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地区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梁菁摘要: 历史街区是有居民生活的非凝固的文化遗迹,它的保护重点是社区集体意识的营造,让社区居 民积极参与地方保护事务。本文首先阐述了台湾地区的古迹保护如何从官方意识走向 “社区总体营造”的转变过程。同时,本文 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例,从社区营造视角出发,回顾台北市大稻埕历史街区的保护历程以及社区营造 个案,对过程中市政府、NGO 组织、社区及专业人士等社会行动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对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 分析和探讨,明确指出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对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性。关键字:历史街区 社区营造 台北大稻埕 1、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展现独特地方魅力的重要地段。历史街区 与一般文化资产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凝固的文化遗迹,而是有居民生活于其中的,所以地 方集体记忆的回溯、社区集体意识的凝聚,是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的重点。台湾地区的古迹 保存工作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但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强调历史街区保存中的民众参与, 提倡保存性更新,这也推动了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的产生。社区营造起源于196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又叫“造町运动”,是日本为了应对经济高速 增长给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严峻考验,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居民自发保护街区 的活动。

活动主张居民主导及参与,旨在保护地区传统文化和改善地方环境。引用延藤安弘 对“日本造町”的说明:“造町不只重视硬体环境的改善、也将软体领域,例如居民的健康、 福祉、教育、社区形成等放入视野中,同时考虑物质环境的改善及无形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从社区营造视角出发,阐述台北市大稻埕历史街区的保护历程以及社区营造个案, 对市政府、NGO组织、社区及专业人士等社会行动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对各自扮演的角色进 行分析和探讨。 2、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与古迹保护2.1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兴起前的古迹保护1950 到1960 年代,由于官方的文化管制,台湾地区的古迹保护所重视的多是具有政治 象征意义的古迹,在都市重要的地标上,大量整修本土的传统建筑形貌,使之转化为代表大 中国意向的北方宫殿式建筑。1970 年代台湾地区民间意识开始抬头,同时受到留洋学者引进西方保存理论的影响, 古迹的保存工作及观念有了新的突破。1968 年,汉宝德留美归台后,出版了台湾地区第一 本古迹修护的正式调查报告《板桥林家花园研究》,在当时无疑是划时代的。1976 至 1978 年间所发生的“林安泰古厝事件”,成为台湾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转 折点。

民间要求保存林安泰古厝的意见与官方认为拆迁才能符合城市规划需求的政策的对 立,是对“原地保存”与“拆迁原样保存”历史价值定位论述的一种挑战。尽管最后“林安 泰古厝”的保护以“异地迁移”告终,但它却推动古迹保护运动随之迅速展开。1982 年,台湾地区文建会出台《文化资产保存法》,界定了古迹保护的认定标准与定义, 但因在实际执行之处缺乏经验,许多评鉴的标准、作业的程序、修复的原则与方法等,都显 得十分生涩。同时,在古迹指定方面,呈现了自上而下的特点,导致缺乏民众的支持和认同。2.2 台湾地区的 “社区总体营造”1990 年代的台湾地区提倡保存性更新,正是在这个新的历史时势之中,产生了强调民 众参与与常民文化保存的“聚落保存论述”。“聚落保存论述”和 《文资法》的前提最主要的不同在于:除了建筑物要保存之外,社 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也应该一并被保存下来。这一论述影响了当时台湾地区的文化 政策,它不但促使了原有《文资法》的修订,也推动了社区营造概念的产生。在市民团体方 面,各种文史工作室开始成立,同时一些专门推广古迹保存的民间社团、NGO 组织相继出现, 例如乐山文教基金会、古风史迹协会等。

1988 年大稻埕迪化街扩建事件,正是在乐山文教 基金会结合专家学者的努力下,透过媒体宣传带来舆论与政治压力而挽救下来的。1994 年,文建会效仿日本的“造町运动”,展开了“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根据文建会 的定义,社区总体营造是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物, 凝聚社区共识,经由社区的自主能力,共同经营“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地方文化团 体与社区组织运作”、“文化事物发展”及其他相关的文化活动等。因社区民众的自主参与, 生活品质获得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得以复兴,进而促使社区活力的再现。如此全面、整 体的规划与参与社区创造的过程,称为社区总体营造。社区总体营造分为五大面向:人、文、地、 产、景。“人”指的是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的满足、 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的创造。“文”指 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之延续、艺文活动之经营 等。“地”指的是社区所在之地理特色的维护与社区 发扬,以及在地特质的强调。“产”指的是在地 产品的创发与行销,及在地经济活动的集体推展 等。“景”值得是社区独特景观之创造、生活环 境之永续经营、居民自力投入社区景观的营造等。图1 社区营造五要素 3、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的研究背景来源:作者自绘3.1 研究对象及范围本次研究对象为台北市大稻埕历史街区,隶属于大同区,位于台北市西北部。

