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圆周率已被算到31.4万亿位,到底有什么奥秘,让科学家如此着迷?
圆周率,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名称并不陌生,在上学的时候,圆周率π在数学中,它代表了一个计数符号,用于解决好多数学问题的计算。也相信大家都明白,表面看起来简单的π,事实上一点也不简单,因为它后面的小数位是无穷无尽的,对于这一点,不但现代科学家对它感兴趣,而且从古代开始,好多伟大的数学便对它开始进行钻研了。
据了解,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关注到圆周率了,比如,在古巴比伦一块大约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石碑上,就曾经刻有这样的数字“3.125”,这是最早发现和圆周率π类似的数字,虽然和现在我们常用的圆周率“3.14”,还有一定的误差,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圆周率到底有什么奥秘,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当然,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发现了圆周率类似的数字,那么到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他却利用了“分割术”,来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29到3.1408之间,从而成为了历史上,最早计算出圆周率数值的伟大数学家。
但说到历史上,第一个对圆周率计算最精确的一位,那就是我国的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是继阿基米德后,对对圆周率钻研最精确的一位,他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3.141526”以及“3.1415927”之间。这个数值,从而让圆周率的小数位计算才得到了很大的延长,也让阿基米德研究的数值在陷入600多年的停滞下,有了新的发展。
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越发的对圆周率着迷,而且计数的单位越来越长。从开始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的小数位,将小数位延长至了5亿位以上,到后来我国的“天河二号”,已经将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31万亿位了,直到最新的数据,美国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将圆周率π算到了小数点后31.4万亿位,这个数值代表了当今最长最精确的圆周率了。
也许,当你看到这些数字时,你会有一个疑问,圆周率都已被算到31.4万亿位了,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的计算着,圆周率到底有什么样的奥秘,才能让科学家如此着迷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对圆周率着迷背后的原因吧。
原因一、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认为圆周率计数得越精确,就越能接近宇宙的奥秘,因此研究圆周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相当于研宇宙。如果从这个观点来说,确实是有能让科学家们着迷的地方。
原因二、有些科学家认为,圆周率内的奥秘,如果研究透了,或许能从中获得宇宙的起源代码。很简单的一个比如,那就是与人们相关的数字都能在圆周率中找到,如人的生日、大家用的银行密码、甚至是人类的基因代码,这些都说明了圆周率的奥秘为什么会如此让科学家们着迷了。
那么,对于我们读书时就学过的圆周率π,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是否早已经交还给老师了,还是对3.14后的数字充满了着迷,像想科学家们一样,一心想解开这其中的奥秘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