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内容摘要: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依据已展现的历史问题,或自主发现的历史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历史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自主解决相关问题,获得相关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形成相关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方式。我们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理论,创建了具有研究性学习特征的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历史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力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历史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创建了师生共享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资料库,有力推动了我校历史学科课程教学的改革,并在全省和株洲市得到了较好推广应用,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关键词:历史研究性学习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目前,我国有关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著述,或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纯理论分析”,文字游戏多于实践研究;或是编辑经过不断“加工”的理想案例。
这就出现看了兴奋,实践丧气的状况。总之,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系统的、科学的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具体高效的、可供操作的教学策略。国外在这方面虽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教学环境、设施、班级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研究成果在我国难以有效实施。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发挥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我国广大中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界定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依据已展现的历史问题,或自主发现的历史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历史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自主解决相关问题,获得相关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形成相关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具有明显的问题性、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历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同于历史专家所进行的史学研究。它并不强调学生发现和研究前人没有发现和研究过的历史问题,而重在通过类似于史学研究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素养,形成大胆创新、善于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历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的模仿性学习方式。
现代不少教育研究者认为,“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学习分为观察性学习、模仿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三大层次”[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4)];依据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定论或问题),可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大类别。研究性学习就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而言,属于发现式学习类别。“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其宗旨是“以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观察、模仿性学习的基础上,以问题为载体,自主地了解和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知道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并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以课题研究为典型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是教学方式)[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4)]。
三、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理论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历史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自主创造,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以指向个体为主要特征的目标群,可以使每一个学生超越自我、超越昨天,达到各自期望以及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从而确保了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权利。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最终使人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标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亲自探索、亲身体验,在探究实践中获得发展,在自主探索历史问题过程中明白——有关历史与现实认识的一切思想、观点、结论,都是人们在自主实践探索中获得的,并通过实践探索来检验,以证明其正确与否。(二)国家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法学基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在全国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也明确包涵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法意义,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三)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和研究性学习法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心理学基础。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于学习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自己能够提出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学到越来越多的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历史研究性学习正是提高学习者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学到认识事物的程序,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地不断地探索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过所给的信息。学生的心智发展主要是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知程序,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识的生长。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和信息的提取。历史研究性学习,正是通过历史问题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现代创造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代教育的核心。江泽民总 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载《人 民日报》1998 25日)近年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各国教育工 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个性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而现代创造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首要的关键性的一步就是看他 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美国创造学教育专家托兰斯把是否感知、或感受到问题列 为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一文中明确指 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点滴的创造固不如 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正是为了培养 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思考活动,是学生进 行独立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其核心是思考,即观察、比较、分析、综 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高度综合。教师的任务就是知 道学生的脑力劳动,让学生明确思考的目的,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指导学生 学会观察和记忆;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让知识活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欲望 和成就的动机。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一条 实现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具体而言: 1.促进教师深入研究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创建适合时代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 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养成良好的合作 意识。 3.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理论,提供个案分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教学资源库,同时为师生实践提供资源支持。 4.促进课题组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 法,提高科研能力,培养一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五、研究内容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以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为主要对象的学习方法 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供参考的研究主题如下: 1.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学习目标、教 学原则与研究方法指导问题。 2.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模仿性学习的内在联系。 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创建。 4.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性问题”的发现与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方式、方法、策略及其适度性。 5.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 六、研究原则与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实践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实践为主,是本研究的基本原则。理论性研究主 要是积极搜集国内外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论、设计原理及方法,并加以鉴别 研究和吸收利用,以指导相关成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 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成员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课题方案、计划和自己承担的研究任 务开展历史研究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行动、观察和反思,在实践中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上升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理论与方法,向其他历史 教育教学工作者加以推广应用。
2.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 等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 3.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以学校历史教研组 为依托,组成专题组,组织历史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讨论。二是以备课组 为单位,分批分任务地开展研究,成果及时通报、讨论。三是发挥教师个人特长, 积极支持单个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七、研究过程 (一)课题立项准备(2005 为了顺利申报省级课题,本课题曾作为校级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准备研究,其主要研究活动包括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搜集本课题相关 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和分散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现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 进一步讨论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之切合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历史教育 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进行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并及时总结相关研 究成果。 在这一研究阶段,我们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汪瀛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 的几个问题》获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在 2005 年湖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培 训班上,他又以《感悟历史和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的形式, 向全省历史骨干教师推介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研究成果。彭泽波的《“你如 何评价拿破仑”活动课教学例析》获省二等奖。龙祖军的《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 习的一点认识和探索》、欧阳建荣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性问题”的发现 和选择》等荣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彭泽波的《从活动课〈评价拿破仑〉看中学 历史活动课型教学》、黄练平的《浅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荣获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