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决策》2023年第5期
本刊推介
RECOMMENDATIONS
摘 要:文章基于CSSCI核心数据库,利用Ucinet和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经历了从萌芽探索的起步阶段,正在向深化发展的新阶段转变;研究成果丰硕,整体呈现校内“合作密切”、校际“单打独斗”的特点;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未来可以基于跨学科视角,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F126;D6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目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五大特征展开:一是人口规模巨大;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但鲜有文献对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CSSCI核心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数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目前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进行全景式分析,探究这一主题研究的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使用Ucinet、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演化的关键路径和知识生产转折点。Ucinet通常被用来处理社会网络数据并进行相似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它以矩阵为分析基础,包含中心度计算、子群确定、角色分析等多种功能,能够将关键词网络的特征定量化与可视化。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对特定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1]。中心性指标用来寻找并衡量文献的重要程度,通常将中心性数值≥0.1作为筛选关键节点的标准[2]。
1.2数据来源与处理
Ucinet、CiteSpace作为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主要使用文本数据格式,因此在映射前会通过其内置数据转换器对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本文的统计分析数据来自CSSCI核心数据库,利用高级检索,检索词为“中国式现代化”,鉴于最早的文献发表时间为1998年,故将检索时间跨度确定为1998—2022年。为保证研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剔除会议、资讯、选题指南、投稿说明、目录总结等非学术论文以及网络首发重复和无作者文献,检索时间为2022 年11月10日,累计检索有效文献3402条。
2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基本特征
2.1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发文趋势
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年度发文量趋势来看,在CSSCI数据库中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研究起步于1998年。时荣国(1998)[3]指出,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损失和惨痛的代价,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打断了旧中国缓慢的现代化进程,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起步伊始就确定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方向,而没有选择走西方国家“以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早在民国时期,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模式就有过探索与争论[4]。
21世纪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发文量较为稳定,研究话题也逐渐由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问题,转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上来。其中2000—2020年发文量稳中有进,保持年均百篇左右(见图1)。2020年至今,发文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纵深发展。进一步对发文期刊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科学社会主义》刊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最多,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般认为,现代化相关研究源于西方,始于20 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引进与宣传,现代化相关研究才在中国本土兴盛起来[5]。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此后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均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必然性。因此1988年刚刚创刊的《科学社会主义》,在首期杂志就刊发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探索实践的学术文章[6]。此外,《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等期刊均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
2.2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程。根据PriceLaw公式计算得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328篇,占相关文献总量的9.6%,低于核心作者发文量标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见图3),网络连线数量为83条,说明作者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集中度偏低。基于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一步分析学者间的发文联系与规律,具体而言,胡鞍钢、王洪川、李强、刘生龙等学者合作撰文分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济社会结构、绿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构图,为该领域奠定了重要基础。马敏、陈嘉明、朱荫贵等学者合作密切,从比较视角与数字人文视角分析了中国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问题。此外,按第一作者发文数量统计,胡鞍钢、公丕祥、吴忠民等学者在经济学、法学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为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机构及其合作情况,对样本科研院所与发文作者进行进一步分析,图4为科研机构合作图,其中网络合作节点数量为650,网络连接线为154条,说明机构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没有形成以单一机构为核心的网状合作模式。整体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机构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而各科研院校呈现校内“合作密切”、校际“单打独斗”的特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院、教育学院和历史学院之间的发文合作普遍密切,这也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维度、跨学科的研究特点。换言之,应从历史、时代和全局高度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未来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领域的深入研究,实现“1+1+1>3”的效果。
2.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2012年以前,学界关注的重心在法治与农业现代化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伴随着的是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和国富民强的民族梦想。在中国社会进行一种结构性的整体变迁之时,法治事业的建设难免会遇到变法和法治、法律与立法、国家与社会、理想与国情、普遍性和地方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背景下法治事业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特殊性以及与此相伴的长期性[7]。胡鞍钢、吴群刚根据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农业自身的特殊性,提出农业企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8]。2012—2017年,有学者总结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立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拥有多元模式和多条路径,具备发展中大国的特征以及是推进“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学界在继续讨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之余,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进行了思考。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手段。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来源、基本制度、手段工具以及基本目标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2018—2022年,学界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金融等领域的治理现代化进行了讨论,徐忠(2018)[10]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对农业现代化的讨论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钟真(2019)[11]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争切入,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指出应该开辟多种途径的适度规模经营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应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发展方向。表1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高被引文献统计表。
