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华夏文明研究(一)

华夏文明研究(一)

华夏文明研究(一)公元前2085年,大禹创建了国家,自此,家与国的命运就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与各种灾难斗争的民族,洪灾、旱灾、蝗灾、疫灾、地震、战争等。在灾难面前

公元前2085年,大禹创建了国家,自此,家与国的命运就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与各种灾难斗争的民族,洪灾、旱灾、蝗灾、疫灾、地震、战争等。在灾难面前,也正是因为有了国家而让人们有了依靠,有了希望,有了温暖,无所畏惧的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苦难。

“国人无爱国之心,其国恒亡。”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坦然的去面对一切灾难,真正过上无忧无虑,优雅安逸的生活。面对瞬息万变不断恶化的世界局势,能给我们以安全的是国家;面对各种邪恶势力的飞扬跋扈,能保护我们的是国家;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我们能依靠的仍然是国家。不是国家责任,谁能在生死存亡之时不惧生死的去医治患者?不是国家布控,疫情会像雾霾一样席卷大地,幸免于难的又能有几个?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爱国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明的灵魂。你要爱你的祖国,才能听到她内心深处的召唤,就能有勇气承担起使命和伟大,告别低级趣味的无关痛痒的贫乏人生。人生也只有与正义真理站在一起,与祖国的命运融为一体,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一个肩负重任的人,他会变得坦然而无畏,超然而自信,生命的乐园风和日丽,花香四溢。任何时期,国家都是我们大家的。因为,祖国的心与国人的心始终是相通的,祖国永远不会抛弃她的任何一个儿女,哪怕是他在千里万里之外。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不要忘了“爱国”二字,不要忘了为祖国的发展加一把力,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自己应该做的那一份贡献。

文明复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定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二千五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制造、引进一些学说,这些学说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大举入侵,各种假大空的新陈学说齐头并进泛滥成灾,对思想意识领域的破坏巨大,严重扰乱了人们的心志,成为了阻碍中国健康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中国要与美国比科技,跟德国比严谨,同俄罗斯比勇猛,和不丹比环境,给芬兰比幸福,开创出领先世界的华夏文明,就必须彻底铲除这些绊脚石。只有让每一个人熟知我们最伟大的祖先,最真实的历史,最神奇的文化,最优秀的文明,中国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思想、行为、价值坐标,才会形成一个大统一的民族意志,才能从精神上彻底强大起来,成为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的中流砥柱;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文明自信、文化自信、信仰自信、中国自信,才能全面提升国人的整体素养,会聚爱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只有让华夏文明走向世界,才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中国才能与世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世界好,大家才能真的好。人类来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之上已有数千万年之久。然而,短短一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已让生存环境不堪重负,地球早无一片净土。人类若能把每年几十万亿的军费用在改善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上,那么,这个争强斗狠的世界将会是一片欢歌。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是自然,人类最终消灭掉的会是人类自己。许多物种在排队灭绝,人类还能站立多久?世界需要有一种神奇的文化才能把全人类捆绑在一起,这种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人类需要有一种博大文明的引领才能走向世界大同,这种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世界只有途于大同,人类才能真正走上自救之路。

“常忆夸父晴好天,忧愁精卫撷雨云。”只有忧国忧民的人,才会去研究历史,洞察现实,思考未来。《不要把伟大的批评者,当做国家的敌人》一文,写的很棒。批评家是社会的啄木鸟,是治国疾的良医,是人类进步的开拓者,是世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但,忠言逆耳,总会触及到有些人的利益与私心,因而,历史上只有明君能听得进谏言。

文化是生发爱国心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对民族文化特别重视,在许多重大场合相继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高度力度空前。大禹创“禹步”,铸“九鼎”,让民避百邪,授“鸟田”轻劳作,造船造车,役灵驱魔,这种勘天役物的探索创造精神也被“乐天知命”的“无为中庸”思想所替代。正是由于学术受阻,造成文明的倒退,导致中国的落后与挨打。使得孙中山大呼:“中国近两千多年文明不进步”!感叹:“中国的文化,几千年都不进步!”因此说,思想的完全解放,言论的充分自由,学术的不断进步,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然而,但凡挑起战争之论,绝非文明之论,不可推崇之。

中国要与美国比科技,跟德国比严谨,同俄罗斯比勇猛,和不丹比环境,给芬兰比幸福,开创领先世界的华夏文明,就必须在学术研究方面加大力度。多年来,国家一直在强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耗费的资金大得惊人,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问题就出在学术研究的不到位。在人们公知的领域大费周章,又失去重点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是徒劳之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纳入目标考核机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措施和奖励办法。“迫切需要研究成果”的声音,让人感动。目前的中国,只有从固有的模块中走出来,用全息的历史的目光看问题,全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高标准全新阐释华夏文明,找到能真正改造中国及世界的优秀文化,抓住重点,以学术成果为支撑,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华民族的根源之地树起文明的大旗,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文明传承传播平台,使华夏文明以更新的姿态,更高的规格,更强的声音,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才能从根上去纠错走对路子,从人们灵魂深处来改良转变观念,实现中华文明再次引领世界潮流之梦想。

不知何时,“人心不古”成了历史与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所谓不古,是指社会文明不如以前了。那么,古文明是一种怎样优秀的文明而令无数人心神向往?什么原因使得华夏文明一直在走下坡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说的明明白白。古往今来,人们追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由远古时代的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至鸿篇巨制的历朝档案,由代代相传的民族记忆至无数后代子孙卷帙浩繁的历史著述,无一不是在追寻文明的源流,去传承发展新的社会文明。从最早的“整威仪东南行,求阳翟夏王之古都”的“少康中兴”,到商朝“维禹甸之”“缵禹旧服”、周朝的“陟禹之迹”“我有夏”,再到春秋“克己复礼”“复孝慈”,从三国“兴汉灭曹”到清初的“天地会”,再到近代的“中兴会”,文明复兴成了无数华夏子孙的共同理想。

然而,查阅文明的档案,翻开一部部文明专著,许多人谈文明,不是长篇大论的讲文化、历史故事,就是把出土文物、古科学技术作为重点。使得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认识不是更清晰,而是变得更模糊了。导致人们对华夏文明的误解多于了解,对中国历史的误解多于了解,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多于了解。这些都使我们破译华夏文明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

如今,文明传承成了最热词语,如果传承是为了传承这些鱼龙混杂、互相矛盾的文化,强取豪夺、打打杀杀的故事,那么这样的传承宁可不要;如果传承是传承古科技、古文物,那么这样的传承毫无意义可言。我们究竟该传承什么样的文明?

