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22日,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约克郡普里·卡斯特疗养院去世,享年86岁。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资料图
汤因比有独特的史观,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其著作《历史研究》这十二册书提出了历史哲学这个理念,他把世界历史画分为二十多种文明,并以人的生老病死的现象,来解释文明的兴衰与死亡,这与传统史学中的国别史与断代史的概念是不同的。笔者也大致回顾一下汤因比的一生。
汤恩比1889年4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位历史学家。除了母亲外,汤恩比的伯父也是一位研究经济发展史的学者,所以在如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汤恩比自小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后来就读温切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为日后的历史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经历非常丰富,曾在英国情报部门工作,也执教过伦敦大学。他还做过《曼彻斯特报》 的战地记者,后来在英国政治经济学院执教直到1955年退休。汤因比一生著作等身,共撰写了约80本专著,可见是一位十分勤奋的学者。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资料图
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汤因比曾两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是在1929年,第二次是在1967年,曾到访过北京、上海等地。他非常肯定中国在历史上和未来的作用,从他大部头的《历史研究》的参考文献就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的关注,据统计他共引用了四十八部关于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料与文献。
1973年,汤因比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讨论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著名的《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就出于此。
汤因比临终留下一首“辞世诗”,这样驰思未来: 我在年轻一代 在尚未出生的世代中 找寻我的后继 我将离去 只留下对后代的关心 它将随人类而久远 因为 它包含了未来的所有世代。从中我们也看出了汤因比对人类的命运关心。
文/袁立聪 审/任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