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热点、变迁与趋势分析
3.1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热点分析
对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进行了统计,选取排名前30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现代化的频次最高(699次);随后为社会主义、中国、共同富裕和国家治理等。现代化的中心度为0.59,随后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国家治理、现代性。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等研究热点频次较高,中心度相对较低,说明目前具体围绕这两个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较少,是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由图5 的研究关键词共线图可知,有852个关键词节点数量,1165条连接线。其中,洋务运动、毛泽东、邓小平、改革开放、唯物史观、小康社会等系列高频关键词,体现出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呈现“由近及现”的特点。从近代仁人志士自强求富的不懈探索,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演进,说明已有研究领域广、主题较为全面。
3.2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聚类分析
进一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内容,具体如表3和图6所示。图谱聚类模块数值Q=0.648,平均轮廓值S=0.920,聚类结构显著。图6中共16个聚类,结合研究热点及研究主题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人民民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息息相关,并呈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客观前提,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探索出一条普惠性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12]。张开等(2022)[13]指出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要充分利用好“人口红利”效应,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是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的城镇化,要求农村区域内的城镇要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为农民提供就地市民化的机会。中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快慢速相间的“分阶段、波浪式”特征演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35年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2050年都将是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间节点。目前我国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治理改革存在时滞性且政策创新不足、治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要打造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治理方式与治理体系[14]。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化,其结果必然带来两极分化与社会撕裂对抗。目前学界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阐释了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时代内涵。共同富裕是国强民共富的“社会契约”,是人民共创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果[15]。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随着住房财富效应的逐步消失以及人工智能对中低端和程序化就业岗位的替代,这都会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在分配环节着重落实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问题。不仅要加大分配改革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还要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1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稳定脱贫,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7]。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凝聚思想共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西方文化的渗透和错误社会思潮的蔓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此,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实践当中去[18]。“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决定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要以人民为中心,要不断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上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入推进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内涵。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治国理政方略。目前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话题,有学者从保护自然、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创新等八个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学的发展[19]。中国式现代道路的生态图景,是人与自然的一条“和解之路”并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20]。“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党和国家在生态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21]。一方面呈现“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的鲜明特点;另一方面,这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发展理念,开创了从“外在共存”到“和谐共生”的新境界。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并完善动态调整的制度系统,构筑“中国之治”的生态根基。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事实上,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西方国家能够发展起来,并非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而是通过掠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了本国工业化[22]。中国并没有遵循西方国家的逻辑,而是沿着和平与发展道路实现了工业化,并具备了现代化基础。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和平发展和胸怀人类的发展不是掠夺、对抗性的发展,而是增强人类安全感与物质精神财富,促进文化包容、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23]。
3.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历史演进与突现分析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进入长达四十多年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也遵循着社会结构、经济政策以及阶段目标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借助关键词突现检测,进一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时段的特点,进而把握研究趋势。整体来看,分成两个阶段,即萌芽探索阶段与深化发展阶段(见表4)。
(1)萌芽探索阶段(1998—2014年)
早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洋务运动”“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等问题,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全景式回顾,展现了20世纪中国艰难发展的历史轨迹。1840—1949 年,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曲折缓慢。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卢向国和孙樱(1998)[24]将自然灾害、对外赔款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分析中国早期现代化起步晚且落后于西方的历史原因。追溯近代中国现代化启动的根源,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若基于制度变迁视角吸取洋务派的历史经验教训,则可以发现制度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邓小平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科学论断,建立在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务实主义和创新意识之上。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道路第一次在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被开辟出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成果。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城乡二元结构等历史遗留问题。
