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状况综述.pdf

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状况综述.pdf

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状况综述.pdf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 2010 第22 ChongqingUniversity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22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近年来,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 集中体现为众多以此为选题的硕博士论文的出现。本 文从大陆与台湾地区一些硕士论文的写作时间、选题的角度、征引史料的情况等方面来看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 究状况, 并还从中国近代邮政近代化与地区性邮政史两个研究角度对相关硕士论文进行具体分析与评述。虽 然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亦有众多的不足之处。总之, 硕士论文在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邮政史研究; 硕士论文; 研究状况; 综述 中图分类号: K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8268( 2010) 03-0065-07 有关近年来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状况, 他对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的一些基本状况做了一番简要的梳理。根据苏氏的统 近年来发表的与此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仅有二三十篇 相对于其他近代史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 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还是一块尚 待开发的处女地。

然而, 在苏氏的两篇综述性的文章中, 就其所 考虑的文章范围来看, 近年来的硕士与博士论文 大多并未入其/ 法眼0, 只是在5近年来民国邮政史 研究综述6一文中, 简要提到三篇硕士论文。但据 笔者粗略统计, 截至 2009 仅大陆地区硕士论文就有十二篇之多;博士论 如果将苏全有先生的博士论文(修改后由中华 书局出版, 名称是5清末邮传部研究6, 其中有部分 内容涉及邮政) 也计算在内的话, 亦有两篇。同 博士论文有两篇。这样算来,就笔者所 总共有硕士论文十六篇、博士论文四篇。相对于二三十篇一般性的研究文章而言, 些硕士论文在此课题研究中所占的分量及所应处的学术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苏全有先生却并未 将这些文章充分考虑在内,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收稿日期:2009-12-17 修回日期: 2009-12-29 作者简介: 河南开封人,厦门大学2008 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海关史和近代邮政史 等研究。 这两篇文章分别为: 苏全有, 李风华: 5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综述6, 载5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5近年来民国邮政史研究综述6,载5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62008 其实,这种在写学术综述或学术史回顾时, 不将硕 博论文考虑在内, 是当今大陆学界普遍的现象。

而港台地区则大多将其包含在内, 尤其是硕士论 文。这一方面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以往这些文 章大多并未出版, 查找不易; 另一方面是受一些观 念的影响, 不太重视硕士论文。如今, 随着许多优 秀硕士论文的网络化, 我们应该肯定这些文章的 学术价值。 本人拟在苏全有先生的两篇综述性文章的基 础之上, 着重讨论近年来的硕士论文, 指出这些文 章在推进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求更全面地了解学界有关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的现况。 下面先对收集到的硕博论文进行总体的分类与评述, 以期对近年来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状 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 从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论文写作的时 间来看, 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 台湾地区有关此方 面研究的研究生论文, 写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分散, 时间跨度比较长。早在 1958 国现代邮政人事制度之研究6作为其硕士论文的题目, 直到1996 陈怡芹的硕士论文5日治时期台湾邮政事业之研究( 1895- 1945) 6才涉及这一 领域, 二者相距近四十年。近年来, 由于受到地域 和资料的限制及史学研究趋势转向的影响, 没有 新的相关硕士论文出现, 且有关中国近代邮政史 的文章也很少见。

而大陆地区有关此问题的硕士博士论文的写 作时间, 则集中在2005- 2008 一篇博士论文)、2006 年三篇、2007 年四篇、2008 含一篇博士论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 映出, 大陆有关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有增多的趋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性档案资料的大量开放, 一方面,随着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史学研究生队伍 的不断壮大, 选题有向先前研究比较薄弱的方向 转向的趋势。 其次, 从论文选题的角度来看, 硕士论文的选 题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从总体上分时段 来论述近代邮政史, 比如, 5试论晚清的海关邮 政6、5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6、5近代中国邮政的 统一与发展研究6( 1896- 1937) 、5近代中国的邮 一八九六)一九二八) 6等总论性质的文章始 终是以/ 中国邮政的近代化进程0这一主线来贯穿 的。另一种是按地区性来研究, 做某个特定区域、 某一省份或单个城市的研究。如5抗战时期西川 邮政研究6、5苏中邮政事业早期现代化过程6, 有湘潭大学黄小用副教授的三位高徒的三篇有关湖南近代邮政事业从 1899- 1949 年的一系列的 分三个时段的文章。其实在这些地区性的研究文 也能够看到近代化的影子。

但他们文章的侧重点在于各自地区不同的邮政管理制度。 就博士论文的选题而言, 大多只做某一个小 的独立的方面, 比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贾秀堂选择 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 邮政储金汇业局0作为其 研究对象, 1930-1937 年这一时段, 。国立台湾大学何辉庆博士的论文51934 年华满通邮之谈判6亦是如此 。这种以一个独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 在硕士论文 中也可见到, 51932 年上海邮政工人罢工事件研 究6一文即是如此 。从选题及研究的成果来看,做地区性研究比做总体性研究水平要高且挖掘的 深度也要深。 最后, 从征引史料的情况来看, 在硕士论文 总体而言,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 文章所征引 的史料范围愈广泛。最初的几篇文章并未运用档 案资料, 而后来的文章则多运用了档案资料。其 开始时总论性的文章比较多,后来则是区域 性的文章占了多数, 并且多运用了本省所藏本地 区的有关邮政方面的档案。这是一个显著的进 步。另外, 最初的几篇文章, 所引方志、近代报刊 与文史资料也很少, 后来随着区域性研究的增多, 许多人开始运用这方面的资料。比如, 论海关的近代邮政6和崔红欣的5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6, 二人在运用史料方面几乎限定在早先出 版的一些史料上。