本次研究 以《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细部计划案》中所指定的历史街区范围作为核心研究范围, 包括民权西路、延平北路东侧进深30 米,南京西路南侧进深30 米,环河北路一段所围地区。图2 大稻埕历史街区区位图3 研究范围示意 3.2来源:作者自绘大稻埕历 来源: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细部计划案 史 街区发展沿 革大稻埕原为凯达格兰族“奇武卒社”的居住地,早期这里只是一片荒地,只有少数汉人 到这里从事水田稻作,当时的农民曾经设立一个公共的晒谷场,而农闲时就作为农产品的交 易场所, “大的暴晒稻米场地”——大稻埕,便成为当地地名(莊永明,1996)。清末时期的1851 年,泉州同安人林蓝田,自基隆移居大稻埕,建造店铺三间,店号“林 益顺”,此为迪化街建街的开端。1853 年艋舺发生械斗,败北的泉州同安人来到大稻埕,沿 淡水河建起店屋,形成市街,随后又逐渐向北、向南发展,形成了现在迪化街的雏形,大稻 埕地区的商业活动日益蓬勃。1858 年与1860 年的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淡水为通商口岸,而 淡水港范围包括淡水河口上游的艋舺、大稻埕。艋舺因为河沙淤积,市况渐衰,此时的大稻 埕成为茶、樟脑的加工及贸易的通商口岸,成为北台湾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1891 年,巡抚刘铭传所建立的铁路台北至基隆间铁路竣工,使得台北内陆与港口间建 立了完整运输系统。台北至新竹的铁路则绕过大稻埕,并在淡水河架桥以通新庄,铁路竣工 后,居南北两条铁路交汇点的大稻埕因而更加繁荣。1895 年,台湾地区因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大稻埕在“工业 日本,农业台湾地区”任务分派下,扮演着殖民地工商品交换中心的角色。日据初期的大稻 埕茶叶贸易依然兴盛,除了传统的茶叶买卖以外,南北货、中药、布匹批发业,更因台湾地 区纵贯线铁路的全线完成,而更加蓬勃发展。图4 大稻埕码头图5 日据时期稻埕霞海城隍庙祭典来源: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来源: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日据中期,日本人开始极力建设台北城内(今台北市中正区),城外的大稻埕逐渐成为 台湾地区人的“本岛人市街”,并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观与生活样貌。在功能上,城内是 当时台北的行政中心,而大稻埕则继续作为台北经济中心。1945 年,二战结束后,战后初期大稻埕仍然凭借位于当时铁、公路运输的交点的特殊 地位,而成为台北城纺织、食品、服饰业最发达的集中地。1965 至1980 年代,伴随台湾地 区经济起飞,台北市的市域范围大为扩张,都市核心区也开始向东转移,此时的大稻埕成为 新兴工业社会中的老市街,仍保有旧有的空间结构,却已逐渐褪去旧时的繁华。

图6 如今的大稻埕历史街区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4、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保护历程4.1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护历程大稻埕迪化街原本路宽约为 7-8 米,1978 年台北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计划拓宽迪化街 为20 米的道路,在当时引起了大众对迪化街是否保存的探讨,其中有相当多热衷历史街区 保护的学者和人士在迪化街进行一连串唤醒大众对迪化街记忆与保存意识的活动。1988年 由NGO 组织乐山文教基金会发起举办了“我爱迪化街”活动,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心与保 存意识的抬头,市政府暂停了拆除的计划。之后乐山文教基金会分别委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 乡规划研究所和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完成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报告:《迪化街特定专用区 现况调查及发展可行性的研究》和《大稻埕特定专用区初步发展构想及都市设计之研究》, 分别对迪化街乃至大稻埕历史风貌区内建筑的现状以及对大稻埕历史风貌区的未来规划方 向做了阐述。1995 年,时任台北市市长裁示大稻埕迪化街需被保存,促成了大稻埕特定专用区进行 保存与再发展的转机。学界与民间组织也共同组成规划团队进驻迪化街,以协助地方居民从 事建筑的更新,地方居民也参与到保存规划的决策过程中。