(2)繁荣发展阶段(2015—2022年)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界开始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讨论。肖滨(2015)[25]基于战略选择视角,分析发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应中国国家权力运行从国家专政、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发展的历史趋势;确保了在中国共产党统领格局下多元主体有序的协同治理;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内部基础,优化了治权,对执政合法性进行了重构。只有提升国家能力才能提升治理能力,而国家能力主要包含国家的资源汲取能力、基层渗透能力、民主巩固能力、制度治理能力和国家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内容。因此,只有通过转变资源汲取的理念,将权力下放到基层社会,提升民主化程度和国家吸纳与整合能力,强化制度治理能力和国家整体学习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6]。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有学者回顾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人才资本引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前提[2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为先、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发展短板与核心优势,形成独特的良性发展模式。要警惕发达国家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型贫困,重点关注偏远村落和弱势群体[28]。
4 结论
本文利用Ucinet和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描述了研究领域的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得出如下结论:
(1)从发文特征来看,1988—2020年中国式现代化发文量大且增长较为稳定;2020—2022年,发文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相关研究纵深发展。预计2023年CSSCI级研究成果将达到500篇以上,这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高产作者及研究机构合作分析发现,胡鞍钢、王洪川等学者的系列研究,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构图,为该领域奠定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各科研院校呈现校内“合作密切”但校际“单打独斗”的特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院系之间的合作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具有多视角、多维度、跨学科的特点。
(2)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特点,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成为学界追踪研究的风向标。二是已有研究聚焦于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三是已有研究呈现面向理论前沿、面向社会重大问题、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即“三个面向”特点;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即“三个逻辑”展开研究。
(3)从关键词共线来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共同富裕、国家治理、现代性、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全球化、人类文明,各关键词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从侧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从关键词聚类来看,热点关键词的内容主要为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平发展等。从关键词突现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遵循着我国社会结构、经济政策以及不同阶段政策目标调整而发生变化。在萌芽探索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知识分子、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在繁荣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主要关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中国道路、党的二十大重要论述阐释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时丹丹,马慧子,林琳.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化路径[J].统计与决策,2022,(11).
[2]柴国荣,汪佳颖.基于 CiteSpace 的卫生统计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2,(18).
[3]时荣国.试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北京党史研究,1998,(1).
[4]石连同.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探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1).
[5]吴媚霞,王岩.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超越[J].河南社会科学,2022,30(5).
[6]阎志民.根据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1988,(1).
[7]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1).
[8]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9]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方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10]徐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J].经济研究,2018,53(7).
[11]钟真.社会化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基于理论与政策的梳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2).
[12]徐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J].求索,2022,(1).
[13]张开,陈琦,陈洋毅,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3).
[14]周学馨.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老龄社会治理[J].探索,2021,(2).
[15]马艳,王琳,严金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架构及其学理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2,(9).
[16]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36(12).
[17]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1,(4).
[18]徐龙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视野,2021,(10).
[19]齐绍洲.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碳达峰与碳中和[J].经济评论,2022,(6).
[20]余玉湖,李景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态图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5).
[21]燕连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2).
[22]王存刚.中国道路对“西式现代化”逻辑的历史性突破[J].人民论坛,2021,(24).
[23]张寒,王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发生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湖南社会科学,2022,(6).
[24]卢向国,孙樱.试论晚清政府贫困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98,(1).
[25]肖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定位的四个维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2).
[26]陈培永.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J].求索,2022(5).
[27]李志平,田小坤.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来演变趋势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22,(11).
[28]侯冠宇,胡宁宁.农业经济研究进展、热点探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2).
作者简介
熊金武(1984—),男,重庆酆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通讯作者)侯冠宇(1996—),男,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唐世洲(1997—),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END
统计与决策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投 稿
投稿系统
邮箱tjyjc@vip.163.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