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学史观|唯物史观

历史学史观|唯物史观

历史学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主要现点

1.唯物史观的由来

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习惯于把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看作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束了历史上的唯心主义,确立了科学的历史观,把历史学从神学的婢女、唯心主义的奴仆地位中解救了出来,使它得以发挥科学的学术功能与崇高的社会功能。唯物史观关于历史的过程论、规律论、可知论等等,成为史学理论的根本观点,成为史学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和理论标志。

1842--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开始提出了符合历史唯物论 的观点。之后,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是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1844年1月他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马克思已经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分析社会历史问题。1844年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他们已各自独立地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始对唯物史观作出经典表述。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是唯物史观形成、问世的标志性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从地理大发现、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商品贸易的扩大、世界市场的建立和资本的扩张等方面详细说明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出发,考察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提出了“社会形态”的概念,进而发现了社会形态的内在矛盾及其演化趋势,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20世纪初,在十月革命胜利的激荡下,中国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生根发芽。

2.唯物史观产生的原因

唯物史观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不是偶然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起义,1836年到18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暴动,都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历史力量而行动的表现,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唯物史观的诞生,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实践这一迫切要求。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大环境为马恩提供了巨大的研究舞台。大机器生产,不仅给人们 提供了一种支配自然的巨大能力,而且建立了生产劳动的社会化组织。这种社会化组织使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明朗化,使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塞状态,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性、重复性,从其中找出一般规律来。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体力行,深入到当时欧洲各国的工厂企业和社会底层,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刻剖析:分工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的根源,为创立唯物史观开辟了新的出发点;借助分工对生产劳动本质的揭示,马恩找到了社会历史的基础,加深了对物质生产活动的认识,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革命的决定性因素,这对唯物史观的创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革命的实践,批判地接受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合理内涵,并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才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先进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他进一步完善了空想家和历史学家的种种不完善理论,创立了唯物史观。

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辩证法两个有机部分组成。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的生产方式和物质的生产力;历史辩证法强调不仅仅把生产力、经济、物质归结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还包括政治、文化、思想、自然等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可见,唯物史观承认历 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 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注:此处说的是研究方法,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是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发展史有其特定的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最终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 时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看待历史的基本观点包括:

①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②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

③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唯物史观将社会发展的诸因素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私有制、阶级、国家、领袖、人民群众等等,就为我们在史学研究中科学地归类历史现象与史料,透过历史的表象认识本质,提供了可靠的思维依据;它将历史的演变及其层次分为:社会形态的依次交替,从原始社会到私有制向非阶级社会的高级复归,国别史、区域史、民族史向整体史、世界史演进,人类发展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等等。为我们在史学研究中分侧面、分层次地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路向。

在阐发唯物史观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为历史研究指出了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如实事求 是、从事实出发的原则与方法、阶级分析的原则与方法、历史地分析问题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还为我们从事科学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严谨的学风与美好的学德要求。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査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总之,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是理论原则的(如理论概念、范畴的运用,原理、观点的阐发等),是思想精神的(如理论立场、学术品德等)。

二、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1.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这里的“人”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为主体的人;这里的“人”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里的“人”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人,而不是那种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人的实践性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所说“物”,并不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物质经济条件或任何先在条件,而是人们本身的“物质实践”。

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唯物史观的很多重要概念都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性上的。例如唯物史观所说的历史发展 规律是指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所说的“存在”是指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不是在“人之外”决定人的命运的外部条件;所说的生产力指的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而不是“人”和“物”的机械组合的结果;它所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关系、结构、体制和制度,都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且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改变、发展而相应地改变和发展,而不是那些关系、结构、体制和制度靠什么“我推动你,你推动我”的“矛盾”推动自己发展。

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唯物史观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实际上是“生活决定意识”,甚至可以说是“实践决定意识”,因为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虽然唯物史观反对以抽象的“人性”“意识”“精神”等等作为观察和解释历史的基础,但并不否认这些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

3.如何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解,从学术界近年来的讨论看,主要有三种见解:

一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五个时代(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共产主义),只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各民族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形式所作的大体归纳,并非普遍规律本身,因为很多民族的历史都没有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

另一种见解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和五个社会形态也是普遍历史规律,虽然有的民族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但从总体上看演进轨道并没有脱离那个顺序。

第三种见解认为,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人类世代从事生产劳动,就必然要在不断改善生存的客观条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素质,从而也就必然要促进人性越来越多地脱离动物的野蛮性,具有越来越多的文明性;从而也就必然推动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有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演进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序列,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种或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那些序列在不同程度上概略地显示了人和人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律性。

4.如何理解“自然条件的制约与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之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十分重视地理环境,因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 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但不像地理环境决定论认定的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政治制度、国民性格、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马克思认为地理环境归根到底是随着人类生产能力和劳动方式的发展而相应地变化的,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人类以什么方式控制、利用地理环境。

5.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唯物史观指出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终极动力就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 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恩格斯认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 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 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 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6.我国的研究现状

李大钊于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唯物史观在我国的发展已有90余年。在这近一个世纪里,唯物史观的发展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形态。归结起 来,有两大历史形态:一种是由列宁开创,以斯大林修改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依据的传统的东方形态。基本特点是重在社会客体之间矛盾发展的历史必然,基本分析范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论。它强调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暴力革命、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唯物史观就属于传统的东方形态。另一种是自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始,包括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形成的唯物史观的西方形态。西方形态的唯物史观其基本特点是重在历史主体的发展方面,它以实践模式、人学模式、生态学模式等解读和发展唯物史观。它强调物化、异化、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社会批判,走议会式和平革命的道路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了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形成。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历史实际和史学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史学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并不相同,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90年代的学术创新以及21世纪以来的学术反思和展望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克服了教条主义、公式化的理解,恢复了唯物史观的生机和活力。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从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和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比较典型地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对历史理论的探索情况。1984年9月,全国唯物史观形成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安徽黄山市举行,该会真实地反映岀当时理论探讨的热烈情景,吕振羽、谢本书、蒋大椿、叶汝贤、郑观卫、苏凤捷等人的观点值得关注。第二阶段的认识过程中,蒋大椿在《唯物史观与史学》一书中对唯物史观及其与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宁可、林甘泉、漆侠等学者均对唯物史观及其具体内容进行了再认识。唯物史观作为一个体系、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系统地、全面地、联系地考察历史的运动变化过程,成为此期理论创新的亮点。步入新世纪,史学家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更加理性化,把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升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更体现出了一种发展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出一种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自觉意识。

新时期以来,学者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自身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研究取得了新 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

其二,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中考察,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具有全球视野。《古代中国与世界》是刘家和在这方面的代表作。侯建新、马克垚、刘新成、齐世荣、于沛、李文海、龚书铎等学者都关注了中外历史研究的结合问题。

其三,突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其四,强调了历史学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规律,完善了历史学的学科体系。

其五,强调了史家的主体意识和史学的独立品格。有的学者主张史学应该走自己的路,还有的学者倡导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历史研究的实际构建新的学科体系。

以上内容学习整理于赵克礼,徐赐成主编:《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54页。仅供历史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2021中国的航天(21)
下一篇: 华夏文明史被谁篡改了?“虩事蛮夏”改为“虩事蛮獶”究竟为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