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逆向思维,按照百度的定义,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在毛泽东一生革命的生涯中,很多关键时期的决策和判断都体现了他独特的逆向思维。这使得他在很多选择上都与同辈人卓尔不凡。
比如毛泽东在北大时,很多年轻学子都争相到法国留学探求革命道路,但毛泽东却坚持留在国内了解中国实情。
在革命初期,共产党的很多人都倾向于学苏联经验攻打城市,发动工人,毛泽东却倾向于发动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很多人希望凭借革命的热血攻打大城市,毛泽东却选择到井冈山闹革命,主张攻打弱敌。
很多人主张攻打城市后要守住城市,而毛泽东却认为存地失人,不如存人失地。
很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成功失去了信心,但毛泽东却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很多人认为中国打不赢日本,流露出悲观情绪,但毛泽东却认为可以通过持久战战胜日本。
很多人主张不打朝鲜战争,但毛泽东却坚持要打朝鲜战争。
很多人惧怕原子弹的威力,但是毛泽东却认为“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并抛出舆论吓阻美苏原子弹威胁……
这样的案例如果要找,估计大家还可以找出许多。看了这些成功案例,大家可能会想,也许因为他成功了,所以这些逆向思维才都显示出其价值,因为在心目中似乎不是所有逆向思维都是正确的吧。
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所有逆向思维者都注定会成功,如果成功只需要逆向思维的话,那么成功岂不是很轻松的事了。
但再仔细想想,逆向思维的特点就是大多数人不干,不想干,甚至不敢干的事,少数人选择去干,这颇有人弃我取的感觉,记得越国的范蠡就是依靠这种逆向思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方式大获其利,赢得了陶朱公的美名。
而美国著名的投资大鳄索罗斯更在结合投资实践,形成了自己反身性思考的投资哲学。
中国古代的老子,也早就指出“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因此老子主张在别人熙熙攘攘为名利而动的时候,为道者反而要效法水之善下,随物赋形而不争。
“万物皆反生”也是易经的重要原理之一。
所以说,逆向思维,反向而动应该的确是一种很独特的取得成功的途径,但是究竟怎样的逆向思维才有助于自己大概率取得成功呢?这个就需要认真思考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毛泽东的成功中取寻求答案。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并没有违背大的形势。毛泽东所在的那个时期,由于国民党统治腐败,三座大山的压迫,劳动人民的生活长期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各种反抗此起彼伏,在全国蔓延。虽然这些反抗力量还不强大,但是总的形势就是国家残破,人心思变,各路军阀心怀鬼胎,外部侵略者虎视眈眈,国民党难以掌控全国局势。在这种大形势下,革命火种具备星火燎原的大环境、大背景。毛泽东对这种大形势的认识和很多革命者是基本一致的。
二是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之所以成功,因为有常识做为成功的靠山。在很多写毛泽东成功的经验文章中,常常喜欢把毛泽东写的神乎其神,事实上,毛泽东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坚守了常识。比如,在对敌斗争中,他坚守了“多数人更容易战胜少数人”、“强大更容易战胜弱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基本常识。在这些常识的认识上,他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多数人只能机械地判断敌强我弱,看到敌人的武器先进,军队人多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实就产生畏惧退缩或选择拼死一搏。而毛泽东则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在特定的时空中赢得优势,让自己变得人多,变得强大,从而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阴符经》云“以不神为神”应该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吧。
三是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之所以成功,因为有冷静的头脑作保障,知道守拙待时,不任血气蛮干。从革命期间诸多历史看出,相当一部分队伍领导者容易逞血气之勇,虽然表现出不怕牺牲的精神状态,但是在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容易陷入鸡蛋碰石头的宿命而失败。而毛泽东则总是能实事求是地分析敌我形势和心理,遵循避敌锋芒、乘虚而入、把握战局主动权的原则,宁可等待时机,隐藏实力,也不贸然出击,从而减少了损失,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最终赢得胜利创造了机会。
四是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对成败的价值判断更符合实际,不务虚名而舍弃实利。比如存人失地的问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保存和壮大自己有生力量为自己的价值选择,而不以地盘的得失为价值选择。在胡宗南进攻延安之际,很多人不愿意延安失守,认为延安失守就是巨大失败,但是毛泽东却不这么认为,反而提出,今天暂时的撤出延安,是为了解放全中国的论断,并真的最终实现了这一预言。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毛泽东的逆向思维具有洞察形势、拥抱常识、实事求是、不务虚名等特征,正是这样的逆向思维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当然,他的成功,除了逆向思维的不同,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时的一些领导人,诸如王明、李德、博古等恰好都不善于带兵打仗,他们做出的错误决策造成的巨大失败在实际斗争中成为了让毛泽东横空出世的反面教材和垫脚石。
事实上,即便是有了正确的逆向思维,要真正做成功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大多数人往往容易被各种因素所误导,只有极少数研究深入的人士才能做到慧眼独具,看到多数人没有看到的真相,进而把握未来的方向。所以,少数人最先明白真理,然后在多数人中广泛传播,并逐步得到大量支持是一个大概率的现实。
因此,在多数人不认同逆向思维的时候,要坚持这些原则,往往需要付出很多人不理解的代价,要承受很多冷言冷语以及名利地位的损失,可能经常要被迫地以退为进。毛泽东在67岁生日的时候,谈及自己早年被组织处分的时候说,“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我就受过压的,得过3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掉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我就在一个房子里,两三年一个鬼也不上门。”但是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操守,因为真相可能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毛泽东逆向思维的这四个特征很值得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加以关注,因为我们面对的前进中的困难总是大于我们的实际资源,因此,这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局势,尊重常识去判断问题,并努力创造出符合常识条件下的一个个成功条件和机会,并且不贪图虚名,不沽名钓誉。
比如用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只要我们把握和平发展、开放交融为人心所向的大趋势,把握美强而中国略弱的基本比较,把握好不主动鸡蛋碰石头,而是寻求局部占优,以及踏踏实实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多交朋友等务实目标,就不会像许多公知那样简单地恐美衰中,进而确立起中国持续发展的主心骨了。
同时,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不能习惯性地把逆向思维作为故作与众不同,哗众取宠的法宝,因为错误的逆向思维只会增加自己的傲慢,让自己更加失败,只有正确地运用逆向思维,才能有助于自己冷静地看清现实,最终成就自我,成就他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