1995 年 10 月于永乐市场设置“迪化街工作室”,收集民意以期反映民众需求。综合整 理过去的相关规划研究,1997年委托台湾地区住宅学会完成“大稻埕特定专用区整体发展 计划”。计划内容包含消防安全、历史风貌、地区交通、产业振兴方案、居民参与等内容, 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计划的雏形。至2000 年,大稻埕特定专用区计划正式公告实 施,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发展定位正式确定。4.2 保护主体大稻埕迪化街的保护是台湾地区第一个自下而上的发起与监督、由民间主动提出的大规 模街区保存计划,多方的社会行动者构成保护运动的主体,他们包括保存联盟、社区组织以 及国家机构内的规划师,在这场保护运动中他们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保存联盟 (丘如华女士所领导的乐山文教基金会为主要参与的NGO 组织)在保存运动 中扮演催化剂、执行者的角色。正是保存联盟发起一系列保护运动,才唤起了市民和在地居 民的保护意识,使得历史街区得以保存下来。后期保存联盟和市政府合作,在大稻埕地区设 立了社区工作室,开展座谈会、讲座等活动,听取在地居民的诉求。学者、专家扮演监督者与第三仲裁的角色。僵硬的法令规定与软性的生活形态之间的折 冲处理,市政府与私人开发之间的权衡问题,必须透过都市设计审议制度,透过学者专家进 行裁量。

社区组织代表住在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在地居民,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他们希望政府能提 供一个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并重视原有社区关系的居住环境。虽然不同地方组织对迪化街 道路是否拓宽与建筑物是否保存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但都追求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在地方政府方面,1999年台北市都市发展局与台北市建筑师公会合作,推出了“社区 规划师”服务,在大同区成立都市更新工作室,借由专业规划师,由下而上诊断社区的问题, 期求各计划符合社区。同时在仁安医院的现址规划了全台湾地区第一栋“社区营造中心”驻 点,期望将历史保存与社区营造结合。2009 年1 月于迪化街设置工作室,由学者专家进驻, 推动社区营造及落实民众参与。4.3 保护模式:社区参与与精英规划并存回顾大稻埕历史风貌区的保存过程,它是由保存联盟和民众自下而上发起保护运动,在 保存的初期以精英规划为主导,社区组织、NGO保存团体部分参与,以整体建筑风貌管制 及公共空间改造为主。近年来,社区居民借由进驻社区的“社区工作室”参与规划过程,并 在保存联盟和“社区工作室”的带领下共同进行后续的社区营造工作,主要目标为改善社区 居民的生活居住品质与经济状况。制衡与咨询技术援助社区参与历史街区保存意见和诉求政策和平台图7 各个行动主体之间的博弈来源:作者自绘 5、大稻埕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个案研究—— “年货大街”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年货大街”活动是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优秀案例,是一个将历史街 区保存保存由静态保存走向社区再生的更新途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5.1 发起背景——借由举办活动寻求社区共识1995 年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开始推动 “大稻埕地区再发展计划”。“迪化街工作室”逐户 向居民介绍“大稻埕地区再发展计划”的内容,同时通过与地方居民的访谈,了解居民的想 法。在与地方居民的访谈中,有居民反映过去春节时在大稻埕迪化街街区举办的自主性的“春 节促销活动”渐渐没落,传统茶叶、南北货生意的收入也每况愈下,故在保存的同时希望能 以动态经济活动作为考量,以提升街区的经济、商机,取代以往的静态保存。1996 年,诞生了迪化街的“年货大街、全台第一”的企划,希望借由活动的举办来吸 引人潮,联合在地商家延续在地产业,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对大稻埕迪化街年节的印象。“年货大街,全台第一”的活动,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以“市民”意见为主所推出的节庆 活动,“年货大街”不仅是促销传统年货的商业活动,同时也是展示迪化街上传统历史建筑 物、地方文化、艺文活动,将历史街区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节庆活动中。5.2 经营方式:从公部门辅助到社区营造的落实由于在大稻埕历史街区的保存论争初期,存在着反对保存和不信任的声音,同时在社区 营造运行初期,存在惯性的政府至上而下的指导与规范,因此在迪化街“年货大街”系列活 动自1996 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的十多年内,前三年系由都市发展局牵头,借由“迪化街工 作室”游说,鼓励在地居民和商家参与。

