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以来,文史委在市政协的正确领导下,在主席和分管主席的指导支持下,经过全体委员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努力,文史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征集和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工作有了新进展
2014年以来,在文史委倡导支持下,文史委员和特邀文史委员积极撰写"三亲"史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秦九凤委员写了多篇有关周恩来的"三亲"史料,何永年先生撰写了十余篇清江浦变迁的"三亲"史料,赵亚洲委员撰写了几万字的有关盐河的"三亲"史料,季大相委员撰写了多篇有关人民公社的文史资料。另外,我们还利用自办刊物和社会力量征集了大量"三亲"史料。
1、完成《清江浦印象》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为纪念清江浦开埠600周年,我们组织文史专家编辑了《清江浦印象》一书。本书从历史概况、寺庙会馆、老街老巷、地名风貌、厂店堂馆、交通运输、名人名流、剧团剧场等方面记录叙述了清江浦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全书共30余万字,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清江浦印象》一书的出版发行,不仅为人们留下了百年来清江浦的历史"印象",还为淮安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一份很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并将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方面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
2、完成《淮安文史活页》4期杂志编辑出版工作
(1)编辑出版《大运河变迁述略》专辑。为配合我市世界运河文化遗产宣传,我们与市文广新局合作,组织专家编写了《大运河变迁述略》文史活页专辑,宣传普及大运河历史文化知识。
(2)编辑出版《淮安掼蛋》专辑。与市体育局共同搜集有关资料,编辑出版《淮安掼蛋》专辑,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将淮安掼蛋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做了一项基础工作。
(3)编辑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与书法》专辑。为让机关干部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及书法艺术的内核,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知识,我们与市级机关工委合作共同编印了这一专辑,受到了机关干部与广大读者的好评。
(4)编辑出版《周恩来故事》专辑。我们在去年编辑出版周恩来诗词赏析专辑和周恩来家训、校训等资料专辑的基础上,又编辑了《周恩来故事》专辑。《周恩来故事》中,有许多近年来新征集的亲历亲闻文史资料,极其真实感人,对宣传周恩来精神很有意义。
3、《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征集了三十余万字的文史资料,其中有十余万字"三亲"史料。经过七年努力,《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季刊已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成为广泛征集文史资料和各级领导获取淮安地方历史文化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4、组织社会力量征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与周恩来有关的邮品文史资料、泗州(今属盱眙县)名门杨殿邦家族文史资料,以及有关老干部回忆录类的"三亲"史料等。
5、开展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三亲"史料征集工作。按照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统一部署和江苏省政协的有关文件要求,我们集中征集了抗日战争有关史料,其中包括大量的文字资料和许多历史图片。
二、文史科研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过去,我们文史委基本未开展文史研究工作。2004年后,我们借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契机,组织开展文史研究工作,取得一些成果,但直接对市政府科技和社科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则起于2012年。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文史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淮安文史资料数据库建设项目获市委、市政府创新二等奖,《百里文化长廊——洪泽湖大堤》一书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两年中,主要完成了以下五项文史科研工作。
1、开展淮扬文化研究工作。组织委员开展市级社科课题淮扬文化研究,获得一批研究成果,总字数达70000字。主要内容为:①淮扬文化旅游研究,成果为《大运河文化区与淮扬大运河旅游文化区的几个问题》。②淮扬文化特质研究,成果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淮扬文化核心人文价值和区域发展战略刍议》。③淮扬历史上战争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历代战争对淮扬人文的影响》。④淮扬盐文化研究,成果为《两淮盐商对淮扬文化的影响》。⑤淮安文化归属研究,成果为《淮安地域文化归属研究》。
2、开展洪泽湖水志的设立与应用调查研究工作。对洪泽湖水志文化遗产进行多次实地调查,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撰写了《康熙时期洪泽湖水志的建立与使用》、《清乾隆年间洪泽湖水志考略》等文章。此项研究填补了洪泽湖水志专题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相关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3、开展淮安文史资料数据库和网络应用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数据库和文史网络建设研究工作,不断充实完善文史资料网,增强文史网的征集资料、宣传地方文化和交流互动功能。把文史网络研究与网络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有关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完成。
