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清澈与明净;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9月25日,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初中历史组在备课室5进行了2023年第五届校级课题结题汇报交流会,会议由初中历史组教研组长岳丽媛主持,全体初中历史教师参加。
首先进行汇报的是刘晓宁老师,课题为《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刘老师讲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核心素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便成为了中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前提。刘老师从利用教材读“懂”历史、用好中考真题、研究非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策略阐述。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又体现了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之后进行汇报的是杜丽老师,杜老师的课题是《教学立意的定位与提炼——《东汉的兴衰》一课为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杜老师认为有一样东西不可忽略,那就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所谓历史教学的灵魂,就是教学的主题,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了解并希望学生形成的意识、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的最高层次。每一节历史课都可以围绕一个主旨,体现一种精神,渲染一种历史氛围。如果一个单元没有一个主题,一节课没有一个灵魂,我们对选择上课的切入点和载体就会无从下手,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够提纲挈领地把这些素材统领起来的“火车头”。杜老师结合课例,提到任何方式,都不能脱离历史课本。因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历史课本都是最直观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源头。教师就可以从书内容出发,来首先引导学生对这节课问题的思考,然后再在书本内容上进行先关历史的挖掘,加强中学生对于历史课本的重视性,将史料实证的素养培养从中激发出来。
最后进行汇报的是崔惠娟老师,崔老师的课题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题多变”训练的策略研究》。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倡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奠定基础。崔老师从同题异构(审题能力)、异题同构(探寻规律)、一题多解 (拓展思路)等多方面举例进行了例证,并研究出了相对应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教师责无旁贷,近几年中考历史考题出现了更多的新材料、新角度、新设问,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这些新变化、新挑战,也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中“一题多变”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水平,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
初中历史组将以本次课题结题为新的起点,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一如既往地重视教科研工作,坚守初心、砥砺深耕、钻尖仰高,不断书写教学教研的新篇章!
★
★ ★ ★
★
文图:初中历史组
审核:张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