自1999 年至今的年货大街活动则为落实社区参与 理念而由大同区公所主办,至2005 年更改由地方居民与商家所组成的“年货大街联合总会” 实际经营和运作,并将每年农历春节除夕日前两周订为大稻埕年货大街活动的商家促销时 间。以2006 年1 月所举办的年货大街为例,指导单位为台北市政府,而主办单位为大同区 公所、年货大街联合总会,至于承办单位则包括迪化街商圈自治委员会、永乐市场一、二、 三、四楼自治会等,其中大同区公所负责行政、协调工作,迪化街商圈自治委员会负责整合 各项经费筹措、活动企划等工作。 年份主题备注 1996年货大街、全台第一都市发展局主板,文建会提供活动经费 1997台北城谢平安,迪化街办年货都市发展局主板,并自行编列预算 1998新故乡、旧街情、丰衣足食迎虎年 1999新街旧情年年春,新站风华迎兔年 大同区公所主办,并纳入私部门组织的力量 2000公元2000 台北年货大街活动范围扩大至宁夏路商圈 2001年货大街—嬉游记 2002马利十足 2003洋洋得意购年货 2004猴采桃、好彩头 2005送猴迎新机(鸡)改由年货大街联合总会实际运作执行 2006九九贺新春 好运旺旺来表1 历年年货大街活动(1996-2006 )来源:作者整理从推动大稻埕历史街区复兴的观点,传统产业的振兴与社区意识的凝聚是相当重要的一 环,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独特的历史街区特色。

举办年货大街活动以来,不仅有效整合了在地商家,凝聚了在地居民意识,同时利用大 稻埕特有的艺文资源和活动的举办,使民众借由到大稻埕迪化街采买年货的活动,还能在独 特的骑楼空间形态中体验和欣赏大稻埕迪化街独有的街区风貌,一边尽情购物的同时还可以 一边欣赏大稻埕地方民俗、大稻埕历史古迹与传统年节活动。社会大众能透过年货大街而更 加了解大稻埕迪化街,达到“地方文化产业化”的目标,并为历史街区注入新的文化与青春 活力。图8 2014 年迪化街年货大街现场图9 2014 年迪化街年货大街入口来源:作者实地拍摄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6、总结回顾大稻埕历史街区的保存论争过程和社区营造的具体案例可以看到,台湾地区历史街 区保存思想已从自上而下的政府发号施令转变到自下而上的社区自主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 是与在地居民息息相关的,通过 NGO 保存团体、社区组织还有政府部门在历史街区保存和 社区营造过程中交流和博弈,更大程度的实现了保护的公共参与和社区意识凝聚。台湾地区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存经验值得大陆地区借鉴,如下:(1)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追求社区居民全程参与保护,同时鼓励NGO 组织开展 保护活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例如“大稻埕工作室”的社区规划师,真正走进社区,了 解历史街区内在地居民的诉求。

这种参与式的保护有利于通过各方的交流和博弈,变政府意 识为居民的自身意识。(2 )从社区营造的五要素入手,充分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包括宗教文化、建筑 文化、产业文化及民俗节庆等,就如迪化街的“年货大街”活动,通过政府部门、NGO组 织和居民委员会一起讨论、策划,将大稻埕传统南北货产业的特色发扬光大,同时也激发了 社区的共同意识。参考文献[1] 潘玉芳. 台北市古迹保存历程的回顾与探讨[D]. 台湾地区桃园: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系, 2003.[2] 颜亮一.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遗产—古迹保存理论值批判性回顾[J]. 地理学报, 2005, (42): 1-24.[3] 魏成. 社区营造与古迹保护—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古迹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 规划师, 2010, 26(增刊): 224-228 魏成[4] 郁元. 社区总体营造规划与执行之差异探讨——以集集镇经验为例[D]. 台湾地区桃园:中原大学 室内设计系, 1999.[5 ] 曾正旭. 台湾的社区营造[M]. 台湾地区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6] 杨佳玮,洪慧心.大稻埕新视界——新与旧的对话[D].台湾地区台中:朝阳科技大学景观与都市计 划系,2011.[7] 杨政桦.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之省思研究——以背离国际保存理念为论点[D]. 台湾地区台北:台北 大学,2006.[8] 刘乃瑄.大稻埕历史街区复兴研究——对公共空间经营之省思[D].台湾地区台北:台北大学,2006.[9] 颜亮一. 市民认同、地区发展与都市保存:迪化街个案分析[J]. 都市与计划, 2006, 33(2): 93-110[10] 张又文. 行销年货大街—新节庆的创造与迪化街的转变[D]. 台北: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2000.[11 ] 陈勇全.应用都市行销概念于都市保存之研究——以台北大稻埕为例[D].台湾地区台北:台北大 学,2001.[12] 王玲. 以大溪改造为例探讨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共识性[C]. 青岛: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 中 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3.作者简介:梁菁,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上一篇: 学者:香港历史教科书初探之“港史内嵌”消解国家认同
下一篇: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关于江苏淮安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的研究_汇景研究性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