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主题
在“双新”背景下,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成为了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实施的重要路径。而且在线教学的进行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完善教学的内容结构及逻辑关联,重视在情境中培养迁移运用能力。为了适应新的现实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全体高中历史教师针对青浦高级中学沈思佳老师所执教的《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开展了主题为“单元立意下课时教学选材与设问的实践”的教研活动。
二、集体备课
教研组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与地位进行了研讨,在充分考虑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历史学习基础后,确立了本课的内容主旨、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试教后,在教研组和教研员的指导和建议下,教学更加凸显国共对比的教学线索、聚焦精细化的选材和梯度化的问题设置进一步强化情境教学、丰富了在线教学的互动形式和活动设计。
三、教学实践
在正式的教学中,沈老师通过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上提出的两种不同建国方针设疑导入,在承上启下中奠定对比教学的基调。通过国共双方的文献材料和《双十协定》来揭示重庆谈判中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与共产党追求和平民主之间的矛盾,认识全面内战爆发的必然性。设计自主学习任务梳理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进程,结合地图、时间轴直观感受人民解放战争的局势变化,分析漫画史料感受北平和谈中国共的不同立场。创设不同类型的史料情境、采取“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模式、聚焦漫画史料的教学,从多方面对比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出“人民”的关键性作用。最后,着眼于宏观的历史视野,将人民解放战争置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脉络中阐释其意义,升华立意。
四、集体研讨
老师们首先观看了由青浦高级中学沈思佳老师执教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课堂实录,在沈老师就如何通过内容结构化和教学情境化来具体实践单元立意下课时教学的选材与设问进行说课后,老师们针对沈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青浦一中的何亚新老师从参与度、亲合度、整合度、延展度四个角度评价沈老师在线课堂的有效性,充分肯定了立足于单元立意的对比探究设计。聚焦选材和设问,何老师对漫画的史料价值进行了阐释,提出并示范了优化漫画史料使用的方法。
复旦附中的陈锋老师认为沈老师的在线教学宏观把握、贯通教材;选材丰富、微观聚焦;主题把握、中心突出;表达流畅、师生融洽。围绕着教研主题,陈老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例如:在单元立意方面应该始终围绕“人民”这一核心展开教学;在选材方面突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官方视野,增加第三方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史料,充分体现“人民”并提升史料的可靠性;在设问上追求简洁清晰,以国共双方“因何而战”、“凭何而战”、“缘何而胜”等问题贯穿全课、凸显主旨。
朱家角中学的郭炎老师强调民心所向是本课的题眼和破题的关键,建议可以将漫画类史料整合作为课后的拓展和延伸,把更多的教学空间聚焦在人民解放战争何以胜利这一关键问题上。为了加强材料铺垫和逻辑演绎上的流畅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咂摸民心何以所向更加丰富深刻的历史意蕴,郭老师还推荐了两则视野站位更加深刻全面的材料。
五、活动反思
教研员陈骥老师结合老师们的研讨和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历史教学讲究“入史”,“入史”的第一要务是读懂教材:一要从研磨细琢文本中“入史”、敏锐发觉文本玄机;二要揭示单元逻辑、厘清单课关系;三要贯通单元界面、通览历史脉络,只有在历史的高处眺望方能彰显高屋建瓴的大气。从不同的历史视野建构起教学内容的结构框架和历史位置,以一定的教学重构来完成内容的结构化,形成历史教学的内在逻辑自洽。而且,历史学科独有的过去性和特定的语境意义要求历史教学根据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资料,用语言、联想、情感等途径“入乎其内”,尤其是在线教学,更加要注重通过引入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生动地感受、理解历史并解决问题。而对于选材和设问也要更加仔细谨慎、全面深入:不但要关注材料内核和问题设置与内容主旨的紧密性,还要重视材料的丰富度、可靠性和问题的主次分层;不但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更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渗透史学方法、培育史学素养。
撰稿:青浦高级中学 沈思佳
审稿:青教院 陈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