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解局 | 韩国缘何成为朝鲜“头号敌国”

解局 | 韩国缘何成为朝鲜“头号敌国”

解局 | 韩国缘何成为朝鲜“头号敌国”据朝中社16日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5日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并写入“应在发生战争时完全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据朝中社16日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5日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并写入“应在发生战争时完全占领、平定、收复大韩民国”等内容。

此前,朝鲜曾称美国为“最大的主要敌人”,如今又将韩国列为“头号敌国”,这是为何?

朝鲜历史学家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朝鲜为何此时把韩国列为“主敌”?

朝中社报道,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次会议15日在首都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施政演说,分析评估半岛安全形势。根据这份长达12页纸的演说原文,新华社记者梳理出四大要点:

一是韩国从此是“主敌”,而非“同族”。金正恩指出,朝鲜将韩国界定为“头号敌国”,有必要制定法律对策,明确规定行使主权的领域。他强调,应明确禁止居民使用“三千里锦绣江山”“八千万同胞”等误导朝韩为同族的词汇,从朝鲜民族历史中彻底摒弃“统一、和解、同族”概念;应删除宪法中“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等措辞;应为此修宪,并在下一次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进行审议。

二是废除、切断朝韩合作交流机构、实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在15日的会议上决定废除负责朝韩对话、协商与合作的机构,废除负责朝韩会谈和交流业务的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民族经济合作局以及金刚山国际旅游局。金正恩表示,作为朝韩交流合作象征的京义铁路线,其朝方区段应完全切断,以完全隔绝朝韩边境地区之间的一切联络条件,并拆除位于平壤南部关口的“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塔”等。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_朝鲜历史学家

三是加强国防力量属正当防卫。金正恩强调,加强国防力量并非为了凭借先发制人实现单方武力统一,而是属于自卫权的正当防卫力量,“只要敌不犯我,我们绝对不会单方面发动战争”。“一旦面临战争威胁,我们将迅速采取行动,绝不避战。”

四是喊话美国停止“战争演习”。金正恩表示,美国及其追随势力日本和韩国的反朝对抗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程度。金正恩称,如果敌人挑起战争,我们将全面动员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军事力量,予以严惩。“战争将彻底摧毁并终结韩国,给美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失败。”

半岛局势进入动荡年

朝鲜打出了一套下定义、展行动、表决心、发警告的组合拳。基于对朝鲜半岛问题的报道经验,记者有以下观察:

首先,此次金正恩将韩国定义为“敌国”并非毫无预兆。就在2023年12月底,金正恩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表示朝韩关系“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关系。他强调“要重新确定对北南关系和统一政策的立场”。可以说,15日的宣示是朝鲜重新定义朝韩关系后的进一步行动。

朝鲜历史学家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其次,朝鲜正采取一系列“迎接大事变”的准备。据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13日报道,朝方决定解散多个机构,包括《6·15共同宣言》朝方实践委员会、祖国统一跨民族联合朝方本部、民族和解协会、檀君民族统一协会等。这些机构和团体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与韩国开展民间交流的朝鲜劳动党的“外围机构”。《劳动新闻》报道称,为贯彻落实转变“对南(韩)政策”方针,对敌部门干部动员大会12日举行。大会指出,傀儡集团是应该被全面消灭的主敌,要整编对韩机构,与军事行动统一步伐,有远见地做好“迎接大事变”的准备。这里的“对敌”部门是指原来的“对韩”交流部门。

再次,强硬对强硬,半岛局势或进入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韩国总统尹锡悦16日召开国务会议时表示,韩国现届政府与历届政府都不同,一旦朝鲜发起挑衅,韩方将加倍反制。此前,尹锡悦在元旦致辞时表示,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升级的韩美延伸威慑机制构建,从源头上遏制朝鲜的核导威胁。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_朝鲜历史学家_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3辑

最后,美国大选年,半岛动荡年。美国总统选举于15日在艾奥瓦州启动共和党党内初选,特朗普领跑并胜出。美国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学院研究员罗伯特·卡林和齐格弗里德·哈克日前在“北纬38度网”上发表文章说,朝鲜的备战信息可能并非虚张声势,金正恩谋求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但前景无望,这是他采取当前措施的“主因”。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大选年往往就是半岛局势动荡年,朝鲜以韩国而非美国为敌,是对尹锡悦政府一路跪美的警告。在美国大选年、韩国地方选举年的复杂背景下,朝鲜又一次在尝试定义游戏规则。(记者:杜白羽;编辑:刁泽、王玉珏、闫珺岩、陈丹、杜逾舸、徐力宇)

上一篇: 海东盛国与朝鲜的南北对峙,属于中国历史的渤海国——朝鲜简史
下一篇: “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