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寻梦寻路”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五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共用一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在面临外来大举入侵以及最初用武装反抗侵略失败后做出的强国尝试。内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件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大事。而这四个事件又构成了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这是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国势衰弱的觉醒,也是中华民族自救过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幕。中国人用短短的半个世纪进行了欧美国家几百年的强国尝试,虽然其中发展与失误并存,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是后人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因此,第二单元既是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升华,也是对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开启,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着从民族内驱力方面去体现整个中华民族都在寻找强国之路的民族共性和反映当时的时代共性的想法,将本单元划分为两个专题,寻梦之人和寻路之旅。通过学生对当时各阶级、阶层的寻梦之人的行为的了解感受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救亡图存”,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在时代最强音的召唤下,民族之梦就是个人之梦。但是不同阶层和阶级,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寻梦之人所寻找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从而分析出人们的选择是会受到自身的视野、学识、心胸等众多方面影响,但是要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去寻路必定能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之路。
两个专题一个从人出发,一个从路出发,都在反映当时的时代主题。重点是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是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点击打开链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各阶级探索之路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通过对各阶级探索之路成败的分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对应课标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阵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有哪些代表人物?2、这些人物领导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3、这些历史事件之间有哪些共性与不同?专题划分专题一:寻梦之人课时)专题二:寻路之旅课时)专题二中的活动《我的强国路》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寻梦之人所需课时课内共用四课时,每周两课时专题一概述专题一是以人为主线描绘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先进的中国人进行的四次救亡图存的尝试。认识到他们都是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以国家发展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行为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进的原动力。从这些尝试中看到这些人带给中国的变化、对历史的推动和对后人的启迪。
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四次事件和代表人物难点:对不同历史事件的评价专题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各阶级探索之路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题问题设计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所领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何种推动作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会在哪个方面产生对人民的影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将果实拱手相让是不是意味着革命的全面失败?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区别的时代原因是什么?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体课件、视频材料《走向共和》2、相关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常规资源《中国近代史》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活动设计1、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模拟。(体会在当时顽固的清廷内部有人能够站出来去改变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一种进步)2、大猜想:如若袁世凯不叛变?分析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关键不是偶然的叛变因素而是没有社会根基。说明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不是以此明智的尝试。不管如何,改革家都会用自己或许微薄的力量给社会带来些许变化与活力。3、孙中山与中山装的介绍。通过中山装设计理念的阐述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4、新文化风尚大搜寻。(利用网络、书籍、历史遗迹、询问老人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时尚青年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评价要点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 地位和作用。 专题二 寻路之旅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一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一课时 专题二概述 专题二以探索之路为主线,一来分析为什么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等这些先进的 中国人会选择不同的救国道路,其中有何社会背景和个人因素。二来体会中国人在寻求“救 亡图存的道路上是一步步深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不管最终的结果是否成 功都是应该被后人铭记的。 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 (1)1919 年之前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和规律。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为以后的革命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迪。 重点: 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器物之变——制度之变——观念之变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这四个历史事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近代化探索器物之变——制度之变——观念之变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阶级探索之路成败的分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 专题问题 设计 每场运动的失败都会留下一些启示和教训,你能说出你所能分析出的某个运动留给后人的启迪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 多媒体体课件、视频材料《走向共和》 2、相关网站: 3、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 4、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 常规资源 《中国近代史》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 以《我的强国路》为题撰写一篇以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的小论文。可以选 择学过的派别,根据他们的理念设计强国之路,可以有所创新。也可以自成一派救亡图存。 字数600 评价要点知道近代化探索器物之变——制度之变——观念之变的演变。 通过对各阶级探索之路成败的分析,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