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里有个临别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宋仁宗时期“庆历新政”受阻之际,范仲淹、富弼为挽救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分别请求出朝巡边。分别之际,富弼问范仲淹数度贬黜,被人诋毁和误解,是否有过灰心和怨恨。范仲淹微笑着回答,人都有怨憾,但不至于改变心志,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无论在朝堂主政,还是处江湖之远,时刻存有心忧社稷,照拂百姓之念,也就不会有纠结了。
范仲淹的一番话,以己度人,是恕;自我反思,是忠。《清平乐》正是围绕宋朝一贯重视的“礼”来构建,礼是前提,也是目的。剧中既有天子庙堂之礼,也有平民日常之礼,从上到下的“礼”,使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情怀有章可循,有地可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在《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写道:“对规范的追求,对秩序的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再阐释、再造就,是这一时代惹眼的境界与亮色。”“规范”“秩序”就是礼,而礼是儒家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类似上述这些送别之景,《清平乐》中还有许多。临河分别,长亭拱手,杨柳依依,让观众看到曾经出现在语文、历史课本中的熟悉名字成为了活生生的人,亲切感扑面而来。这些场景又包含对历史的丰富理解,因此观众会更欣赏范仲淹、韩琦、晏殊等人的人格魅力,对他们的印象也更为深刻立体。
《清平乐》一半戏在后宫,主要演绎宋仁宗与曹皇后、张贵妃、公主徽柔等人的日常生活,体现着宫墙内生活的高雅、规范和从容,戏剧冲突相比于同类后宫戏显得克制和冲淡,自然呈现了饶有雅趣、与民同乐的皇室生活。与此同时,电视剧着重表现仁宗、皇后、公主等在性格、角色、命运之间的撕扯,也写出了“孤城”之中个体生命的孤独寂寥。
而另一半重头戏则在朝堂。历数那些出现在仁宗朝堂之上的文人: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苏舜钦、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全是自带光环的历史文人大家,得益于演员的精湛演技与电视剧的视觉处理,那些曾引领文学和思想发展的大文豪们,有了具体的形象。因此《清平乐》在塑造文人士大夫形象方面,不是脸谱化的速写,而是立体丰富的渐次展现,尤其是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用大事件对应人物主要风骨,用小细节补充人物性情爱好,饶有趣味。
这些熠熠生辉的形象和他们的诗文一起,根植于中国人的心里。晏殊的《清平乐》、范仲淹的《渔家傲》《南京书院题名记》、石介的《庆历圣德颂》、夏竦的《鹧鸪天》、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在电视剧中渐次出现,也在不同人物口中反复吟诵,这既是对观剧者善意的提醒,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形成一种补益,诗文是人的代言,由诗文而见人。借由《清平乐》,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士大夫来了一次集体的亮相,无异于一次人文历史的普及。
但《清平乐》中的文化普及不止于此,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书法宋词,科举选官;坊市街巷,蜜饯美食……犹如一本本历史教科书,将这些兴盛于宋代的独特文化悉数呈现。电视剧主要展现的只有一条街的景象,但“坊中有市,市中有坊”,汴京城琳琅满目的市井气息和熙熙攘攘的民生百态,尽数呈现。而剧中勾栏瓦肆正在上演的相扑、中秋节的巡游,以及节日当晚成千上万的灯笼等营造出来的空间气氛,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宋代。
看这部剧就是在欣赏美,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画,不仅山水楼阁力求搭配合理,而人与外在环境也讲求和谐统一。特别让人沉迷的是该剧的服装,仁宗、曹皇后等人的每一套衣服、妆饰都是按照宋朝画册几乎一比一还原,将礼仪性和制度性精准凸显。而剧中以诗词演绎的歌曲,除了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映照人物心情外,也让观众沉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真正明白古人的诗词都是用来唱的。正是通过这些精益求精的制作,观众才得以感受宋人独特的美学趣味;正是透过一张张堪称绝美的画面,我们才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相比于当前不少粗制滥造、审美缺失的“快餐式”电视剧,《清平乐》在台词、布景、音乐以及镜头的调度之中,自然展现出宋代之美,潜移默化起着美育与教化之功。
导演张开宙说:“人们对宋朝的情感首先来自对宋词的喜爱,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生态能够给予文学作品如此充分的滋养。宋朝是一个存在超过300年的朝代,政治、经济、科技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觉得用电视剧再现它很合适。”
试图以一部电视剧来呈现宋仁宗时期的方方面面,并试图沟通解释现代人对宋朝的情感,这是《清平乐》的雄心,却也是其缺点。求全导致事无巨细,失之宽泛,少了叙事艺术的起承转合,也就缺乏深层的探求和思考。精良了道具、服饰、礼仪等,必然会对故事的情节缺乏把控,文化的内涵需要慢慢品,情节的跌宕需要紧凑,快慢之间的度不好拿捏。《清平乐》情节拖沓,很多细节余味悠长,但是从观剧的角度来看,一则是没有把故事讲好,影视作品首先故事情节是核心,先把故事讲好了,才能抓住观众,也才能实现其他的目标。仁宗在位42年,大事频发,政治制度、经济改革、外交关系等都可挖掘,可惜电视剧的处理流于表面;二则该剧对观众有门槛的要求,需要观众对宋仁宗时期的历史喜爱并足够了解,否则很多细节不知所云,剧中很多场景的呈现,给人的感觉是以为观众应该知道,于是点到为止,其实观众未必明白,这就造成了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鸿沟。
我为《清平乐》中文人群像的塑造而感怀不已,却也无奈其追求广度而失于流畅,缺乏更深度的叩问。相较于《大明王朝1566》这样带有经典意味的作品,同样是以一个皇帝一个朝代为演绎对象,以嘉靖皇帝和海瑞为核心,连接起广阔的朝堂和江湖,集中表现官场,而官场中又集中围绕国家财税这一主题,以小见大,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令人赞叹。而《清平乐》初看让人赞叹,而细思量之后,却又有余味不足的喟叹。
发表评论