4、开展新淮安精神研究工作。根据市委领导的讲话精神,按照市社科联统一安排,开展新淮安精神研究,其内容为:①对包容精神应用研究,成果为《论淮安包容精神的时代价值》。②对周恩来包容精神研究,成果为《论包容思想对周恩来人生的影响——基于新发掘的周恩来生平史料的案例研究》。③对韩信进取精神研究,成果为《创新思维是进取法宝——以韩信战略战术对楚汉战争进程的影响为例》。④对《西游记》包容文化研究,成果为《唐僧师徒的包容精神》。⑤研究淮安人口流变对包容精神形成的影响,成果为《淮安人口流变与包容理念的形成》。⑥对淮安地方戏曲艺术中的包容精神研究,成果为《在包容中创新发展——刍议淮安地方戏曲艺术特色的形成》。
5、开展漕运文化研究工作。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大运河有五段河道(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张福河)、两个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遗产区)、五大遗产点(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成功列入大运河遗产名录。为了配合遗产宣传工作,我们专门组织委员着力开展漕运文化研究,完成十多万字的资料撰写工作,为遗产保护利用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文史资料宣传工作
1、通过资料数据库和文史资料网开展文史宣传工作。文史网一年运行下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表现出很强的征集和存储文史资料的功能。因为我们有宣传平台,所以征集对象愿意将资料提供给我们使用,同时网站也取得了广泛的宣传效果,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2、召开座谈会。3月5日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国际会议厅召开纪念周恩来诞辰116周年、邓颖超诞辰110周年座谈会,通过媒体对会议报道宣传周恩来、邓颖超精神。
3、协助江苏省政协承办全省十三市政协文史工作交流会。10月24日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会上,我市与兄弟市政协文史委进行了文史工作交流,得到会议的充分肯定。此次会议对淮安城市形象和文史宣传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4、召开《淮安与抗美援朝》征编工作座谈会。会上,多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对《淮安与抗美援朝》一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书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要广泛宣传此书,宣传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利用文史资料优势参政议政
在2014年3月份委员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委员履职建议为:每位委员每年提一条建议和写一篇"三亲"史料文章或文史类文章。一年下来,很多委员提建议方面做得很好。如秦九凤提出提前做好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准备的建议后,我们立即撰写一篇社情民意稿件,在《社情民意》专报上发出。市委姚书记对此作出批示,建议被采纳。
又如,徐晓虎委员在三月份向我们提出多条建议,我们都认真采纳。其中,关于将淮安掼蛋打造成全国知名休闲体育文化品牌的建议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他的建议提出后,我们与市体育局共同编印文史活页《淮安掼蛋》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11月22日文史活页《淮安掼蛋》作为江苏体育文化项目产品,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的"2014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获得好评。市政协已将如何把淮安掼蛋打造成全国知名城市文化品牌作为2015年的一个重要调研课题。
另外,杨义春、郝宇铭、吴玉山、何永年四位先生联名提出清河区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建议。还有委员提出了《淮安城市文化建设中注意融入相关文化元素的建议》和《在城市户外增加淮安地方文化宣传的建议》以及加强我市社科体系建设、再现废黄河上的彩虹桥等建议,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主动合作、优势互补、节本增效、共同发展"的开门办文史工作方针。继续开展学习型文史组织的创建工作,以项目为工作抓手,以社会效益为工作导向,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文史工作机制,不断把文史事业推向前进。
1、征集周恩来邮品资料,编辑《周恩来邮品资料》。
2、再编辑出版一本有关清江浦文史书籍、整理编辑世界文化遗产——淮安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料。
3、拍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亲"史料专题片。
4、搜集整理漕运总督杨殿邦与大翻译家杨宪益文史资料。
5、通过开门办文史的办法,利用文史活页形式出版专题文史资料,利用文史成果服务大众。
6、继续出刊《淮安历史文化研究》,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继续办好淮安文史网,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宣传淮安历史文化,努力提升淮安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7、协助做好行业文史资料《淮安审计》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8、继续开展文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做好淮安小学地方文史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不断丰富文史资料室藏书和共建内容。
9、编辑出版民族英雄关天培《筹海初集译注》等。
10、开展永济河流域改造调研工作。
11、开展淮安掼蛋城市文化品牌打造调研工作。
12、积极利用媒体宣传淮安文史资料。
13、关注民生与文化建设,积极撰写有关提案和社情民意。
14、完成市政协、省政协文史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