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的得与失》读后感
看完还是百感交集的。
其中给我补充的诸多知识、填补的诸多空白不必一一赘述,但是许多读完后的思考却不得不提一下。
我族浩瀚历史中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地方。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却疏忽了这些历史的思考教育,转而向一些刻板常规的、偏向民族情绪的、浅显易懂的地方进行记忆教育。私以为这样的教学是非常难推动我国学子历史素质提升和历史思维发展的。
以研究发明为例。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为何可称为“四大发明”?我们课本总是浅显的提到造纸术印刷术降低了书本传播的成本,却忽视了印刷术前为何一书值万金、为何有些家族能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也没有更深一步去提及印刷术对打破“学阀”“门阀”“士族”等特殊阶层垄断的力量,更别说以史为鉴思考当今是否有特殊群体以特殊方式垄断特殊资源以形成“阶级”这种引导了。虽然我们以试卷为媒介,通过一些题目史料或多或少的有了这些思考,但是更多非历史学科的学生就完全没有这种思考了。那么我们的历史教育,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教育,对印刷术就很浅显的停留在“唐代雕版印刷”“宋代毕昇活字印刷”这种机械记忆,这种刻板印象记忆背诵甚至比数学物理等公式还要死板,别说提升学子历史素养了,连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知都没有。
又以史观为例。我极其喜欢德国布莱希特的《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它很短,却很深刻。其中对我族史实中的“砌了一天的城墙,天黑之后,万里长城的水泥匠在哪里过夜?”这段话我也印象深刻。我们历史教科书中对此方面的思考比较欠缺。在近代史时,我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强调人民的力量,从三元里抗英开始到淮海战役人民的小推车;但放到占我族历史极为漫长的两千年封建史却很少提及这一点,仅有秦末农民起义有做一些论述。同时,我们对乱世中民众的力量额外看重,但是却忽略了“盛世”下的民意。即使在汉朝强盛期,因土地兼并问题卖身为奴者也不在少数;大唐盛世下,也免不了不少人因两税摊派而背井离乡。或是因为我族历史浩瀚漫长,又或是其他原因,我们的历史教育总是在宏观上极尽笔墨,却在微观上不甚在意,私以为这是一种史观的不当,亦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一大缺陷。
再以时间轴为例。我国历史教育大多紧扣三点进行教学,即政治、经济、文化三角度,私以为这是很合理的划分。若将历朝历代割裂开来,历史教科书讲得其实是相当不错了;但若是整合在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时间轴上看,其实是比较凌乱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我族漫长的历史上都是一个连贯性的东西。正如书中钱穆先生所言:“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却在许多地方产生了割裂,对于很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地方要么太过宽大宏观,要么太过模棱两可。我此处所言的割裂,是说本质内容的割裂,即为什么当时的政策、经济会往此方向改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例如汉唐税法的本质如果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一路推断,是会发现两者是换汤不换药的,这点我们教科书却忽视了。这种缺漏就会显得我们的历史学习陷入一种怪圈——我们的封建史看起来一直在进步,但是实际上却一直在后退(相比其他文明)。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对问题本质的探究和引导把握的不够。
当然,并不说我国的历史教育很不好。实际上,作为一个历史如此漫长的文明,若要每个人都细细去探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教科书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让学子们都能知晓我族千年的主要历史,自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只不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我认为知史是不够的,懂史才是关键。而我们的教育至少在我的感觉上,其实是以知史为重的。但是九年义务教育知史也就罢了,高中教科书在必修上加些懂史的思考引导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钱穆先生最厉害的点在于,他的这本书真的很薄,也就180页整,却从宏观微观、大处小处把汉唐宋明清都说了个通透。他不在意哪个名人政客啥时候出生又遭遇了什么,只是认真叙述着历代政治的得与失,但就已经讲得发人深省了。当然,此书虽受很多历史爱好者推崇,但其本质上还是偏向于基础方面的。虽然我上述所言的诸多思考都由此书引导而来,但是要细究具体历史,那此书就力不从心了。而且书中的客观也很重要,钱穆先生并没有因为汉唐如何兴盛就忘记了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汉唐宋明清本质上百姓生活皆无二质,而五朝本质上都是封建王朝,其实没有谁优谁劣之分的。或许有一国朝重武,又有一国朝重文,但为文为武都是为了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断然没有什么穷兵黩武开疆就胜过文充财富偏安的理由。
总而言之,是一本很好的历史科普书,强烈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