从而加强其认同感。

这个观念使得黑格尔和他同时代的历史主义者——比如德罗伊森——一样,都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精神,这也推动着普鲁士的政治史学派的历史学家为德意志的统一而效力,很容易看到,在他们的思想中,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实践,是其政治意图得到实现的基础之一。

不过我们不用去管这些,我们要看到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目标,根据人的自我意识中的主要变革(也就是文明核心的变革),来理解历史上主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正如在现代欧洲的发展中看出的,人的自我理解的变迁,例如中世纪世界向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世界的巨变,包含了一个文明内部和国家内部所发生的众多社会和历史的巨变。所以,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唯心主义”,毋宁说这是一种整体主义,和后世的文明史观差距并不大。

5历史的真理与发展

经过长篇大论的思想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黑格尔历史哲学最表面的那一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寻求的是一种有关整个世界历史的合乎理性的解释,他认为自由意识的发展状况,标志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东方世界,希腊和罗马世界,以及日耳曼世界。这是一个精神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不自由到自由,再到最终绝对自由的过程。

这是黑格尔最饱受诟病的理论,被批评为欧洲中心主义啊什么的,但是与其说是欧洲中心,不如说是日耳曼中心主义,这些具体观点是在他作为一个普鲁士民族主义的历史学者所得到的。而我们要看到其最终的目的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从世界历史的个体现象中,找到普遍的内在的精神发展道路,这种思路和追求也是和兰克史学是契合的。

不过,我们不仅要知道其历史哲学是这样的,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就要论述以上几节的内容必然地会推导出他历史哲学的结论来。

在第三节,我们了解到黑格尔把历史看成是文明组成的序列,而文明都是有一个核心特征的生活总和,发展就是这些文明被一个理性叙述框架解释整合成一个序列的样子。在第四节中,我们知道了黑格尔把历史的本质也看成是自我规定的,也就是说,历史的理性就在于它是自由的自我规定着的人类活动,这就是“绝对真理”。真理不是一个被给定的外在的东西,而就是创造了我们世界的人类活动。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种结论了,真正的历史就是从文明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自由不断深化的叙述序列,历史就是文明进步的历史。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黑格尔的历史有一个终结了,一旦一个文明中生活的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自我规定着的自由主体,那么这个文明就成了黑格尔所谓历史的最高阶段了。

然后我们再提出以个弱化版的黑格尔历史观,这个观点将会是更容易接受的:黑格尔相信,在人类历史各式各样的兴衰枯荣中,存在着一个可以辨认的发展线索,从人性最初粗糙的自我理解,进步到现代更加文明的线索。

参考文献

[1]黑格尔 《历史哲学》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2]斯蒂芬·霍盖尔特 著 丁三东译 《黑格尔导论》成都 商务印书馆 2013

[3]庄振华 《黑格尔的历史观》 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13

[4]张广智 陈新 《西方史学史》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 中国史研究历程.秦汉卷电子书
下一篇: 好的历史节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