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军事历史2010BasicLawsM_|ita吖HistO试论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摘要:军事历史研究是一门科学,把握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本功。研究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把握构成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外,还要抓住反映其本质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点;要把握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了解其真相,决不可想当然地推演和联系,更不可道听途说;要把握党史、国史、军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源头上研究影响历史进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键词:军事历史研究基本规律和原则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文章编号:10吆一4883一(20lO)01—0c155—06军事历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笔者常常感到,在表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往往因为缺少一句话,就造成重大失误。其实,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注意把握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没有了解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军事历史研究的大忌,也是不注意基本功训练的表现。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一、研究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把握构成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外,更为重要的是抓住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本质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点,否则就会造成失误(1)有一次,笔者在审读国家某部门准备印发全国的一部史稿时,发现关于黄埔军校创办的表述有缺失。
文中写道:“192455—万方数据军事历史2010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事实上,表述黄埔军校的创办,有两个要素砥柱作用,有四个要素不可缺少:不可缺少,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与参与;二一是积极倡导建立和坚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是孙中山的同意与需求。这两点构成一段完整的一战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历史,缺少任何一点,都会使要素缺失,使人误最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集全读这一历史。史稿在表述黄埔军校的创办时,仅国、全民族的力量抵抗日本侵略。1936年西安简单地说孙中山的作用是不够的,因为不仅中国变前后,中共将“反蒋抗日”政策调整为“逼蒋共产党人围绕黄埔军校的创办做了大量工作,而抗日”,进而改为“联蒋抗日”。在此后的八年抗且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创办的第一所军校,有战中,中共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政策不动摇,反投重要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一部反映党和国家正史降、反分裂、反磨擦,以“有理、有利、有节”的书稿,表述时就更不可缺失要素。的斗争,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正确的表述宜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一战线,直至抗战胜利。和参与下,孙中山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二是提出并贯彻了全面抗战和持久战的战略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总方针。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抗日战争的形势,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兼任总理确立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方略,坚持全面抗战路”这样表述就比较准确全面。线,贯彻积极的持久战战略,不断地消耗日本的(2)另一部史稿写道: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物质力和意志力,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在世界反束以后,面对国民党的“和谈”要求,“毛泽东法两斯战争乃至人类战争史上独树一帜。与中共中央坚持一定要渡过长江,统一全国三是独立领导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承担抗”读这段文字会给人一种可能的误解,即面战最困难的战略任务。开辟敌后战场,实施大规对国民党的“和谈”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要打模的游击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也“内战”。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突出表现。八年抗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文稿没有完整地表战期间,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日伪军作战12.5构成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事实上,表述万次,歼敌171.4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这一历史事件有三个要素不能少:第一,中国共万人,从日军手中夺取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坚定不移;第二,中地,建立了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共中央决定接受国民党提出的“和谈”要求,揭四是中共党员以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定了穿其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第三,中共中央要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
广大共产党员不怕艰难求全党全军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和谈破裂的情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是况下迅速投入战斗。抗战的中坚力量,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榜样。正确的表述宜为:“在国家面临分裂危险的这种归纳,客观地认识、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紧要关头,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决定接受国民党的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全面准确‘和谈’要求,与国民党谈判,揭穿其假和谈、地了解其实质和内涵,从而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真备战的阴谋。同时,要求全党全军做好充分准片面认识。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客观地把握国民党备,以便在和谈破裂的情况下迅速投入战斗,渡军和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过长江,解放全中国(3)过去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想的战略性转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有三流砥柱作用时,通常讲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个要点: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其实,讲中国共产党的中流一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针对中国万方数据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军事历史2010军事压力和威胁相对减弱,中美两国长期的敌《“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作说明时,把对状态逐渐缓和,周边安全环境大大改善,为军事斗争准备上的转变和军队建设上的转变联系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提供了客观起来,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即条件。
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二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人民解放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领导的人民军队,其建设的指导思想必然随着全“两个根本性转变”是1985年军队建设指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实行战略性转变。思想战略性转变的继续,实际上是对人民解放军三是1985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建设新模式的确定。会议上提出虽然“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6)要素不全或不准的问题在许多史稿中都但“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其原因除了作者没有认真研究历史外,有时有可能的”的科学论断。据此,会议作出军队建可能只是为了节省文字,简单叙述。如有一部史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长稿写道:“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围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l临战准备剿’先后进行了5次,重点是‘围剿’毛泽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朱德率领的4万多的红一方面军。”又写道: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对于保四次反“围剿”时,“周恩来等从实际出发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推动军队以现代化建这段话不长,但有两处错误,是一个典型的因为设为中心的总体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省略文字而造成史实错误的事例。(5)对199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指导思 一是红一方面军反“围剿”时的人数不准 想“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表述,有三个要点: 确。事实上,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是 一是1993年1月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事 万多人,第二次反“围剿”时是3万多人,第 战略方针,实际上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中 三次反“围剿”时是2万多人,第四次反 的第一个根本性转变,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要剿”时是7万多人,第五次 反“围剿”时达到 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准备打赢现代 10万多人。不能简单地讲“4万多”。 技术特别 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是 二是指挥第四次反“围剿”的红军领导人表 人民解放军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述不准确。当时,朱德担任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 二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国在经 面军总司令,周恩来担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 济建设上开始实行两个转变,即:在经济体制 军总政委。事实上,第四次反“围剿”是在毛泽 上,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东已经被错误撤销红军中领导职务的情况下,由 制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型 周恩来、朱德排除“左”倾干扰,根据以往红军 向集约型的转变。
在新的形势下,1995 年中央军 反“围剿”作战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指 委明确提出科技强军战略,其重点就是加强国防 挥取得胜利的。他们共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 科研,改善武器装备,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建 作战。该书稿在叙述时,仅提到“周恩来等从实 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 际出发 ”就漏掉了朱德,造成史实错误。 可见,把握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一要了解三是1995 年12 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历史,知其所以然;二要准确表述,舍得花文 《“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军委领导在对 字,不可任意简略。 57—万方数据 军事历史2010 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二、研究重大历史事件。一定要把握历史事 来,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 件的基本过程。了解其真相。决不可想当然地推 战场的宣传和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2005年纪念 演和联系,更不可道昕途说。否则就会造成失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 误。形成硬伤时,笔者参与为国家领导人起草有关讲话稿。课 (1)英籍华人张戎为撰写一部题为《毛泽东 题组讨论后确立了一个新观点,即实事求是地表 ——鲜为人知的故事》的书,到各地做了一些采 述正面战场的作用。
怎么表述为好?原则是既要 访。由于道听途说,她采用了许多不实的材料, 实事求是地反映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作 致使该书错误连篇,如认为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 战,又要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还要 事件根本不存在。此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影响很 考虑到人们特别是老同志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感 大,也误导了不少人。其实她的失误就在于道听 情。为此确立了三个原则:一是强调中国各族人 途说,了解的所谓史实是不准确的。事实上,飞 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战争胜利, 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肯定存在,当时中央红军出 这是讲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二是客观表述中 版的《红星报》在第二天对此事就有详细报道。当 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 然,张戎也理解不了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红军官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