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英文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of the CPLA简介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中心

英文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of the CPLA

简介

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中心,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委、总部从理论高度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助手。

1956年9月,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十年革命战争的经验,编写军队加强正规化建设所迫切需要而又适合新特点的条令条例,充分发挥军事科学理论对军队建设和作战的指导作用,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军事科学研究机关。12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以叶剑英元帅为主任的军事科学院筹备委员会,负责军事科学院的筹建工作。195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正式命名。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科学训练部从训练总监部分出,成为军事科学院的组建基础。1958年3月15日,军事科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编制为大军区级,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叶剑英任院长兼政治委员。设学术秘书处、政治委员办公室、院务部、计划指导部和战史、战争理论、战役、战术等研究部。此后几经调整,至1966年,设有院办公室、政治部、院务部和战争理论、战术、战史、外国军事等研究部,以及军事技术直观教研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军事科学院的建设遭受干扰和破坏,军事科研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2年,编制设有院办公室、政治部和战争理论、战术、战史、外国军事等研究部。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事科学院充实科研队伍,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军事科研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6年,编制调整为计划组织部、政治部、院务部和战略、战役战术、军制、军事历史、外国军事等研究部,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军事运筹分析、军队政治工作等研究所和军事学术杂志社、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图书资料馆。进入90年代后,军事科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了军事科研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深化科研改革,在搞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作战指导等对策问题研究,发挥了军事理论对军事实践的先导作用。1993年后,军事科学院设有科研指导部、政治部、院务部三机关和战略、战役战术、军制、军事历史、外国军事、军事百科等研究部,以及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军事学术杂志社、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图书资料馆和研究生部。

军事科学院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经验,重视汲取外军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确保战争“打得赢”和军队“不变质”的要求,深入研究高技术战争的战略指导和战法,努力探索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与规律,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和总部的决策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与作战服务,为院校的教学和培养人才服务。军事科学院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军事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对策问题研究,加大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为军委和总部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及作战提供理论指导;编写或修订军队有关的条令条例,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提供军事法规;组织协调全军各有关单位开展军事科学研究,负责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的日常工作;培训军事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为部队、机关和院校输送军事人才。

军事科学院建院40多年来,完成了中央军委和总部赋予的军事科研任务,推出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军事科研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方面,整理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出了一批研究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专著,为军队建设和作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军事法规研究方面,完成了作战条令、共同条令、警备条令、司令部条例、政治工作条例、装备工作条例等重要军事法规的编写和修订,为建军和作战提供了法规依据。在对策问题研究方面,完成了一大批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在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国家安全环境分析、军事战略方针调整、战略指导和作战方法、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军队改革设想及措施、军队的体制编制、管理教育和军事训练、军队的政治建设、后勤保障工作和武器装备发展等方面,向中央军委、总部提供了有价值的咨询建议。在科学体系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制印发了中国军事科学体系,编写出版了战略、战役、战术、指挥、军制、政治工作、军队管理、军事历史等一批专著,组织编纂了军语、军事百科全书和军用主题词表等军事工具书,以及军事志等专用军事书,翻译和编译了一批有影响的外国军事著作,从多方面进行了外国军事问题的研究,开展了国防发展战略、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军事装备、军事运筹、军事心理、军事法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军事科学知识体系。此外,军事科学院还研制了一些作战模型和软件系统。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的填补了军事科学领域的空白,有的获得了国家级和军队级奖励。在此期间,还编辑发行了《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国防》、《军事历史》、《外国军事学术》、《军事百科》、《中国军事志》、《军事系统工程》等刊物,对活跃和繁荣军事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军事科学院依据规定的职能,依靠部队和院校的支持,开展了计划协调全军的军事科研工作。研制印发了军事科学研究条例及军事科研管理的若干规定,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全军的军事科研工作计划,完成了军队系统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军事学项目的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了全军军事科研工作会议及业务会议,成立了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等学术团体,组织了一系列全军性的重大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军事科学院结合军事科研工作,发挥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优势,培养了一批军事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从科研与教学的实际出发,作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决定,组织编写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编写出版了55本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建立了研究生军事实践基地,同军队有关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探索了科研单位办学和具有军事特色研究生教育的路子,促进了军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创造。

军事科学院成立40多年来,不仅成果累累,工作卓有成效;而且人才辈出,知名度比较高。在军事科学院的人才队伍中,既有一批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军队老干部,领导着军事科研工作的发展;又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军事科研人员,为军事科研事业无私的奉献。军事科学院的历任院长和政治委员,继叶剑英元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之后,历任院长为:宋时轮、郑文翰、蒋顺学、赵南起、徐惠滋、刘精松、王祖训、葛振峰;政治委员为:粟裕、王树声、王新亭、廖汉生、刘志坚、萧华、袁升平、梁必业、王诚汉、杨永斌、张序三、张工、温宗仁。军事科学院通过到部队选调、送院校深造、下部队代职、岗位培训和出国留学等各种途径,逐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多学科、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军事科学研究队伍。目前研究人员中大学学历以上的占81.6%,其中硕士、博士占26.7%。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些是享誉军内外的专家学者,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三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55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两人,院军事科研重大贡献奖获得者11人。同时,还涌现了一批受到各种不同形式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

军事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①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事科研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军事实践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军事科研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军事科研的正确方向。②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军事科学院的中心工作是军事科学研究,脱离了这个中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科研工作的指导上,必须坚持以军事科学研究为中心,以军事科研工作为主体,以军事科研人员为主体。各级领导和机关要紧紧围绕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军事科研工作和军事科学研究人员服务。③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军事科学研究的职责,是军事科学发展的动力,是军事科学生命的灵魂。在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中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深入实际,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创造新理论,及时提出新对策。④不断深化科研改革。依据军事实践需求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学科布局。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现实问题研究的“主战场”;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注重发挥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 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使科研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⑤抓好科研队伍建设。军事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关键是要有优秀人才。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科研实践中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在军内外有影响的军事科研名人名家。⑥营造良好科研环境。积极倡导和开展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励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出能够促进理论发展和实际需要的科研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军事科学院的建设非常重视,都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邓小平、江泽民先后多次到院视察并题词,这是军事科学院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军事科学院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推出更多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为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而奋发努力,为确保国家的安全和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教研 |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落地--历史教研组活动简报
下一篇: “2019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发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