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研究的视野与路径

历史研究的视野与路径

历史研究的视野与路径为了更好地理解方法论跨国主义,我下面想对一组核心范畴做一点简单的解释。第一个重要范畴是“接触地带”(contact zones)。跨国主义路径所面对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人群

为了更好地理解方法论跨国主义,我下面想对一组核心范畴做一点简单的解释。第一个重要范畴是“接触地带”(contact zones)。跨国主义路径所面对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人群,以他们为主体的跨越国家边界的历史运动,一般采取“接触”作为发生直接联系的方式,而接触就必有空间,有场域。因此,“接触地带”就成为理解跨国现象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跨国史研究的具体对象,比如博览会、奥运会、国际性战争的战场等。第二个重要范畴是“网络”(networks)。这是跨国史研究中最常用的概念。人员、货物、观念、资本的跨国流动,借助运输、通信、旅行、传教、留学的渠道,形成经常的联系和往来,类似于相互交叉、彼此连接的网络。网络有纵横交织的经线和纬线,也有众多的节点和媒介,这些都可以成为跨国史考察的对象,而“网络”也就成了方法论跨国主义的基本分析工具。第三个概念是“联系”(interconnections、interconnectedness)。它强调的是不同社会、文化、人群之间所形成的动态的关系,既体现在跨国运动本身,也可见于单一国家范围内的事件和趋势。第四个范畴是“互动”(interactions)。“联系”或“影响”有可能是单向的,一方输出,一方接受;但“互动”是双方或多方的,有来有往,相互作用。

在跨国的历史运动中,不同社会、文化和人群的“接触”或“联系”,通常都采取“互动”的形式。以往国别史研究也关注联系和影响,但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考察。方法论跨国主义把“互动”作为主要分析范畴,意在改变这种只看单向联系或影响的思维方式。第五个核心范畴是“反中心论”(anti-centrism)。“反中心论”不是简单的“去中心化”,它并非完全不承认历史有中心,而是反对用“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某个区域或整个世界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较大,对广大的区域发生辐射效应;比如,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的美国,都可视为本时期世界历史的中心。但是,在考察世界历史时,不能以欧洲或美国为中心和标准,而把其他国家和地区当作陪衬,看成理当被征服、被改造的对象。这样就变成了“某某中心主义”,也就是方法论跨国主义所要摈弃的东西。最后一个范畴是“混杂性”(hybridity)。全球化也好,跨国趋势也好,都不能理解为全球纯一化和同质化,反而是一个不断增进多样性的过程。全球化和地方化、跨国主义和国家特性始终是两组相辅相成的范畴。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人群在全球和跨国的语境中接触、互动和融合,自然会产生混杂性。因此,方法论跨国主义不能忽略对混杂性的关注,否则就难以真正理解全球化和跨国现象的意义。

上一篇: 比较文化学
下一篇: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