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法律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中国法律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1.[期刊论文]复杂的信任:中国法律题材电影角色关系思辨
期刊:《电影文学》 | 2021 年第 009 期
摘要:中国法律题材电影传播目标是建立一种信任关系,目标指向中国的公检法系统及其工作人员,其中道德性信任与法律性信任关系交织.习俗与法律的并行,导致法律题材电影呈现了一种信任悖论.受制于传统文化和不完善的中国法治环境,法律题材电影在推进法律性信任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依赖道德权威的塑造.中国法律题材电影创作应该去构建一种角色间信任关系的典范,这有赖于中国法律信任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性信任;法律性信任;法律题材电影
---------------------------------------------------------------------------------------------------
2.[期刊论文]当下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刍议
期刊:《法制博览》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当下中国法律史学研究虽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中国法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重构中国法学史研究范式,在充分吸纳西方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本土的传统法律知识,始终站在"法学"的语境中,实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法学化"和"本土化",是今后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学;法学化
---------------------------------------------------------------------------------------------------
3.[期刊论文]重述中国法律思想史
期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重述中国法律思想史,是重述法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突破"糖葫芦"复述模式、突破"以刑为主"和"法律儒家化"论的局限、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律思想史.本文采取宏观理论阐发与具体法律思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明刑弼教"思想的发展变化、律学是儒法诸家思想融合的结晶、先秦诸子各家法律思想的区别与会通、西汉以后的社会思潮和法律思想、区分古人法律思想的精华与糟粕等重要命题做了论证,就开拓"大经大法"思想、"律例关系"思想、"食货法律思想"、"军政法律思想"、"立法思想"及"大法""常法""权变之法"关系思想等陈述建言,对成案"司法判例"说、"从令至例形成明代律例体系"说、清代条例"专指刑事法规"说和"通行"性质"法律形式"说等作了修正.提议改进研究思维和方法,拓宽研究领域,撰写体现融合诸子各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的法律思想史.
关键词:中国法律思想史;大经大法;律例关系;食货法律思想;成案
---------------------------------------------------------------------------------------------------
4.[期刊论文]迈向实用道德主义的学术关怀——从人类学角度看黄宗智的中国法律史研究
期刊:《青海民族研究》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上,黄宗智是一位重要的学者,然而他的研究又具有法律人类学意义.从实践的历史出发,他看到了中国法律从传统到现代长期存在的悖论现象,提出了重新认识中国法律的系列概念与理论.其中,实用道德主义概念贯穿他的研究,是其理解中国法律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在具体策略上,他突出"文献、田野、档案"三结合的手段.然而,最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有二:一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将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冶为一炉进行思考;二是将中国法律视作中国社会的认识论工具.
关键词:实用道德主义;第三领域;法律人类学;实体理性
---------------------------------------------------------------------------------------------------
5.[期刊论文]探究式作业在中国法律史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期刊:《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 2021 年第 006 期
摘要:中国法律史课程面临着内容庞杂、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学知识、边缘化等困境.通过引入探究式作业,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素材背后的法律思想及借鉴意义,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型向积极的参与型转变,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困境;探究式作业;研究与应用
---------------------------------------------------------------------------------------------------
6.[学位论文]中国法律电影中的大众法律文化——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
目录
著录项
学科:法学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7.[学位论文]论杨鸿烈对中国法律史学的贡献
目录
封面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对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奠基
1.对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的创设
2.对法律思想史学科重要性的强调
(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科特征
1.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2.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资料的运用
本章小结
二、对中华法系研究的推动
(一)对中华法系的定位
1.探讨世界法系的分类问题
2.考证中华法系的地位
(二)对中华法系的分析
1.明确中华法系的内容及范围
2.分析中华法系的形成因素
本章小结
三、对法律史学研究通识观的倡导
(一)倡导古今贯通的思维模式
1.倡导古今贯通思维模式的理由
2.倡导古今贯通思维模式的意义
(二)提出多学科相互为用的观点
1.多学科相互为用观点的提出
2.多学科相互为用观点能提出的原因
(三)运用世界性眼光
1.世界性眼光的体现
2.世界性眼光的原因
3.世界性眼光的作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著录项
学科:法律硕士(非法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中国法律
---------------------------------------------------------------------------------------------------
8.[学位论文]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问题与对策
目录
封面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
(一)背景
(二)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我国的法律解释
第一节法律解释方法
一、法律解释方法分类
二、法律解释方法位阶
第二节法律解释体制
一、法律解释主体范围
二、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三者间的关系
第三节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一、解释的必要性
二、解释的有效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当下法律解释存在的弊端
第一节法律解释方法的现存弊端
一、宏观视角下解释方法的弊端
二、微观视角下解释方法的弊端
第二节解释体制的弊端
一、立法解释存在的弊端
二、司法解释存在的弊端
三、行政解释存在的弊端
本章小结
第三章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完善
第一节合理适用法律解释规则
一、厘清解释规则和解释方法的关系
二、明确解释规则的性质
三、以解释规则作为思维引导和操作规范
第二节引入价值判断
一、引入的必要性
二、引入的方式
第三节运用法律解释方法指导司法实践
一、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指导
二、裁判文书规范说理
三、赋予法官的法定解释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著录项
学科:法学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9.[学位论文]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1990——2020)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二)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三)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
第一章 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历程的讨论
(一)对于中国法律人类学发展的开端的讨论。
(二)将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的讨论
(三)将法律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二、关于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
(一)我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
(二)法学与人类学应开展学科之间的规范性对话
(三)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四)中国法律人类学的研究要关注多个方面
(五)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应注意与西方的差异
第二章 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的几个热点(1990-2020)
一、法律多元理论
(一)什么是法律多元
(二)法律多元在中国的发展
二、实践的法律人类学研究
(一)什么是实践的法律人类学
(二)实践的法律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思考法律人类学
四、乡村司法中的法律人类学研究
五、法律人类学的其他研究
第三章 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一、田野调查法的运用
(一)社区研究法
(二)对乡村生活史的研究
二、文献研究法的运用
(一)利用法律文献、文化进行研究
(二)利用档案和资料
(三)利用族谱、口述史的研究
结 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声明
著录项
学科:法律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
10.[学位论文]中国法律调解中的形式与实质关系研究——基于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思想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根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
第2章 中国法律调解的意义和作用
2.1法律调解与审判
2.2 何为法律调解
2.3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法律调解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3.1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的形式与实质
3.2 传统社会法律调解中实质与形式的统一
3.3 现代社会法律调解中形式与实质的统一
3.4中国法律调解:形式与实质的统一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对韦伯形式与实质二分法的反思
4.1韦伯形式与实质二分法的不足
4.2 如何看待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一分为三”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著录项
学科:社会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7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中图分类:地下建筑;食品工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