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是不断进步的。
致敬前辈,继续探索。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算是我这个历史系学生的入门读物。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买的,当时也是看了很多历史学大牛的推荐,说是这本书言简意赅,很适合新手小白入门,所以就买来读了。
很惭愧的是,那时候我确实是对历史没什么兴趣,所以也没有认真去读这本书,草草翻过就放一边了,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记得书中所讲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论证等等。
正巧最近借准备考研复试的机会,将此书重新找出来细细品读,确有一番所思所想,在此与大家分享阅读感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交流讨论~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1935年弃学从政。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蒋廷黻先生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属于荒漠地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从而在近代史研究取得不小的学术成就,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早期学者从世界史角度解读近代中国的著作,且入选了「中华书局《国民阅读经典》丛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薄,是一部“极简中国史”,很小的一本小册子,只有5万字,但是叙述从语言到线索都非常清晰简练,观点也十分明确,主要是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总结近代史上的经验教训,为抗战建国提供借鉴,对自强运动、满清的外交政策进行系统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如何实现近代化”“如何开展外交关系”这两个对民族复兴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展开探讨,同时阐述复兴思想,表达民族复兴的愿望。
蒋廷黻先生编写此书,是希望当时的中国人能够认识到,在近代的中国,帝国主义是如何压迫我们的,并在书中研究了每个时期的抵抗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原因和程度,从而找出近代时期的经验教训,对抗战建国有所贡献。
在此书中,先生亦引入了当时西方盛行的现代治史方法,构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范式。
书中将近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剿夷和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其中,前两章是因,叙述西方侵略行径,分析中西各方面差距,并得出结论:近代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我们应该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加强与世界的交流。
后两章是果,论述了四次民族复兴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如此谋篇布局,显得叙事脉络清晰,因果关系明确,是“以政治上的‘鉴戒’和道德观念上的‘垂训’,对治乱兴衰作出价值判断而为当世社会寻求历史借鉴”(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沈渭滨语),易读好懂,引人入胜。
【近代中国为民族复兴的尝试】
蒋廷黻先生对于四次民族复兴运动的观点与史学界主流观点一致。
第一次民族复兴运动是洋务运动,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政治制度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次运动仅停留在器物方面。
第二次是戊戌变法运动,这次运动“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但由于受到守旧势力的阻扰,变法最终失败。
第三次是义和团运动,蒋先生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前二者背道而驰,是一次反近代化、反西洋化的运动,与世界发展大势相背离,必然遭到失败,同时得出“不可开历史倒车”的结论。
第四次是资产阶级革命,作者高度赞同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民方案,认为三民主义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唯一道路。
【近代化与民族复兴】
在近代化与民族复兴方面,蒋廷黻先生认为,中国能否实现近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的关键,并对中国的近代化充满信心。
在此观点下,蒋廷黻先生从近代化视角出发,将近代史上一切关于近代化的人和事作为研究对象,将“该人或事能否引导国家走向近代化”作为评价标准,深入剖析四次民族复兴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大部分观点与主流观点一致,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成果和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人物的历史地位。
但是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蒋廷黻先生在本书中为洋务派的“软弱妥协”“不彻底性”辩解,认为当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了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物质改革已遭时人反对,如果再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故而不敢(或不能)进行政治改革。
关于戊戌变法,由于蒋廷黻先生对于国家近代化的主张,与维新派提出的有关主张相通,故对戊戌变法评价甚高。
关于义和团运动,蒋廷黻先生认识其“反西洋化、反近代化”的主张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背离,故对此评价极低,称义和团运动为“拳民运动”,称参与者为“拳匪”。其评价之低,也许与当时存在的阶级偏见也有些许关联。
关于资产阶级革命,蒋廷黻先生持高度认可态度,认为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且对三民主义推崇有加,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唯一途径。
【局限性】
由于蒋廷黻先生所处时代局限,书中有一些观点、方法虽然家喻户晓,却也有些过时了,体现在本书中主要为两点。
一、片面地将近代化等同于西洋化,而不能正确地认识“西洋化只是近代化的一个范例,而近代化可以有很多模式”
二、片面褒扬在中外冲突中主张妥协退让的人物,而对于主张坚决斗争的主战派多有微词。认为“近代史大多数战争都可以避免,而爆发的原因是国人对国际环境的不了解”,主战派妄自尊大,对世界大势不了解,而主和派则是了解国情及世界大势后的理智选择。
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主和派大多并没有深入了解国际形势,只是一味妥协退让,求一隅安稳,以维持住清王朝的统治。这也正是为什么蒋廷黻先生片面强调妥协退让的“主和”立场,在当时、在现代都遭到批判的原因所在。
【致敬前辈,继续前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开始与西方世界正式打交道,并且逐步深入的历史。近代的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
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那些不断探索的历史,分析其中的缘由,才能从中汲取教训、获得力量,才能更为恰当地理解和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