文明是人类灵魂的生发和皈依,是人类生命的本源和精神的活动场所,是一个社会的标志,是历史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一个执政者能力的综合展示。人类只有呼吸到了文明的空气,生存在文明的环境里才能真真切切的拥有幸福感。是中华文明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良知,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孕育着我们民族的未来。而我们却不知华夏文明的大门口在何处,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各种冲撞日益剧烈,人们对文明、文化、信仰、价值、个性、共性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了身份认同的标准,人在与世界相处时就有了确定的坐标。反之,认同出现危机,人就会失去方向,产生迷茫感。一个国家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信仰、文明有了明确的认同,方位确立了,才能有每个人正确的身份认同。正是因为人们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存在许多偏面的误解,而让人们对中华文明产生含糊的认识,从而空自豪,最终导致文明不自信而失去文明。空洞虚幻、失去自信的文明是无法抵抗西方文明的。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通过各个渠道向中国的各个器官、细胞输送甜品,这些甜品像高血糖一样侵蚀着五脏六腑,出现了机能运转受限,生命活力衰退等并发症。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借此机会大力鼓吹西方文明,把西方说成人间天堂,中国则成了地狱。造成百姓积怨政府,人心更焦躁,思想更迷茫,精神更空虚,导致失去自豪感和自信心,出现了外企热、出国热、移民热、留学热。面对西方文明咄咄逼人的历史现状,难道华夏文明就只有节节败退这一条路可走?

随着文明的不断滑落,人民期盼文明的呼声越来越高,创建文明社会成了当前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又将用什么样的力量来托起华夏文明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一路远航?

一个民族只有独立不变的文化,才会有永久不散的精神。在物质文化统治下的今天,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成了社会时尚,与世无争、自甘清贫、大公无私的人反而被耻笑,空洞苍白的说教让人变得愈加变本加厉。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不同步不相容之矛盾?

先弄清楚中华文化,再去研究世界文化,才能明白中国最适合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戊戌变法”之后,许多人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束缚思想的文化,全盘否定了封建文化,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文化来替代,只有到西方去寻找。结果是狼来了,更乱了。接着对文化又提出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观点,取舍的结果是几乎全盘接受了中西文化,社会变得愈加混乱不堪。十多年来,又要回归于民族文化,一直在强调民族文化是如何如何的重要,却又讲不出重要在哪?优秀在哪?最后的结果是:不得不回过头来极力称赞、神话西方文化。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下,中华文化该何去何从?

文化的伤害深入骨髓,但很难察觉,杀人于无形,却不留痕迹。但凡侵略大都是从文化侵略开始的。为什么官方推崇了二千多年的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毫无抗御能力?中国能不能被西方文化殖民化?会不会走向历史的老路?

《托尔斯泰传》是这样说的:1906年时,托尔斯泰对俄国斯拉夫民族所负的历史使命已经起了怀疑;他坚强的信心远远地在搜寻别的足以负起这种使命的民族。他想起“伟大的睿智的中国人。”他坚信“西方的民族所无可挽救地丧失的自由,将由东方民族去重新觅得。”在西方的许多哲人把改造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东方,将人类文明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了华夏文明身上之时,中国却在模仿西方,模仿的结果是文明的消落,文化的低迷,信仰的丢失,道德的滑坡,环境的恶化。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完成华夏文明改造中国及世界的历史使命?

如此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始终找不到应对的措施,早已严重阻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破译华夏文明之后才能确立正确的方向,在还原历史的真相中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从古至今,史学都是人类各种学科中最持久、最发达、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她承载着社会的发展历程,讲述着“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的故事,阐释着“安汝止,惟几惟康”的道理,记录着那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担负着彪炳英雄、彰善瘅恶的职责,传递着感知现实、洞见未来的信息。因此,我国近代新史学的奠基人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国之旧史》中呼吁:“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然而,又有谁在历史中找到了一个真正伟大的时代?找到了一个真正能强大中国的源泉呢?

中华民族是个最有历史感的民族,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历史最为发达。而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不但知之甚少,而且相当隔膜,尤其是对上古史的误解、偏见太多太多。上古历史文献主要收藏于夏商周王朝之内。商克夏,夏典籍图法传于商王朝,周克殷,夏典籍又传之周王室。《吕氏春秋》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武王大悦。”《春秋左传》载: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假传圣旨骗走了天下最珍贵的文化典籍,“王子朝携‘周朝典籍’出逃……公元前505年,周天子的人在楚国杀了王子朝,典籍遗于世。”这是一条十分清晰的有关夏文化的流传链,有了这些史料,足以证明夏文化的无可置疑的存在。数量单一的史料遗失之后,仅存的又遭春秋孔子的篡改、删除,再遇秦“焚书”之灾,导致上古史料残缺不堪,面目全非。使得多少人梦想走进中华文明,都被挡在了历史门外。

上一篇: 钟华论:赓续中华文脉,光耀复兴之路
下一篇: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