而福建师范大学胡中升的 51911- 1928 年福建邮政的发展6、四川大学李致 远的5抗战时期西川邮政研究6等文章则开始大量 引用当地的档案资料、方志资料及文史资料。博 士论文在材料运用方面大多使用的是专门的档案 资料, 花费的精力与时间也非硕士论文能比。史 料范围的日益扩展也为近代邮政史研究的兴起提 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 在整个晚清时期, 邮政的 管理权一直是掌握在海关管理者的手中。在晚清 近代化的过程中, 海关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 考察晚清海关与邮政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中国 近代邮政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以此为选题 的硕士论文也有几篇。 第一篇是吉林大学于越的5试论晚清的海关 邮政6 扣海关邮政这一主题,对海关邮政产生的背景和 发展的过程进行阐述。其中对海关邮政的管理进 行了初步的研究, 分析了它的特点与影响, 作者试 图对晚清海关邮政有一个比较全景式的认识。其 中文章比较有新意的一点是介绍了海关管理邮政 的内容, 包括海关对邮政的业务管理和其他方面 的管理。在邮政的业务管理方面, 作者从邮件管 理、邮路管理、邮资管理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了介 绍。文章对其他管理的理解主要从财政管理、机 构管理、人员管理入手, 通过对它们的发展变化的 阐述, 勾勒出晚清海关邮政的大体轮廓。

另一篇是5晚清中国邮政的近代化6 。作者主要探讨的是晚清邮政的近代化问题, 体现在论 文中, 主要是对邮政/ 组织管理方面0近代化的研 究。但作者在这一方面的论述与前篇文章相比, 并无多少创新之处, 且所引史料单一, 此一章节仅 引用了5中国海关与邮政6与5天津邮政史料6。其 实将邮政放在整个晚清近代化的进程当中考量, 把它当作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失为一个很 好的视角, 且许多人都尝试过。然而问题的关键 是怎样运用现代化的理论来统摄它, 或者如何把 它作为晚清现代化的一个例证, 进行全方位的研 在这一点上,前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有待进 一步的挖掘。 第三篇是天津师范大学尹学梅的5制度、动作 与效应: 清末国家邮政事业述论6。作者虽然未在 标题中指明研究的时段, 但从文中很明显可以看 作者将时间段限定在1896-1911 年。在运用 资料方面, 作者并没有优势, 但她将时段缩小之 就其所能掌握的材料对这一时期的国家邮政事业做出一番有条理的描述与划分, 将这一事业 放在近代制度转型期这一大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 研究, 实属一种成功的尝试。正如作者所言, 试图从一个新视角对晚清国家邮政事业进行新的认识, 通过对晚清时期中国国家邮政的产生、发 展状况、业务经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等方 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从而为我们更好地 理解近代中国的制度转型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个 案0。

作者还对这一时期邮政与民信局、客邮、驿 站裁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指出邮政与三者之 间的竞争是/ 扭曲0的竞争, 并指出, 这一过程是国 家邮政/ 统一0的过程 与尹学梅观点不同的是,胡婷在其硕士论文 5近代中国邮政统一与发展研究( 1896- 1937) 在1935年民信局全部取缔, 中国近代邮政 实现统一, 意指邮政系统的统一。0 指出在近代中 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才彻底解决了洋员占 据中国邮政管理权的问题, 而中国邮政才从真正 意义上实现了统一0。作者在文章中, 还对取缔民 信局的复杂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认为/ 取缔民信 局是全国邮权统一的关键步骤0。她/ 还宏观分析 和微观论证了民信局的取缔与邮政近代化的辩证 关系0。作者指出, 在评价近代邮政的统一和发展 历程时, 既要看到邮政统一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又要看到近代邮政发展的 不平衡性和落后性0 在台湾地区,也有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 近代中国的 邮政 10]。该文探讨了传统通讯机构与新式邮政 之间的关系, 对代表西方列强利益的客卿在近代 中国邮政建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系统的研 究。作者还分析了邮政发展与近代政治、社会、经 济、文化间的关系, 指出西方制度被移植到中国, 证明了中国文化的融合力。

另一篇文章是廖德修 的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邮政事业6 11]。此文旨在 探明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之下, 近代邮政在抗战中 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六章: 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战前邮政发展的大势0, 属于背景交代。第三章是/ 战时军邮制度0, 一典型的战时业务范围的内容、利弊进行了探讨。第四章是/ 后方邮政的发展0, 乃从战时邮务的经 营、金融功能的提升、对外关系的维系和邮运难题 的克服等四方面着手, 描述了战时邮政事业的发 展状况。第五章是/ 沦陷区邮政的维持0, 叙述战 时邮政设法维持沦陷区邮政的诸多措施。最后作 者得出结论: 战前邮政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

上一篇: 走进中国历史,探寻五千年文明起源
下一篇: 2021 年 12 月 4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逝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